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南城墙内的三学街15号,这是街边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门朝东开。碑林博物馆所在地,最早为西安孔庙。西安孔庙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碑林博物馆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最初是为保存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建,利用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明万历年间金石学家赵崡(hán)在其编著的《石墨镌华》序中始有“碑林”之称,这是将西安碑林称为“碑林”的最早记载。↓</p> <p class="ql-block"> 西安碑林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现在为一座含历代石碑、墓志、石刻造像等为主的专题博物馆。现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六个墓志廊,珍藏展示了汉代至近代的各类碑刻4000余方。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比西安文庙的名气大多了。2006年碑林博物馆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明清孔庙的标配建筑。西安孔庙之太和元气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原坊上书有“太和元气”四字。“太和元气”寓意孔子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之源。↓</p> <p class="ql-block"> 泮池。泮池是古代孔庙中轴线前端的标志性水池,西安孔庙的泮池始建于宋代。根据周礼,天子之学称“辟雍”,四周环水,水池为圆形;诸侯之学,只可南面泮水,水池呈半圆形,称“泮宫”。泮池中有泮桥,古代新生入学,要通过泮桥进入孔庙拜谒孔子,故入学又称“入泮”。↓</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棂星门是正式进入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是二十八宿之一,古代皇帝祭天,要先祭棂星。文庙修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祭天,亦暗喻孔子犹如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オ的棂星。西安孔庙棂星门,始建于元代,原为两门,清代改为三门。中门额题“文庙”,东门额题“德配天地”,西门额题“道冠古今”,赞颂孔子的道德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从右边入口进入后,沿中轴线往北走。↓</p> <p class="ql-block"> 西侧的临时展室正举办“明清石刻线画展”。明清石刻线画也是陕西古代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明清两代地方治理、地域文化的真实状态。只是到了碑林,兴趣没放在这里,匆匆一览而过。↓</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上这道门叫戟门,也是孔庙的第三道门,又称仪门、至圣门。这座戟门建于明代,面开三间,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祀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在过去,门的两侧陈列兵器,武官须将兵器放下才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 戟门外西侧的亭子内是大夏石马,碑林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公元407年,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建都统万城。公元418年赫连勃勃攻取长安,即帝位。大夏国是东晋时期赫连勃勃建立的十六国之一,可别和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搞混了。↓</p> <p class="ql-block"> 马的前腿旁刻有“大夏真兴六年”(424年)、“大将军”等字。这是大夏纪年的明确遗物,弥足珍贵。大夏国定都统万城(现陕北靖边县境内,我的美篇《谷雨上郡》中有介绍)。此马造型简洁但不失准确,继承了汉代石雕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戟门外东侧的亭子内是景云钟,碑林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 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敕令铸造了景云钟,悬挂于长安景龙观的钟楼上。景云钟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对景云钟录音,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即为景云钟原声。↓</p> <p class="ql-block"> 景云钟铭文拓片。钟身正面有铭文292字,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内容记述了道教的神秘玄妙和时人对景云钟的夸赞,字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这是李旦传世极少的书迹,非常珍贵。↓</p> <p class="ql-block"> 景云钟以青铜铸造,钟高247厘米,重达6吨,钟身有可调节音律的“蒲牢”形钟乳32枚。口沿为六角弧形,顶端有兽钮。钟身分上中下三段,每段分六格,除下段中格为铭文外,其余饰动物、飞天形象。↓</p> <p class="ql-block"> 戟门与前方广场这段道路两侧,各有一排对称的古建筑,叫东西两庑(wǔ),在孔庙中是用来供奉孔子的72个弟子塑像的,现在是博物馆的临时展厅。↓</p> <p class="ql-block"> 前方广场这个位置,是原孔庙最主要的建筑大成殿,但在1959年毁于雷火后未再重建,改为广场了。↓</p> <p class="ql-block"> 广场前中轴线道路两侧各立一石碑。</p><p class="ql-block"> 左侧碑(西)为:《加圣号诏碑》。元庆二年(1313年),赵世延书并跋。此碑上截刻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皇帝圣旨,下截是当时的中奉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赵世延记述此事的跋文。</p><p class="ql-block"> 右侧碑(东)为:《重修西安府儒学文庙记》。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商辂撰,项忠书,马文升题额。此碑记载了明成化九年(1473年)在陕西巡抚马文升提议下,西安知府孙仁组织对孔庙及碑林的大修情况,历经八个月的增建、大修、彩绘之后,孔庙碑林焕然一新。↓</p> 孝经亭 <p class="ql-block"> 孝经亭上的“碑林”碑字少了一撇,这两字何人所写、何时所写已无考证,目前仅有些传说。其实在碑林唐代的“碑”字就是这样写的,比如在第二室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碑额上就可看到。↓</p> <p class="ql-block"> 孝经亭内就是镇馆之宝之一的《石台孝经》。《石台孝经》被称为西安碑林迎客第一碑,这是《石台孝经》正面(南)。碑额“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16字,是当时太子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用小篆撰写。此碑被誉为“西安碑林第一碑”。</p><p class="ql-block">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与孔子交谈的语录,主要内容为孝、悌之道。此碑碑身由四石合成,上有浮雕龙纹碑额,下有刻饰精美的三层石台,《石台孝经》因而得名。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抄录。玄宗的隶书雍容华丽,世称“开元体”。此碑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移存碑林,距今已有九百余年,是碑林最早的藏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正面(左)和东面(右)的碑文。《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释并书写。</p><p class="ql-block"> 东面碑文左上有3行38字行书,内容为“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训注,垂范将来,今石台毕功,亦卿之善职。览所进表,深嘉用心。”这是唐玄宗用大字行书御批于孝经之后。同一块碑上存有两位帝王的多种字体,极为罕见,极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 正面碑文局部。↓</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第一室 <p class="ql-block"> 本室集中陈列《开成石经》。从大和七年(833年)至开成二年(837年)刊刻完成的十二部儒家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共114石,双面刻共228面,650252字,史称《开成石经》。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补刻《孟子》与《开成石经》同室陈列,合为“十三经”。↓</p> <p class="ql-block"> 《开成石经》是我国古代七次儒家经典刻石中时代较早且保存基本完好的一部,也是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首批移入碑林而开启西安碑林发展史的奠基石,素有“文献渊薮,石质书库"之誉。在印刷技术尚不发达的唐代,刊刻石经主要是为学子提供经典范本,并作为校对传抄错误的官方标准。十三经不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更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渊源所在。《开成石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p> <p class="ql-block"> 《九经字样》。一卷,唐代唐玄度撰。刊刻《开成石经》前,唐玄度负责详加校定九经文字,核准石刻字体,并对《五经文字》所遗缺和因年久走样以及有疑误的字予以增订,每字注音,并标明四声,以纠正俗字错字,因而成为当时官方规范的标准正体书写字样。后与《五经文字》一同附刻于《开成石经》中。↓</p> <p class="ql-block"> 《周易》。↓</p> <p class="ql-block"> 《五经文字》。↓</p> <p class="ql-block"> 《孝经》。↓</p> <p class="ql-block"> 《春秋毂梁传》。↓</p> 第二室 <p class="ql-block"> 本室陈列以唐代名碑为主,即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也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建中二年(781年),释景净撰,吕秀岩书。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p class="ql-block">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谓,"景教”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碑文记述了景教的教旨、仪式以及自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景教传入中国后一百五十年间的活动情况,并有用古叙利亚文刻写的僧徒题名。此碑为研究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基督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宝贵资料。碑原立于唐长安大秦寺,明天启五年(1625年)于西安城西出土,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集王圣教序碑》。唐咸亨三年(672年),释怀仁集王羲之书。</p><p class="ql-block"> 碑文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翻译佛经所作的序、太子李治(即唐高宗)所作的述记以及玄奘的谢表和心经。碑文是僧怀仁从晋王羲之墨迹中选集而成,分行布白一气呵成,为世人珍视。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其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形成清秀流畅的新书体,世称“书圣”。此碑宋代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玄奘的弟子怀仁和尚从宫中所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历时24年刻成《集王圣教序碑》。传说由于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有限,朝廷曾悬赏“一字千金”从民间征集所缺之字,故此碑又被称为“千金碑”。此碑有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又有玄奘的谢表及心经,也被誉为三绝碑。↓</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道因法师碑》。唐龙朔三年(663年),李俨撰,欧阳通书。</p><p class="ql-block"> 道因法师原在成都多宝寺,后到长安大慈恩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他的弟子玄凝于唐龙朔三年为其立碑纪念。书者欧阳通是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之子,与其父并称“大小欧阳”。其作品传世较少,除《泉男生墓志》外,全国仅此一碑,所以特别珍贵。碑侧浮雕花纹图案,龟形碑座两侧有两组线刻胡人形象人物画,生动传神。↓</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皇甫诞碑》。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于志宁撰,欧阳询书。</p><p class="ql-block"> 皇甫诞是隋代大官僚,此碑是其子皇甫无逸为纪念父亲而立。书者欧阳询(557-641年),为初唐杰出书法家,初学王羲之,后来趋向险劲,自成一家,世称“欧体”。欧体间架结构端庄劲秀,适于初学书法者作练习范本。碑原在长安县鸣犊镇皇甫诞墓前,宋时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岑勋撰,颜真卿书,徐浩题额。</p><p class="ql-block"> 碑文记载唐代天台宗楚金禅师开元末年在长安干福寺夜诵《法华经》时,忽现宝塔,于是闭关六年,发愿建塔以及唐玄宗御书“多宝塔”额并赏赐修建的故事。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其楷书端庄雄伟,人称“颜体”。此碑是颜真卿44岁所书,为历来学习楷书的范本。原立于唐长安城干福寺,宋代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玄秘塔碑》。唐会昌元年(841年),裴休撰,柳公权书。</p><p class="ql-block"> 此碑记述长安安国寺上座大达法师端甫在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受到礼遇及弟子为其建造玄秘灵骨塔的事迹。书者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以楷书见长,笔力遒劲雄健,自成一家,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此碑是其代表作,历来是学习楷书的范本。此碑宋代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大部碑文拓片。↓</p> <p class="ql-block"> 《颜氏家庙碑》。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撰并书,李阳冰篆额。</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颜真卿为其父立的家庙碑。碑文四面刻,叙述颜氏先世和家族的仕途经历,以及后代的学问事业等。写此碑时颜真卿已七十二岁,其书雄浑开阔,笔力雄健,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是“颜体”的代表作。北宋时吕大忠将此碑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正面碑文拓片。↓</p> <p class="ql-block"> 《大智禅师碑》。唐开元ニ十四年(736年),严挺之撰,史惟则书。</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为慈恩寺僧大智禅师义福而立,义福是盛唐时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的代表人物。书者史惟则为唐代隶书名家,其书笔划丰润雍容。碑额雕饰华丽,碑侧浮雕宝相花与菩萨、瑞鸟、迦陵频伽等图案,是唐代碑侧纹饰中最繁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冯宿神道碑》。唐开成二年(837年),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p><p class="ql-block"> 此碑后半部漫漶(huàn),缺建立年代。从碑文“开成元年十二月长乐公薨”及“明年五月克葬”等语句推断此碑应是唐开成二年(837年)所立。书者为唐代名家柳公权,从残留的文字仍可看出柳书劲健的神采。↓</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字迹多已经模糊了,拓片的效果也不好。↓</p> 第三室 <p class="ql-block"> 本室陈列历代各种书体的珍贵碑石。通过这些碑石,可以了解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概况。↓</p> <p class="ql-block"> 《司马芳残碑》。西晋(265-317年)。</p><p class="ql-block"> 司马芳是司马懿的父亲,此碑叙述了司马芳的生平事迹。1952年西安西大街广济街口出土,仅存上半段,且已裂为二。碑阴有韦诞、杜畿等十四人题名。这是陕西地区迄今发现唯一的晋碑。↓</p> <p class="ql-block"> 残碑的拓片。↓</p> <p class="ql-block"> 《怀素草书千字文》。明成化六年(1470年),释怀素书。</p><p class="ql-block"> 释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湖南永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千字文》是南朝梁周兴嗣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的四字一句的启蒙识字课本。此碑书法狂放不羁,纵横自如。这篇千字文由明代余子俊刻立于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北宋咸平二年(999年),释梦英书。</p><p class="ql-block"> 北宋名僧梦英把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部首偏旁共540字分别篆书并加以楷书注音而刻石,对后世研究汉字的演进以及篆体书法,都很有帮助。↓</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全碑拓片。↓</p> <p class="ql-block"> 《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记功颂德而立。书体为隶书,全碑共1165字,是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碑文记述了曹氏世系,并涉及到黄巾起义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书法秀美温润,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是我国汉隶名碑之一。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曹全字景完,此碑也叫《曹景完碑》。此碑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出土,1956年移存碑林。1964年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郃阳县改为合阳县。↓</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曹全碑拓片。↓</p> <p class="ql-block"> 《大观圣作之碑》。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赵佶撰并书。</p><p class="ql-block"> 碑文记述北宋的教育制度、学制、学规及培养选拔人才的标准等。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的书体劲瘦婀娜,挺拔秀润,别具一格,世称“瘦金体”。此碑原在陕西乾县,1962年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断千字文》。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张旭书。</p><p class="ql-block"> 张旭,字伯高,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精通楷书,尤善草书,以“狂草”闻名。喜酒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时人谓之“张颠”。这里陈列的《断千字文》共六石,传为张旭所书,笔意纵横,错落有致,豪放而又不失规矩。↓</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及拓片。↓</p> <p class="ql-block"> 《美原神泉诗序碑》。武周垂拱四年(688年),韦元旦撰序,贾言淑诗,尹元凯书。</p><p class="ql-block"> 此碑两面刻字,有序,有诗,内容是歌颂美原县(今陕西富平)金粟山的神泉。篆书古拙茂密,别具一格。碑额尖首圭形,应是利用汉代旧碑改制而成。1948年由西安新城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碑面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拓片质量受影响。↓</p> <p class="ql-block"> 《彦修草书及肚痛帖》。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刻石,清果释彦修、张旭书。</p><p class="ql-block"> 据碑阴跋语称,释彦修为后梁乾化年间人,善草书。此刻石为彦修草书《寄边衣诗》和《入洛诗》,笔力遒劲酣畅,深得张旭笔法。碑阴下段摹刻张旭《肚痛帖》。↓</p> <p class="ql-block"> 张旭肚疼贴碑文。↓</p> <p class="ql-block"> 张旭肚疼贴拓片。↓</p> <p class="ql-block">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东汉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等书。</p><p class="ql-block">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开始把儒家经典刻石立于太学,作为校勘抄本的标准,史称《熹平石经》。这是一块《周易》残石,存450多字,是现存汉石经残石中字数较多的。传为著名学者和书法家蔡邕所书。↓</p> <p class="ql-block"> 周易残石拓片。↓</p> <p class="ql-block"> 《孔子庙堂碑》。唐武德九年(626年),宋代重刻,虞世南撰并书。</p><p class="ql-block"> 此碑记述武德九年(626年)封孔子ニ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之事,始刻于贞观年间,不久碑毁,武则天时曾复刻,至五代时再毁,后为宋初王彦超重新摹刻,俗称《西庙堂碑》。虞世南是初唐大书法家,其楷书圆融含蓄,为世所重,此碑是虞体楷书唯一的传世碑刻。碑阴刻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唐英篆书的《勃兴颂》。↓</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拓片全貌。↓</p> <p class="ql-block"> 《郭家庙碑》。唐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撰并书。</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给其父郭敬之建立的家庙碑,叙述了郭子仪的家世和武功。撰文、书写均出于颜真卿之手,他时年56岁,与44岁所书《多宝塔感应碑》相比,书法更为雄浑苍劲。碑阴分三截刻郭子仪兄弟子孙的名字官职。此碑亦为“颜体”名碑。↓</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颜勤礼碑》。唐大历十四年(779年),颜真卿撰并书。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此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立,四面刻字,为颜真卿71岁时作品。1922年在西安社会路出土,1948年由新城移入碑林。因碑石出土较晚,尚能保存原有风韵,书法遒劲畅达,是研究颜体楷书最好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p class="ql-block"> 局部拓片。↓</p> <p class="ql-block"> 《智永真草干字文》。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周兴嗣撰,释智永书。 </p><p class="ql-block"> 释智永,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是陈隋时有名的书法家。其草书学王羲之,被誉为“王书”正宗。据传他曾手写《真草干字文》八百本,此本是宋大观三年据长安崔氏所藏智永墨迹刻石。原存西安西大街迎祥观内,明初移存碑林。↓</p> <p class="ql-block"> 局部碑文。↓</p> 第四室 <p class="ql-block"> 本室除陈列有苏轼、祝允明等宋、明时期的名家诗文书迹刻石外,还有宋至清代的石刻图画,对研究古代建筑和名山胜迹有重要参考价值,宋刻画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孔子像》。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绘。</p><p class="ql-block"> 此像是清果亲王允礼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送达赖喇嘛回西藏路经西安时在碑林所立。碑额篆书“至圣先师像”。↓</p> <p class="ql-block"> 《孔子像》拓片。↓</p> <p class="ql-block"> 《太华全图》。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贾鉝绘。</p><p class="ql-block"> 太华即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境内,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峭壁干仞,山势雄伟。图中所刻的山形、祠宇、道路等的布局、形态及相互间的距离均较准确,是一幅珍贵的早期华山旅游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太白全图》。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贾鉝(lì)绘。</p><p class="ql-block"> 太白山位于陕西眉县与太白县境内,是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山势嵯峨,峰峦叠错,山顶在雪线以上,终年积雪,故名“太白”,为关中八景之一。1700年夏,陕西按察司副使贾鉝为祈雨登临太白山,归来绘此图。碑阴刻有贾鉝《太白山祷雨记》。↓</p> <p class="ql-block"> 《达摩面壁图》《达摩东渡图》。清代风颠和尚绘。</p><p class="ql-block"> 达摩是南天竺(今印度)王子,于梁普通元年(520年)泛海达广州,被梁武帝迎至金陵共谈佛理,语不投机,达摩乃折苇渡江入魏,居河南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达九年之久,是禅宗初祖。↓</p> <p class="ql-block"> 《魁星点斗图》。清同治年间马德昭绘。</p><p class="ql-block"> 古代科举以五经取士,每经首选一人成为“魁”,所以当时学宫多筑有魁星楼,塑造魁星点斗像奉祀。此图以儒家提倡的“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p> <p class="ql-block"> 《关中八景图》。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朱集义绘并书,冯绣篆额。</p><p class="ql-block"> 碑面分为十六格,分别刻出八景画意。关中八景为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在每幅画旁注有简要文字介绍及七言诗一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概括描绘出陕西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p> <p class="ql-block"> 《关中八景图》拓片。↓</p> <p class="ql-block"> 《吴道子观音像》。清康熙三年(1664年)左佩玹藏稿。</p><p class="ql-block"> 吴道子(约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擅画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p> <p class="ql-block"> 《唐兴庆宫图》。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p><p class="ql-block"> 此图1934年出土于西安,图上部已断损,只残存唐大明宫南门位置,但下部兴庆宫内主要建筑设置、水渠、部位、距离、名称等都能完整清楚地看出,是研究唐代长安城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长安图·太极宫残石》。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等绘。</p><p class="ql-block"> 《长安图》是宋代乃至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地图,是研究汉隋唐长安历史发展、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古代建筑尤其是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其原碑金元时期毁于战火,1901年前后在西安出土残石21块,后又散佚,现唯存此小块太极宫部分。↓</p> 第五室 <p class="ql-block"> 本室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碑石,以清代为主。其中多为记述修庙、记功、拨田、赡学、浚渠、葺城及官箴、格言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史的参考资料;部分碑刻还记载了西安文庙及碑林史的相关史料。↓</p> <p class="ql-block"> 本室的碑都没有用玻璃罩住,拍照终于不受玻璃反光干扰了。↓</p> <p class="ql-block"> 《官箴》。清道光四年(1824年),颜伯焘跋,张聪贤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年朱镕基总理向全国官员推荐的明代官箴。碑文短短36个字道出了为官之道在于廉、在于公。全文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p> <p class="ql-block"> 《韩昌黎五箴》。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韩愈撰,李寂书。</p><p class="ql-block"> 韩愈(768-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反对六朝以来的淫靡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笔力雄健、流畅明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此箴言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天地正气》。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书,贺瑞麟跋。↓</p> <p class="ql-block"> 《峄山刻石》。北宋淳化四年(993年),李斯书。</p><p class="ql-block"> 《峄山刻石》是秦始于公元前219年东巡途中登峄(yì)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时立的第一块刻石。碑文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内容颂扬秦始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前144字是秦始的诏文,后79字为秦二世的诏文。原石在北魏以后毁坏,此碑是北宋淳化四年郑文宝用徐铉摹本重刻。↓</p> 第六室 <p class="ql-block"> 本室陈列的碑石除少数是元、明两代士人写的诗文作品以外,大部分都是清代人写的诗词歌赋。↓</p> <p class="ql-block"> 《五岳真形图》。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p><p class="ql-block"> 在泰山就见过这个碑刻,原碑竟然在这里。↓</p> 第七室 <p class="ql-block"> 基本上都是这种嵌在墙上的小碑小字。↓</p> 西安石刻艺术室 <p class="ql-block"> 西侧的西安石刻艺术室陈列汉唐陵墓石刻,被誉为“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大门两侧各有一片拴马桩。</p><p class="ql-block"> 肇始于汉代的陵园石刻至唐代形成了较完备的规则。陕西境内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前均有众多的石刻。唐代帝王陵均“依山为陵”,陵园内石刻多用整体巨石雕刻而成,体量硕大,与高耸的山陵浑然一体。石刻题材广泛,仪卫性石刻有石狮、石虎、翁仲等;纪念性石刻有“昭陵六骏”等。雕刻采用圆雕、半浮雕和线雕等手法,体量宏伟,造型稳健,体态生动,气势非凡,体现了唐代雄健豪放的时代风格,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四十五华里之九嵕山。“昭陵六骏”,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开国征战时所乘的六匹骏马而诏令雕刻的六幅石刻,由画家阎立本所绘,建筑家阎立德(阎立本兄长)雕刻。“昭陵六骏”原放置于九嵕山北坡玄武门内东西庑。作品采用浮雕形式,构图新颖、刀法洗练,造型逼真,是唐代石刻艺术中的杰作。1914年,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流失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存四件石雕均属国宝级文物,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什伐赤,虎牢关之战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p> <p class="ql-block">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p> <p class="ql-block"> 特勒骠,平宋金刚时所乘。↓</p> <p class="ql-block"> 白蹄乌,平薛仁杲(gǎo)时所乘。</p><p class="ql-block"> 前四骏都裂成几块,是因为曾被文物贩子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p> <p class="ql-block"> 拳毛騧(guā),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此件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飒露紫,征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这也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石犀。唐贞观九年(635年),三原县唐高祖献陵。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献陵前原有石犀一对,这是其中之一,重达十吨。石雕用几条粗壮的线条勾勒出犀的特点,整体比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反映了唐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技巧和魄力。史载,唐时外国曾向中国赠送活犀。这尊石犀的右前足的底板上刻有“ロ祖怀远ロ之德”字样(应为“高祖怀远之德”)。它是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纪念物,属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石灯。唐,陕西省乾县西湖村石牛寺。</p><p class="ql-block"> 唐代佛寺一般都在殿堂正前方设置石灯,慧炬长明,冀以标识佛之无穷智慧与法力。唐代长安京畿石灯均由灯室、蟠龙石柱和台座三大部分组成。此灯原九层数叠,现存七层,通高1.8米。屋脊轩然,灯室精巧,石柱透雕四条蟠龙,神异华丽,为国内现存最为完好精美的唐代石灯。↓</p> <p class="ql-block"> 碑首。唐,1951年西安市东郊中兴路窑场出土。↓</p> <p class="ql-block"> 李寿墓志。李寿(577~630年),是唐高祖李渊堂弟,死后陪葬于陕西省三原县的唐高祖献陵,其墓一九七三年发掘。</p><p class="ql-block"> 李寿墓出土的龟形墓志形制罕见,雕刻精美。李寿石椁、墓志及墓门均为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李寿石椁。石椁为歇山顶石屋形,由二十八块青石构成。椁外减底平雕四神、侍从、仙骑等;椁内线刻男女侍从、乐舞、星象等。构图优美,线条流畅,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绘画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墓门减底平雕一对简练优美的朱雀及孔雀,门楣浮雕兽面纹,门框及门槛平雕线刻华丽的蔓草花纹。↓</p> <p class="ql-block"> 走兽。东汉。1960年咸阳市国棉二厂工地出土。↓</p> 石刻艺术馆 <p class="ql-block"> 东侧石刻艺术馆陈列宗教石刻《长安佛韵》。</p><p class="ql-block"> 古代长安,自东汉以后就逐渐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历史上,佛教发展的兴衰都与这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北魏到唐代,长安寺院林立,宗派众多。佛教造像随之大量山现。雕凿细致。造型精美。本馆所收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年代跨度大,品类丰富,风格各异,代表着长安地区的典型样式,展现出雕刻艺术之美,是研究佛教造像艺术发展脉络的珍贵实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