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先公园有先烈

张平

<p class="ql-block">伯先公园在云台山南侧,为记念赵伯先前烈而建造,里面有伯先铜像,五洲演讲厅等…</p><p class="ql-block">为能让市民常来敬仰,有了荷花池,假山,原还有动物园,园内有许多亭子,殿,厅…,进园还有个哈哈镜,是孩子们看自己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公园门前有石狮一对,形象生动,雕工精湛。大门两侧墙上嵌有两块汉白玉金字刻石。右侧的“伯先公园”四个大字为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左侧为“烈士事迹简介”,是孙中山秘书田恒老人在80高龄时所书。</p> <p class="ql-block">进门右侧的广告牌</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哈哈镜房,疫情门不开</p> <p class="ql-block">赵伯先的铜像</p><p class="ql-block">位于一号平台上,安在3.5米高的花岗岩台座之上,下面由著名书法家萧娴题书“赵公伯先之像”。伯先像为全身站立铜像,戎装南望,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赵伯先</p><p class="ql-block">赵声(1881—1911)字伯先,所以又名赵伯先。他是江苏镇江大港人。因生于百花节前夕,故号百先,他有“我生偏在百花先”之句。赵伯先清末在新军担任军官,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孙中山和黄兴的亲密战友。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赵伯先具体策划、组织并领导了惊震中外的黄花岗起义。</p> <p class="ql-block">起义失败后,赵伯先因壮志未酬,悲愤成疾,于1911年5月18日(辛亥年农历四月二十日)病逝于香港,遗体葬于香港笳菲公园的山顶上。由于当时清朝还未被推翻,墓碑上不用真名,只题作“天香阁主人之墓“(天香阁是赵故宅楼名)。</p> <p class="ql-block">赵声(1881—1911)字伯先,所以又名赵伯先。他是江苏镇江大港人,生于圌山脚下。因生于百花节前夕,故号百先,他有“我生偏在百花先”之句。</p> <p class="ql-block">1912年初,孙中山大总统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明令追赠赵伯先为上将军,孙中山委派赵伯先三弟赵光赴港于4月1日遗体从香港运回,安葬于故乡镇江南郊竹林寺附近,碑曰“大烈士赵伯先之墓”,并建立墓道等建筑。章士钊,王立,柳亚子马锦春等均为之立传。</p> <p class="ql-block">大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狮子</p> <p class="ql-block">五卅演讲厅: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6月5日镇江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游行示威,6月下旬,镇江各界掀起了抑制日货的活动,对藏有日货的奸商处以罚金数万元,经各界会商,为了纪念镇江人民的爱国壮举,用罚款建造“五卅”演讲厅,1926年落成,整个建筑全长28米,宽19米,共两层,墙基南北两面各有白石题刻一方,题有相同字样“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镇江各界纪念五卅惨案建筑此厅永示不忘”。</p> <p class="ql-block">五卅演讲厅在镇江市伯先公园内。为纪念“五卅”惨案,建筑此厅,永世不忘。</p> <p class="ql-block">五卅惨案发生后,镇江外交后援会立即宣布镇江人民对英日两国经济绝交,不买卖洋货;并决定由镇江学生联合会负责稽查日货,委派十名工人与商界代表协助学联工作,在车站、码头设稽查处、商会也自设劣货检查处。由于多数商人爱国,均登记、封存日货,主动停止买卖;但也有少数唯利是图的奸商私藏私售日货,甚至以高价出售。知道内情的工人、店员就向负责稽查的学生报告。一南货店买进日本冰糖,一京货号运来3件日纱,鱼巷一北货店运进60余件海参,均被罚款。镇江和兴煤号6月19日售70吨煤给日船,21日又用日本驳船运来日煤4000吨停于江心。工人和学生联合组织稽查,一面派人在江边日夜看守,一面找资本家谈话,资本家避而不见,学生扬言资本家再不出面,即焚烧和兴煤号的店房。至此,资本家不得不出场,请商会正副会长陆小波、胡健春调停处理,确定罚款17500元。</p> <p class="ql-block">镇江外交后援会为抵制日货,惩罚奸商,先后收到罚款达30000元,《新镇江周报》主编陈斯白建议将此罚款在伯先公园建筑一所公共演讲厅,作为群众集会和演讲国内时事的场所,立即得到各界人士的赞同。民国14年(1925年)7月6日,外交后援会开会,决定将全部罚款作为建筑讲演厅之用,定名为“五卅演讲厅”,作为镇江人民反帝斗争的纪念。&nbsp;</p> <p class="ql-block">讲厅历史</p><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3日镇江市各学校、工商和民众团体成立了“镇江外交后援会”,声援上海“五卅”运动,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上海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和英帝国主义镇压示威群众。6月5日举行3万多民众参加的示威游行。6月26日,各界代表在公共体育场共同宣誓,“与日本帝国主义经济绝交,收回旅大,不承认二十一条”,并由工人学生组织发动抵制日货,对隐匿日货奸商罚金,共得款数万元。</p> <p class="ql-block">经各界研究,为了纪念这一难忘的爱国壮举,决定将这笔罚款建造“五卅”演讲厅。此厅于1925年8月莫基,1926年竣工。这是一座仿古建筑,平面长方形,长约28米,宽约19米。屋顶为重檐歇山筒瓦顶,厅2层,厅内有讲台,二层和底层均设有坐椅,底层四周有回廊。内部为木结构。建筑古朴卷土重来,幽雅大方,墙基南北两面各有白石题刻一方。“五卅”演讲厅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为重檐血山式顶,四檐角飞出上翘,全长28米,宽19米,屋脊两端置吻兽,两山墙有雕花图案,为两层木结构,四面墙壁有玻璃窗,底层四面有环廊,廊柱高3.7米,廊宽2.2米,室内东端为讲台,楼上四周有楼座,整个建筑古朴庄重、优雅大方。</p><p class="ql-block">该厅于1925年8月奠基,1926年落成,墙基南北有两面各有白石题刻一方,题有相同的字样:“中华民国十四年八月镇江各界纪念五卅惨案建筑此厅永志不忘。”厅内设有镇江“五卅”运动文物资料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演讲厅所在的伯先公园是邑人冷御秋等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赵伯先而发起,</p><p class="ql-block">由我国著名的园艺专家陈植设计,于1927年施工,1932年落成。伯先公园依云台山而建,山下有赵伯先铜像,铜像前花坛簇拥,铜像后荷池相衬。山腰有为纪念“五卅惨案”而筑的五卅演讲厅。山顶有赵伯先祠和绍宗国学藏书楼。公园集自然山水林泉与人工的厅堂亭榭为一体,且具丰富的人文景观,正为长期定居镇江的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说:“虽由人作,宛自天成”。当时,在沪宁线上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名闻遐迩。 “五卅演讲厅”安踞于山腰之上,地势开阔,山路四通八达。抗日战争前后,省立镇江图书馆只能在馆阅览,不对个人外借,但是省会党政机关和学术团体,可以按规定手续,来馆借阅。馆内设有报纸杂志、普通图书、儿童和妇女四个阅览室,专设一个特别参考室。为便利学术人士定期在馆研究起见,另外设有研究室。在建馆初期,即与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舍合设分部西城区阅览室,室址设在伯先公园的云台山上五卅演讲厅内。</p> <p class="ql-block">绍宗藏书楼</p><p class="ql-block">位于伯先公园后山西侧,为西式二层楼房。藏书楼原在金山,名“文宗阁”,是分藏清代《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太平天国年间被毁。30 年代初吴寄尘先生重建于此,并得到柳诒徵、尹石公、冷御秋、 严惠宇诸 先生大力赞助。楼门前有“绍宗国学藏书楼”题刻,现珍藏古籍、图书8万册。</p> <p class="ql-block">非常古朴的砖路,走过多少前烈…</p> <p class="ql-block">山上浓郁的山林,诉说着不屈不挠的…</p> <p class="ql-block">山顶看城市景</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伯先祠</p> <p class="ql-block">伯先祠冠山而建,原本气势轩昂,1966年遭浩劫,1970年拆除,在原有的祠基上如今又重新修建了伯先祠。这里林木繁茂,古树苍劲,银杏、雪松高耸入云。</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战斗机</p> <p class="ql-block">荷花池前的假山石</p> <p class="ql-block">荷花池</p><p class="ql-block">伯先像后是环形山腰,山下有荷花池,池中有喷泉,池周太湖石街景,峰峦壁洞、玲珑嵯峨、错落有致,因其与山相联,俨如真景。缘山两侧,有亭、台、楼、阁点缀期间,供游人玩憩。</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假山围绕荷花池建筑,是孩子们攀爬玩耍的好地方,躲猫猫是最好的玩乐…</p> <p class="ql-block">假山建造的洞,四通八达,造型百怪…</p> <p class="ql-block">荷花池里有许多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