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 <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解放桓城的八里村无名烈士墓</span></p><p class="ql-block">摘自《记忆桓台 唐山镇八里庙村》</p> <p class="ql-block">据安置八里村72位烈士的工作助手贾维贤老人回忆,1948年农历二月初,很多部队开始向当时的桓台县城(今新城)集结,村里人们都传说着桓台就要解放了。大概是二月中旬的一天,刘殿奎(解营人)、于香云(临淄人)、指导员王希文来到村里,做战前准备工作,要求做好后方安置工作。当时战地医院设在荣家庄,计划在冯家桥划出三块地片作为安葬烈士遗体的墓地。当时的办公机关就设在贾维贤老人家的场院里。</p><p class="ql-block">农历二月二十日战斗打响。解放军先作政治宣传,动员国民党部队放下武器,避免大的流血冲突,但守城人员很顽固。到了傍晚时分,隐约听到西边传来的枪炮声,并且越来越密集。大约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铃急促促地响了一阵, 通知说一会儿就有阵亡的烈土遗体要送过来。</p><p class="ql-block">阵亡人员送过来后,首先由军代表掀起逝者衣襟,用预先备好的长长的钢镊子夹出衣领里边的一一个布制卡片,上面记有烈士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所在部队番号。然后对照本单位花名册作记录,确认这一烈士遗体的身份。当时贾维贤的工作是用毛笔将这些信息写在一个小木牌上,等掩埋后插在这一烈士的墓前。每一个烈土的遗体确定身份后,都有专人对烈士进行简单遗容整理,最后才有民工将装殓好的烈土棺木送往墓地掩埋。</p><p class="ql-block">夜越来越深,前线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办公室里的电话铃不住地响着。从荣家庄战地医院送过来的烈士遗体也越来越多,总共不到20户人家的冯家桥村,整个东西大街几乎排放满了烈士遗体,鲜血染红了一片一片的地面。最初准备好的部分棺木已经用完了,只能擦拭掉烈士身上的血迹,整理好战士们的遗容,向遗体敬礼告别后,直接用板车送往墓地掩埋。</p><p class="ql-block">冯家桥安置点共掩埋了72名烈士。他们大多是广饶、寿光、潍坊、博兴等地的,烈士的家人接到阵亡通知书后,都陆续将烈士的遗骸取走了。</p><p class="ql-block">由于路途遥远、信息不通、没有家人或烈士信息无法确认等原因,剩余一部分烈士就永远地长眠在八里村的这片土地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胡正春先生说,当年掩埋烈士时,分三块地,北面埋的是路途远的烈士,只有河南籍董学孔烈士没迁回。南面是五个无名烈士,当时烈士遗留的信息不全,没迁回。西面是寿光博兴广饶潍坊等地的烈士,都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2017年秋,一名抗美援朝的烈士和一名解放桓城的战士“归队”。总计八名烈士)</p><p class="ql-block">据新城镇聂桥村健在的姓寇的老人讲,解放桓城,围困激战七天七夜。他的家当时住了一个班的河北战士,打光了,又来了一个班。他是民工,当时十七八岁,也参与了运送伤员和埋葬烈士,他讲的和胡先生讲的一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 一群人一条路 一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不是孤军奋战,我的背后有这么多有家国情怀的人,给我勇气和力量,支持着我走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烈士得安息,让亲属得安慰,是我们志愿者的初心。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①无名烈士的红色守护者胡正春</span></p><p class="ql-block">胡正春,1962 年出生,现任山东智邦工程改建加固集团董事长,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省政协委员。曾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攻打桓台县城时,八里庙村是后方医院,当时有70多名烈士埋在这里。后来民政部门将有名有姓的烈士遗体送回了原籍,还有八名没姓名的埋在村前麦田里。</p><p class="ql-block">2012年清明回家上坟时,胡正春看到那些烈士墓杂草丛生,周边都种上了麦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连夜搞了个设计方案,买下了烈士墓周边的地,修成无名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还有两位烈士埋在别处,就请文物勘测队帮忙找到烈士遗骨。2017年3月30号两名烈士被迁到无名烈士陵园里,时隔69年重新“归队”。</p><p class="ql-block">胡正春和村民们把遗骨装棺并抬到村头的无名烈士陵园,安葬在烈士纪念碑两侧,加上先前安葬的六名无名烈士,在解放桓台战役中的八名无名烈士全部“归队”,安眠于无名烈士陵园,让人们铭记他们的英烈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②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王吉仓律师</span></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9日,河北海岳律师事务所王吉仓律师当选“2021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p><p class="ql-block">王吉仓律师任河北海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作为沧州日报“帮烈士寻亲”志愿团队的主要成员,自2019年起,他查阅史料、走访村落,购买了大量书籍和资料,足迹遍布大半个沧州,还到北京、天津及山东的德州、滨州以及河北邯郸等地,为埋骨他乡的烈士寻找亲人。截至目前,共帮助寻访了50多位烈士,为26名烈士找到亲属。</p><p class="ql-block"> 2021年度沧州日报“双十”评委会点评王吉仓律师——</p><p class="ql-block">一边是孤独长眠的烈士,一边是一生挂怀的亲人,怎能让他们断了线?</p><p class="ql-block">帮烈士寻亲,你没有豪言壮语,脚步却坚定有力。</p><p class="ql-block">几千里血脉追寻,廿缕英魂终归故里。这,不只是对英烈的尊崇,更是对历史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 ③<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色热土的守望者王建腾</span></p><p class="ql-block">湖南王建腾(邵阳老酒),是我做志愿者的引路人。他十几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为衡宝战役牺牲的烈士寻亲,已成功找到三十多例。</p><p class="ql-block">为烈士寻亲,他踏遍几十个省市,自费十几万元,百折不挠,初心不变。</p> <p class="ql-block">衡宝战役,是横跨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唯一一次战役。自1949年9月13日开始至同年10月16日结束,主战场在湖南衡阳至邵阳一带。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有4000余位官兵长眠在衡宝大地。</p><p class="ql-block">王建腾与网友第一次走进衡宝战役战场旧址后,便停不下脚步。在寻访祭奠衡宝战役牺牲的英烈墓的过程中,当听老乡说起这些牺牲烈士有关痛心的回忆时,他的心被解放军那种不怕牺牲、爱民情怀深深打动;当听说牺牲安葬在那些崇山峻岭上的烈士墓没有亲人来祭奠时,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传承红色文化,保护烈士墓地,为烈士寻亲”成为了王建腾和网友的一致共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让他们很快开始了“为衡宝战役牺牲烈士寻亲”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④ 为烈士画像寻亲的军嫂</p><p class="ql-block">叶庆华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的一个红色家庭,她的爷爷和其他5位家人,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她的丈夫孟祥斌,是她家中第7位烈士。</p> <p class="ql-block">“祥斌,14年的风雨路,我在努力地活着。于我而言最好的思念,便是继续你的故事,做你未做的事。”在孟祥斌烈士牺牲14周年那一天,妻子叶庆华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走心文字。</p><p class="ql-block">“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的圆梦计划,缘起于叶庆华的质朴心愿。</p><p class="ql-block">14年来,她为烈士寻亲、画像,照亮他们回家的路。这个过程,难免辛苦。周末和节假日通常是她最忙碌的日子,翻山越岭的偏远村庄去过,高铁转汽车的外省城市也去过。有时候一位烈士的故事,要反复上门多次,才能了解清楚细节。</p><p class="ql-block">这个过程,更有意义。一个个烈士,就在她的奔走下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不再是简单的几句介绍和冰冷的一纸烈士证明,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但奔走的过程,也难免有感伤,尤其一些烈士家属,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的。</p><p class="ql-block">“画像不需要多专业,但速度要快。有些烈士子女已经90多岁,有些烈属就在我们走访过程中离世,所以要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是与时间在赛跑。”简单的黑白素描,已是家人的全部寄托。每次送画像上门,叶庆华都会叫上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让过程充满仪式感,不仅是对画家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烈士家属的敬重。</p><p class="ql-block">“有的烈属拿到画像的时候,人是躺在病床上的,但看着亲人的画像,哭着笑着,就像一个孩子。”场面动容,叶庆华常跟着一起哭。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送上画像的那一刻,就是英雄真正回家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 <span style="font-size:22px;">百天为烈士寻亲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阶段 大海捞针</span></p><p class="ql-block">3月9号,我到桓台县八里庙村无名烈士陵园祭奠解放桓城牺牲的烈士 ,当晚赶制出一个美篇《让思念发光 为烈士寻亲》。</p><p class="ql-block">3月10号我把文章发表出来,同时也表明了我为烈士寻亲的决心——让无名烈士变“有名”烈士,让烈士魂归故里!</p><p class="ql-block">湖南“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王建腾很快转发了我的文章《让思念发光 为烈士寻亲》,对我表示了支持与鼓励。</p><p class="ql-block">“72年前,四野45军158师大军为邵阳的解放与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衡宝战役英勇奋战,邵阳剿匪不怕牺牲!今天,158师广大子弟,传承着父辈战友情,又踏上祭奠英烈,给烈士寻亲找家行列。致敬,158师老战士及子弟。”</p><p class="ql-block">3月12号,我们桓台县发生了疫情。在家隔离期间 ,我就开始寻亲行动了。</p><p class="ql-block">“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除了有《渤海子弟收复桓台》这篇文章外,八名无名烈士的任何信息都没有。</p><p class="ql-block">这真是一个难解的世纪方程啊!七十多年前的人和事 ,如大海捞针。怎么寻?怎么找?怎么办?我心中一片茫然。</p><p class="ql-block">我与湖南王建腾大哥视频连线,听他讲他为烈士寻亲的故事,也和他探讨寻找烈士的办法。我和八里村胡正春先生微信聊天,以便了解更多烈士的信息线索。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和胡先生聊天中得知 ,2014年他走访过解放桓城的民工贾维贤老人。据老人回忆,有一位河南籍烈士董学孔,这是唯一一位有名有姓的烈士。我在等着我、河南某平台、今日头条发布了寻亲信息,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p><p class="ql-block">“董学孔烈士,是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战士,或(渤海军分区15团16团战士),1948年3🈷 ,在解放桓城(周张战役)时,壮烈牺牲。因当时信息不畅或路途遥远等等历史局限,未能与家人取得联系,未能迁回原籍。据当地老人描述,董学孔烈士是河南枇杷县人,他身材高大,牺牲时大约三十岁左右。迁坟时,发现有信仰“理教”的徽章。查阅全国董氏族谱,学字辈的董氏族人大约在河南信阳潢川县与光山县一带。希望董氏大家族的和广大爱心人士,积极提供线索,为烈士寻亲找家人,以慰籍英雄在天之灵。”</p><p class="ql-block">胡正春先生在2014年也想办法在河南省查询过,没有结果。我在中华英烈网和英烈褒扬网查询,查不到这个名字。我查阅了董氏家族族谱,还有根据关键词“枇杷”,锁定了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和光山县,电话查询一直到乡镇甚至村民。查到一个叫“董学敏”的烈士,但牺牲时间和地点不符。查到另一个光山县的董姓家族,因为证据不足 ,而没有任何进展。</p><p class="ql-block">胡先生说,“大海捞针啊,不好找。”</p><p class="ql-block">我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继续找。”</p><p class="ql-block">我暂且放下董学孔的寻找 ,开始了对渤海纵队18团战士的寻找。</p><p class="ql-block">第一,寻找当年的“烈士花名册”,我咨询了县档案馆,结果没有找到。</p><p class="ql-block">第二,我对《渤海纵队收复桓台》文章中的信息进行了简化,比如攻城部队,①渤海纵队新编11师18团,师长傅继泽,主要是河北沧州吴桥,南皮,宁津等地的县大队整编而成。后来是33军99师297团。②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15团 、16团,司令张震球。</p><p class="ql-block">我抓住“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33军99军297团 ”“傅继泽”“张震球”等这些关键词,在网上进行刨根问底地似的搜索。读过的主要文章🈶《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 ——步兵297团》《血色回忆 开国少将傅继泽回忆录》《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十一师征战史》《张震球率部收复桓台》《渤海子弟兵出征记:渤海纵队暨三十三军征战纪实》等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阶段 柳暗花明</span></p><p class="ql-block">4月初 ,沧州日报记者周洋写的《还原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十一师征战史——那些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反复阅读,努力寻找里面有价值的线索。我关注到了为五十多名烈士寻亲的沧州市王吉仓律师,心想要是能联系到王律师就好了。</p><p class="ql-block">我在沧州日报l《那些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这篇文章下面留言道:</p><p class="ql-block">我是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志愿者。我们这里有8名无名烈士,需要找到他们的家人。1948年3月18号,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及渤海三军区15团16团攻打桓台城,牺牲了72名烈士。当时有六十几名烈士,被家属认领回家。还有八位烈士因当时因种种原因 ,无法联系到家人。因年代久远,成了“无名”烈士。桓台八里庙村爱心人士胡正春为他们建立了“无名烈士陵园”,每年春节清明进行祭奠。我们正在努力为这些烈士寻亲。希望能联系到王吉仓律师及其爱心团队。</p><p class="ql-block">“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ql-block">4月12号晚,搜索有关王吉仓律师的报道,我突然发现王吉仓律师所在事务所的电话。第二天清晨,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终于辗转联系到王律师,事情有了突破性进展。</p><p class="ql-block">4月13号到4月24号,王律师把我拉进他们爱心团队群,又陆陆续续把他搜集到的牺牲在桓台的二十多名沧州籍烈士名单提供给我。</p><p class="ql-block">我在中华英烈网和英烈褒扬网对这些烈士进行了反复查询核实,比如姓名,年龄籍贯,牺牲时间,牺牲地点,安葬地等,同时对这些烈士进行了归类整理。</p><p class="ql-block">第一类</p><p class="ql-block">1948年牺牲于桓台的烈士 安葬在桓台的</p><p class="ql-block">1单金山 东光县东芦村 葬于桓台</p><p class="ql-block">2郑希成 东光县 葬于桓台</p><p class="ql-block">3魏文林 南皮县 葬于桓台</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安葬地不详 ( 牺牲在桓台 不知迁回还是在桓台的)</p><p class="ql-block">4樊书珂 吴桥县南徐 王乡单家店</p><p class="ql-block">5王自成 吴桥赵辛乡大王庄</p><p class="ql-block">6赵庆林 吴桥楼子乡赵伟庄</p><p class="ql-block">7刘宝山 盐山县 孙庄</p><p class="ql-block">第二类1948年 牺牲在桓台 已迁回沧州的烈士</p><p class="ql-block">1李玺堂 吴桥县</p><p class="ql-block">2孙益仁 吴桥县</p><p class="ql-block">3胡松祥 海兴县</p><p class="ql-block">4郭保法 海兴县</p><p class="ql-block">5文墨山 海兴县</p><p class="ql-block">6郭成治 海兴县</p><p class="ql-block">7尹士芳 东光县</p><p class="ql-block">8陈成德 东光县</p><p class="ql-block">9李会龙 东光县</p><p class="ql-block">10郭长青 东光县</p><p class="ql-block">11崔玉发 南皮县</p><p class="ql-block">12叶祖庭 南皮县</p><p class="ql-block">13刘玉春 南皮县</p><p class="ql-block">第三类 1947年8月 牺牲于桓台的烈士</p><p class="ql-block">1王连岐 吴桥县楼子乡赵伟庄 不详</p><p class="ql-block">2马连明 吴桥县赵辛乡柳洼村 不详</p><p class="ql-block">3李华章 盐山县 后王庄 不详</p><p class="ql-block">4李丙军 吴桥县东宋门乡西送门 葬于桓台</p><p class="ql-block">5月20号,沧州日报记者周洋对志愿团队“为烈士寻亲”公益活动进行了报道。有了新闻媒体的宣传,多了社会关注,我信心倍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阶段 电话确认 </span></p> <p class="ql-block">5🈷底,我根据王律师给我提供的资料上的烈士籍贯,进行电话查询,找到每位烈士的县和乡镇,再通过乡镇查到村里的负责人,最后通过书记或村长联系到烈士后人。</p><p class="ql-block">首先,我对第一类第二类烈士进行了逐一排查。</p><p class="ql-block">排查过程中发现,七十多年来,有的地名因和村并镇改变了很多,有的烈士名字与族谱上不符,绝大多数烈士没有后代,能联系到的后人是侄子或者侄孙子。</p><p class="ql-block">第一类烈士中有郑希成、魏文林,樊书(树)珂等三位烈士牺牲在桓台,没有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第二类烈士中有郭成治(智)牺牲在桓台,没有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第三类烈士 因不确定1947年8月牺牲的烈士安葬地在桓台的什么村,有待继续考证。</p><p class="ql-block">五月底,王吉仓律师还提供了山东德州宁津县(原属于河北沧州,后划归山东)牺牲在桓台的烈士名单。</p><p class="ql-block">1南北庄 张思通</p><p class="ql-block">2西葛勇村 王文彩</p><p class="ql-block">3张旭村 张志祥</p><p class="ql-block">4洼陈村 陈辉亮</p><p class="ql-block">5毛庄村 管林昌</p><p class="ql-block">我通过电话查询,发现只有宁津县西葛勇村的王文彩烈士牺牲在桓台,没有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至此,查找到1948年牺牲在桓台县的有四名沧州籍烈士没有迁回原籍,宁津籍一名烈士没迁回。这五名烈士与桓台县八里庙村的无名烈士高度匹配。</p> <p class="ql-block">第四阶段 DNA鉴定……</p><p class="ql-block">第五阶段 接烈士回家……</p> <p class="ql-block">感谢王吉仓律师及其爱心团队提供的三十多名沧州籍宁津籍烈士名单,让寻亲之路“峰回路转”,有所突破。</p><p class="ql-block">感谢年轻有为的周洋记者的跟踪报道!</p><p class="ql-block">感谢爱心志愿者热情无私的付出!</p><p class="ql-block">感谢沧州德州许多乡镇基层干部的辛苦付出!</p><p class="ql-block">是你们这些爱心人士点起一盏盏灯,照亮了烈士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 倾听 烈士亲属的心声</span></p> <p class="ql-block"> ① 二爷爷,我们接你回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魏文林烈士后人魏良军)</span></p><p class="ql-block">我的二爷爷魏文林, 生于1911年2月20日 ,1945年参军 ,渤海纵队18团战士,1948年在解放桓台战役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早年,由于连年灾荒,我老爷爷、老奶奶、二爷爷(魏文林)、爷爷(魏文树)迁入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董村乡大安村。</p><p class="ql-block">1943年,我爷爷(魏文树)当兵入伍,1945年由于身体原因回乡,故而二爷爷(魏文林)代替爷爷(魏文树)入伍参军,当年跟随部队南下,1948年在一次解放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39岁。</p><p class="ql-block">我们后人立志跟随老一辈脚步参军入伍,为国家贡献力量。一家三代从军,爷爷辈当兵参军 ,父辈大伯当兵参军,我父亲当兵参军,第三代我也当兵参军。为了寻老一辈足迹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祖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p><p class="ql-block">当和平来临的时候,听闻父辈讲起家族的历史,才知道魏门忠烈二爷爷的故事,也知晓了为寻找二爷爷父辈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父辈也交代我们这一代人,也要循着父辈们的脚步一直寻找下去,直到找到二爷爷接他回家。</p><p class="ql-block">柳丝牵动悠远的思念,雨滴敲开心海的涟漪,追忆先烈的壮举,凝聚沉重的情怀,呈奉深挚的敬意。</p><p class="ql-block">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河北省沧州市“帮英烈寻亲”公益行动民间组织王吉仓律师团队与山东省淄博市为烈士寻亲志愿者巩同英大姐的合力帮助下,事情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我们终于找到了二爷爷的牺牲地及安葬地!</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来 ,淄博市桓台唐山镇八里庙村的村民和企业家胡正春先生对烈士们进行了很好的守护。胡先生捐资为八名烈士修建烈士陵园,每年清明和春节村民们都对烈士进行祭奠。父亲和小叔得知这些情况,很感动很欣慰,留下了激动的泪水。</p><p class="ql-block">回想起这么多年的寻找二爷爷的经历,想到日夜思念的亲人很快就能回到自己的老家,我们心里满是心酸,满是激动。“终于找到了你二爷爷了!”当父亲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也满怀信念,一定要让老辈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积极配合,让魏门忠烈荣归故里。</p><p class="ql-block"> 二爷爷,我们期盼着,</p><p class="ql-block">接您回家,接你回家!</p><p class="ql-block"> 侄孙 魏良军 </p><p class="ql-block"> 叩拜</p> <p class="ql-block"> ② 一家三代人的心结</p><p class="ql-block">樊书珂,族谱上名字为樊树珂,男,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于集镇单家店村人,</p><p class="ql-block">1927年出生,1946年12月参加革命,服役于渤海十八团炮兵连,副连长。1948年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牺牲时,父亲樊凤桐母亲张文清健在。颁发了烈士证,享受了烈士待遇,但当时烈士证让镇上的人要去没给。</p><p class="ql-block">牺牲时已婚,但没有后代,妻子改嫁。</p><p class="ql-block">现通过寻访得知,他的父母兄弟都已故去。通过村干部联系到了他二弟家的儿子樊占团,他提供了家谱,并证明他大爷的遗体没有迁回家。</p><p class="ql-block">七十多年了,烈士没有回归,成了一家三代人的心结。得知烈士牺牲在桓台,有可能还埋在桓台,很是激动,一家人热切盼望着烈士魂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 ③ 盼父归</p><p class="ql-block">郭成治1946年结婚后不久就参军了 , 1948年牺牲,遗有一女。</p><p class="ql-block">烈士的遗孀已与十年前去世。闺女今年77岁了,没见过父亲的面,母女俩苦苦找了好多年,有一次曾来桓台寻找,没找到安葬地。</p><p class="ql-block">村书记联系到烈士的闺女,她嘱托他的儿子王刚与我联系,他讲述了这些年来一家人的寻找情况及其迫切心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泥石碑,刻有“革命烈士之墓”,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字迹已经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 五 为烈士画像的年轻追光者</p><p class="ql-block">在王建腾大哥的引荐下,我和军嫂叶庆华女士联系起来。在叶庆华的积极奔走和感染下,几个美术院校的年青人积极加入到“为百位烈士画像”的爱心活动中,成为了一名名追光者。</p><p class="ql-block">年轻的追光者这样说:</p><p class="ql-block">“这场爱心接力,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追光者,追寻灿烂星河中的英雄光芒,追寻内心深处的不变初心。</p><p class="ql-block">光,从过去照来,向着未来而去。</p><p class="ql-block">光,照亮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启明了我们当下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他们离去时,风华正茂。如今描摹英烈容貌的我们,也正青春。仿佛冥冥中的天意,相隔数十年、不同年代的年轻人,借由一支画笔、一幅画像,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在这无声的对话中,让烈士鲜活丰满起来,红色根脉悄然延续,先辈的精神火炬传递并燃烧着,发出不灭的信仰之光。”</p><p class="ql-block">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英雄精神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 让思念发光 让烈士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自2017年秋,看到胡正春先生让无名烈士“归队”的报道,深入了解了解放桓城的历史,我就与这些烈士结下了不解的缘分。</p><p class="ql-block">因为对烈士的这种红色情怀,认识了胡正春先生,认识了王吉仓律师和周洋记者,认识了王建腾大哥,得到了他们的很多鼓励和支持。</p><p class="ql-block">胡正春先生感慨道:“通过巩同英妹妹的不懈努力,执着而为,终于有了头绪和希望,不容易啊!真的很感动,很激动!”</p><p class="ql-block">王建腾哥哥说:“不简单啊,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我回复道:“我们在解一道跨世纪的方程题,终于有解了。很高兴认识你们。”</p><p class="ql-block">寻访无名烈士的百天历程 ,我的心灵受到无数次洗礼,受到无数次震撼。我感动于八里庙村乡亲这么多年来对这些烈士的守护,感动于寻亲志愿者的热情付出,感动于来自烈士亲属的激动喜悦。</p><p class="ql-block">寻访无名烈士 ,有过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欣喜,也有过不被理解的委屈和苦恼,哭过,笑过,焦虑过,绝望过,崩溃过,各种滋味在心头。但一想到这些年纪轻轻就牺牲的无名烈士,我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终于以愚公移山的执着,以警卫填海的悲壮,以女娲补天的勇气,让跨世纪方程题有了突破性进展。</p> <p class="ql-block">一首歌萦绕在心中:“最后的一碗米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做军装,最后的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p><p class="ql-block">就像这首歌唱的那样,烈士的鲜血浸染了我们家乡的土地,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年纪轻轻就这样牺牲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p> <p class="ql-block">我时常想,我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兵,算是幸运的,能活着回家,娶妻生子,寿终正寝。而那些烈士葬于异地他乡,魂系故土而不得归。他们也是一个母亲的儿子,也是家里最疼爱的那个孩子,他们的父母一生经受着煎熬,最后带着遗憾离去。</p><p class="ql-block">王吉仓律师说得好:“让烈士得安息,让亲属得安慰。”因此,我们志愿者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是多么地有价值有意义。</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p><p class="ql-block">一位政协委员说:“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不同时代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英雄精神彰显出的价值是永恒的,足以激发整个民族向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胡正春先生动情地说:“烈士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有家回不去,有亲人认不到,有英名却无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烈士英名,请烈士回家!”</p><p class="ql-block">一位志愿者说:“革命先烈为祖国解放,人民幸福,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让英雄回家,为烈士立名,是我们光荣的使命。为烈士寻亲圆梦,告慰先烈,告慰烈属!”</p><p class="ql-block">让思念发光,让烈士魂归故里,让无名烈士变“有名”烈士,让英雄精神代代传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5月20的《沧州日报》“帮烈士寻找亲人”公益行动</p><p class="ql-block">志愿团队为牺牲在山东桓台的无名烈士寻亲</p><p class="ql-block">已查询到7名沧州籍烈士信息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本报讯(记者周洋)“谢谢你们,这些信息非常珍贵,对于我们寻找烈士亲人有很大的帮助。”昨天,来自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的巩同英女士和本报记者取得了联系,感谢“帮烈士寻亲”志愿团队为她提供的关于牺牲在桓台县一批无名烈士的信息。</p><p class="ql-block">今年4月中旬,同样身为当地帮烈士寻亲志愿者巩女士,查到了本报曾在2020年8月发表的名为《那些英勇善战的渤海子弟兵》的稿件,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解放战争期间,主要以沧州籍战士组成的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的情况。于是她就辗转和本报记者以及“帮烈士寻亲”志愿团队取得了联系。</p><p class="ql-block">巩女士介绍,根据桓台县的《党史故事》记载,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师长傅继泽率麾下的第18团及炮兵部队,配合兄弟部队,对桓台城国民党军进行了围困。经过两天激战,城内残敌被全部肃清,桓台县获得解放。</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战斗中,当地村民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把伤员抬到战地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的烈士共计70余名。解放后,多名烈士在桓台县政府的安排下,已魂归故里。由于历史原因,仍有8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不知道他们的信息。当地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安葬在桓台县唐山镇八里庙村解放战役革命烈士陵园,修建了无名烈士墓,每年清明节、国庆节、春节,当地各界人士均给烈士们扫墓。</p><p class="ql-block"> 巩女士说,她的父亲也是一名老解放军战士,自己从小就对军人非常有情怀。在一次偶然机会,她得知了这件事,成为了一名帮烈士寻亲的志愿者。“我看到沧州日报的那篇关于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的历史报道,18团里有很多是沧州吴桥、东光、南皮一带的人,也许这8名无名烈士中,就有沧州籍的战士呢。”巩女士说。</p><p class="ql-block"> 接到求助后,王吉仓等沧州志愿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查阅了东光、南皮、海兴、盐山、吴桥等县的烈士英名录,并根据“1948年3月牺牲于桓台”的属性,找出了20多名烈士的资料。随后,第一时间跟巩女士对接。</p><p class="ql-block"> 将资料汇集后,双方共同梳理出一部分烈士尚未被家属认领且官方也没有记录的信息,包括:“单金山,东光县东卢村人,葬于桓台”“郑希成,东光县人,葬于桓台”“魏文林,南皮县人,葬于桓台”。此外,还有一部分烈士安葬地不详的,不知迁回还是安葬在桓台的,包括:“樊书珂,吴桥县南徐王乡单家店人”“王自成,吴桥赵辛乡大王庄人”“赵庆林,吴桥楼子乡赵伟庄人”“刘宝山,盐山县孙庄人”。</p><p class="ql-block">“我查阅资料了,1948年3月在桓台县就只有解放桓城这场战役。”巩女士说,仅从目前掌握信息看,沧州和桓台两方面烈士信息相匹配的可能性非常大,单金山这7名沧州烈士极有可能就是那些无名烈士,不过因为年代久远,为了严谨起见,具体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求证。</p><p class="ql-block"> 对于此次“帮烈士寻亲”,本报将继续关注进展。</p> <p class="ql-block">6🈷10号,沧州日报记者周洋为烈士寻亲活动又做了跟踪报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志愿团队为牺牲在山东桓台的无名烈士寻亲后续</p><p class="ql-block"> 四名沧州籍烈士进一步被确认埋葬在牺牲地</p><p class="ql-block"> 本报讯(记者周洋)5月中旬,本报刊发了山东和沧州两地志愿团队联合为牺牲在山东桓台的无名烈士寻亲的报道,得到了社会关注,连日来,经过志愿者的共同努力,进一步确认了四名沧州籍解放军战士至今还埋葬在牺牲地。</p><p class="ql-block"> 据山东地方史料记载,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师长傅继泽率麾下的第18团及炮兵部队,配合兄弟部队,对桓台城国民党军进行了围困。经过两天激战,城内残敌被全部肃清,桓台县获得解放。但有70余名战士牺牲埋葬在此。解放后,多名烈士在桓台县政府的安排下,已魂归故里。由于历史原因,仍有8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不知道他们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由于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以沧州籍战士为主,5月中旬,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籍志愿者巩同英联系上了本报记者,并在沧州志愿团队的帮助下,初步在沧州记载史料中筛查出了单金山、郑希成、魏文林、樊书珂、王自成、赵庆林和刘宝山7名沧州籍解放军烈士的信息,极有可能与埋葬在山东的8名无名烈士有交集。</p><p class="ql-block"> 巩同英说,因为疫情缘故,不能实地来沧州找寻,但她和山东志愿者胡正春,在沧州志愿团队和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和7名烈士的家乡取得了联系,和烈士亲属进行了进一步确认。其中,单金山、赵庆林、刘宝山三名烈士的遗骨已经迁回原籍。还有一名叫做“王自成”的吴桥籍烈士,志愿团队开始一直没有能找到他的详细介绍。后来进一步查访,烈士的原名叫“王志成”,其侄子说遗骨已迁回。而郑希成(东光籍)、樊书珂(吴桥籍)、魏文林(南皮籍)三名烈士的遗骨没有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 巩同英还说,为避免遗漏,争取将查找信息缩到最小的范围,除了这7名烈士,还对其他那些参加过那场战斗、且之前资料标注遗骨已迁回沧州的10余名烈士信息,“再回头”进行情况核对。经过了几天努力,确认了海兴县张会亭乡郭桥村烈士郭成治的遗骨也没有迁回家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烈士亲属希望加入志愿团队一起助更多烈士魂归故里</p><p class="ql-block"> 本报讯(记者周洋)“太谢谢沧州和山东的志愿者了,我们都非常激动,这么多年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当得知此次为牺牲在山东桓台的无名烈士寻亲进展消息后,几位烈士的亲属对本报记者说。</p><p class="ql-block"> 吴桥籍烈士樊书珂的侄子樊占团说,烈士在自家族谱上为“樊树珂”,1946年12月参加革命,牺牲前为炮兵连的一名战士,牺牲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将烈士遗体迁回,“70多年过去了,这一直是一家三代人的心结,得知这个消息后,全家都非常激动,希望早日前去桓台祭拜。”他说。</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南皮籍烈士魏文林的侄孙魏良军说,听老人介绍,</p><p class="ql-block">早年间由于连年灾荒,全家一起迁到南皮县董村乡大安村。</p><p class="ql-block">1943年,他爷爷魏文树参军入伍。1945年,他的二爷爷魏文林也参军,1948年牺牲在一场解放战役中。家人这70多年一直找寻遗骨,但一直没有能够找到。他还介绍,他家一直有保家卫国的军人情结,自己大伯当兵参军,父亲当兵参军,自己也当兵参军,</p><p class="ql-block">“我们后人立志跟随老一辈脚步参军入伍,为国家贡献力量。”魏良军说。</p><p class="ql-block"> 此外,当得知沧州有一支“帮烈士寻亲”志愿团队,几名烈士亲属都表达了加入这支团队,做一名志愿者的意愿,积极帮助更多烈士魂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关于1948年牺牲在桓台的八名烈士的寻访情况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 河北沧州籍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1魏文林 </p><p class="ql-block">南皮县寨子镇大安村 ,未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2樊书(树)珂 </p><p class="ql-block">吴桥县于集乡单家店 ,未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3赵庆林 </p><p class="ql-block">吴桥县曹洼乡赵伟庄 ,已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4王自(志)成 </p><p class="ql-block"> 吴桥梁集镇大王庄 ,已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5郑希成 </p><p class="ql-block">东光县大单镇西芦塘村,未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6单金山 </p><p class="ql-block">东光县大单镇东芦塘村 ,已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刘宝山 </p><p class="ql-block">吴桥县千童镇孙庄村 , 已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8郭成治</p><p class="ql-block">海兴县张会亭乡郭桥村,未迁回原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烈士魏文林</span></p><p class="ql-block">魏文林, 河北沧州南皮县人,生于1911年2月20日 ,1945年参军 ,渤海纵队18团战士,1948年在解放桓台战役中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烈士樊书珂</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烈士赵庆林</span></p><p class="ql-block">男,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曹洼乡赵伟村人,1946年3月参加革命,服役于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任副排长。1948年3月在山东省桓台县英勇牺牲,已迁回故里。</p><p class="ql-block">赵烈士无后代,侄子入赘别村。政府部门把烈士墓已迁到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烈士王自成</span></p><p class="ql-block">族谱上是王志成,生于1919年,吴桥赵辛乡大王庄(现梁集镇)。早年丧父,从小讨饭,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1946年解放时参加革命 ,渤海纵队十八团二营四连战士,1948年牺牲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p><p class="ql-block">无后代,据档案资料显示及侄子证实遗体已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因为名字有误,费了好大劲,反复求证,在吴桥县军人事务部邢股长的帮助下,终于排查成功。非常感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烈士单金山</span></p><p class="ql-block">1927年生,东光县东芦塘村人。1946年入伍,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战士。1948年3月,牺牲于山东省淄博市解放桓台战役中。</p><p class="ql-block">通过他村里的书记联系到他的侄子,侄子又走访村里90多岁的老人,证实单金山已迁回故里,但邻村西芦塘村的郑希成没有拉回来。</p><p class="ql-block">档案上记载没有迁回原籍,但通过实地调查,已迁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烈士郑希成</span></p><p class="ql-block">1918年出生于沧州东光县 ,大单镇镇西芦村,1942年入伍,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战士,1948年牺牲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p><p class="ql-block">通过村书记联系到郑希成的侄孙子郑泉威,他证实郑希成烈士没有迁回原籍。本县烈士陵园仅刻有名字,没有坟头。</p> <p class="ql-block">烈士刘宝山,</p><p class="ql-block">刘宝山,男,群众,生前为华东十一师战士,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千童镇孙庄,出生于1924年,1945年参加革命,光荣牺牲于1948年,牺牲地为:山东省桓台县,,已迁回原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东德州宁津籍烈士王文彩</span></p><p class="ql-block">1923年出生,渤海纵队新11师18团战士。1948年六月牺牲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荣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王烈士未婚,无后代。他的家庭命运令人唏嘘。弟弟后来跳井自杀,弟兄两个连个坟头都没有。弟弟的孩子一个精神有问题,一个跑到东北联系不上。即使烈士回去也安置不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轮电话寻查确定,郭成治烈士牺牲在桓台,未迁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档案上标明已迁回沧州的烈士</p><p class="ql-block">李玺堂 吴桥县 有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孙益仁 吴桥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胡松祥 海兴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郭保法 海兴县 无后代已迁回</p><p class="ql-block">文墨山 海兴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孙宪增 海兴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尹士芳 东光县 无后代,调查中</p><p class="ql-block">陈成德 东光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李会龙 东光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郭长青 东光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叶祖庭 南皮县 无后代 已迁回</p><p class="ql-block">刘玉春 南皮县 无后代有侄女照管</p><p class="ql-block">郭成治 海兴县 有闺女 没迁回</p> <p class="ql-block">郭成治烈士</p><p class="ql-block">郭成治,男,中共党员,生前为三纵八师二十二团战士,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乡郭桥村人,出生于1924年7月,参加革命时间为:1946年,光荣牺牲于1948年,牺牲地为:山东省桓台,现安葬在桓台,未迁回原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巩同英</p><p class="ql-block">马踏湖乡愁作家</p><p class="ql-block">桓台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淄博青年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四野45军158师子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