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24日和30日,《抚顺满族记忆》编委会先后召开《抚顺满族记忆》散文和纪实征稿线上交流会。<div><br> 《抚顺满族记忆》征稿启事发布后,抚顺散文、纪实作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撰写和投稿,愿为弘扬家乡满族文化,繁荣抚顺满族文学事业作出不懈努力。</div> 抚顺市作家协会散文委主任竹乙、抚顺市作家协会纪实委主任徐品分别参加线上交流会,与部分作者(27名散文作者、22名纪实作者)进行了广泛和深入交流。<div><br> 线上会议由抚顺市作家协会满族委主任赵军主持。</div> 抚顺是满族故乡、清朝发祥地。<br>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两次入主中原。早在唐朝时就在牡丹江一代建立了高度文明的渤海国。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大金曾与南宋划淮河为界,统治中原地区近百余年。而满族在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辉煌—建立清朝就崛起和发祥于我们生长的家乡抚顺。 抚顺现有满族人口五十多万,抚顺地区遗存有极为丰富的满族历史和文化,无论是边关、城寨、战场、墓地等遗址、遗迹,还是服饰、饮食、医药、谱牒、满语地名等民俗文化,都蕴藏在这片黑土地上。<div> </div><div> 长期以来,抚顺清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为了抢救、挖掘和研究这段历史和文化,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宝贵的成果。对弘扬满族文化做出巨大贡献。</div> 我们不应忘却这些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不能忘却他们的突出贡献和研究成果,不该忘却他们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br> <div> 因此,用纪实文学体裁,来记载、保存抚顺弘扬满族文化突出贡献者;用散文体裁,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角度,来描述、记载抚顺满族民俗现保留内容。留下一些有益的历史记忆和可贵实录,将研究成果、满族民俗发扬光大。</div><div> 让读者通过了解这些人,了解这些满族文化,更多地了解抚顺,了解满族历史,更加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div> 交流会上,竹乙、徐品和赵军从散文、纪实写作如何与满族文化相融合方面先后谈了自己的体会。<br> <div> 与会作者们也踊跃发言,表示一定要用手中的笔写好散文和纪实,打造高质量的《抚顺满族记忆》,为弘扬满族文化做出贡献。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建议。</div><div> 会议气氛活跃。</div> <div><b><br></b></div><b><div><b><br></b></div>竹 乙:</b><div><br><div> 说满族的事儿。这是这次散文的根本。满族记忆中的散文部分,一个物件儿,一个民俗,不管你选取哪个角度,前提是满族地事儿,离开这个事儿,文章再好不在这个范畴。</div><div><br> 较满族的真儿。散文可以融入个人情感,可以融入自己理解的元素,但满族的事儿不能假,这就是说较真儿。可以借这个机会,学点或研究点满族历史,将散文和满族民俗糅合在一起。如果说假了,就失去了满族记忆这个根本。</div><div><br> 扬满族的旗。实际上,扬旗就是对满族文化的一次宣传。《抚顺满族记忆》记忆的是满族的历史、故事、风俗、物件儿等,需要借这本书来弘扬,就是扬满族的文化。</div><div><br> 寻满族的魂。不能简单的就事儿论事儿的写,不能随意的去说,不管写哪一部分,哪一个物件儿,都要寻这个根。展示纯正地满族文化。<br> </div><div> 文人共同的爱好是写字,满族记忆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寻找记忆,追寻记忆,弘扬这样的记忆,也许是我们的责任。无愧于手中的一杆笔,写出恢宏别致的记忆文章。用一本书向后人留下点记忆,功德无量。大家来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在抚顺满族文化的历史上,是一件有意义的事。<br></div></div> <div><b><br></b></div><b><div><b><br></b></div>徐 品:</b><br><br><div> 感谢大家的支持!在线的各位都是写作的行当里手,或者说都是高手,所以不用多说,完全能够按时按质的完成任务。<br><br></div><div>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写作要点和重点。我们要力争写出有关人物在满族历史方面的主要贡献,探寻和研究人物在辛勤劳作和与著作有关的研究成果等。要主线分明,具体写作手法不限。千万注意绝对不能写成流水账。<br><br></div><div> 字数要求在3000到5000之间,要注意把握。一些具体要求,按赵军主任的安排执行。我们要全力以赴去做好纪实文学的撰写工作。</div><div> 大家有好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提出共同商讨。<br></div> <div><b><br></b></div><b><div><b><br></b></div>赵 军:</b><br><br><div> 散文要有满族民俗元素,就是一篇散文一个民俗,这是散文征稿的特点。同时,尤为重要的,散文中的满族民俗,要反映出民俗的来源或寓意,可以是历史记载,可以是民间传说。籍此来探究和发掘满族民俗的深刻含义,展现满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写一个民俗或一个物件,允许最多有三篇稿件(含三篇),切记写成非散文体裁的民俗文章。作者投稿篇数不限。</div><div><br></div><div> 这次纪实征稿写人,就是写弘扬满族文化的突出贡献者;纪实说事,就是说弘扬满族文化的事。以弘扬满族文化为主线和重点,其他方面笔墨不易过多。</div><div> 对突出贡献者,要把成果写出来,写全写准。写出人物的立体感,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完整和全面地塑造人物。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比如议论、评价等。当然,要符合实际,对历史负责。<br></div> 竹乙、徐品和赵军在与大家交流的同时,真诚地向各位作者对《抚顺满族记忆》编委会的大力支持,对弘扬满族文化,繁荣抚顺满族文学事业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br><br><div><br></div><div> <b>《抚顺满族记忆》将面向社会征稿,编委会热忱欢迎作者们踊跃投稿!<br><br></b></div><div><b> 投稿邮箱:fsfhzj@163.com</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