“粽情端午”齐街镇柳园小学端午节活动

🐛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习俗和由来</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风俗习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可能会有一些区别,主要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馗、斗草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使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风俗习惯。让学生提前感知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寄情谊。齐街镇柳园小学全体班级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端午节活动。</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看到眼前一张张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的故事,一只只引人欲滴的粽子时,不由地说:“喜欢端午节了”。他们应该是因为可以吃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红豆、有绿豆、有枣子、还有肉等,花色不一样,不禁想起了端午节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当时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了蛟龙最怕苇叶和五色线,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走了,这样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身体了。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把包好的棕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听着这个故事,心中不由地产生对屈原的敬意。有同学说:“到了五月五那天,国家法定假期放假一天,我也准备粽子让妈妈带着我包好的粽子去江边投下去,好好地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p> <p class="ql-block">现在,同学们也知晓了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老师还告诉同学们,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吃粽子之外,其实还有龙舟竞赛、画额、戴香包、长命缕、挂艾叶、菖蒲等。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脚上,称为长命缕,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同学们对这样的习俗也觉得很好奇也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今天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从中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p>

端午节

屈原

粽子

习俗

蛟龙

传统节日

同学

风俗习惯

鱼小虾

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