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英语素养大赛全国决赛中,南宁二中2名同学荣获一等奖,2名同学荣获二等奖,人数居广西第一! <br> 据悉,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作为面向全国高中生举办的公益赛事,大赛已连续三年上榜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br><br> 大赛分为地区初赛、地区复赛、地区决赛、全国总决赛四轮赛事,采用逐轮晋级方式进行。此次大赛全国共有近50万名高中生参加初赛,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有一千余名选手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南宁二中的同学们,如何在几十万名对手中脱颖而出,拿下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干货满满的经验传授,一起来看看吧!<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一等奖:黄奕歌</h3> Q:学习英语的小经验?<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A: 在众多学习英语的方法中,英文配音最得我心。配音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体验“扮演”影片角色的乐趣,更能练习英文发音,学习新词汇和地道英文表达等等,一举多得。配音是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活动,同学们在闲暇时光不妨一试。</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Q: 练习英语口语的方法?<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A: 英文口语表达相对于书面用语而言稍显自由,故我的方法一是掌握常用的基础词汇和英文表达,为流利的日常对话打下牢固基础。但缺少实践经历也难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方法之二是抓住一切机会开口说英语。大洋彼岸的外国网友、公共场合遇到的陌生外国人、或是身边口语能力超强的知心好友,都可以成为你提高口语水平的好帮手。此外,自问自答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要旨是问答需要带有训练的目的性而不是漫谈。可以为自己设定情境,限时回答,以此锻炼临场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英文逻辑思维能力。持续的练习为自信地开口增添动力,须知熟能生巧,长此以往,我们想要顺畅地进行英文口语表达也就不难啦。<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Q: 如何克服不敢开口的畏难情绪?<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A: 我们英语老师常在课上说:“语言终究是为生活和工作服务的。”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是的,语言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者所表达的内容比语法、语态等更为重要。开口说英语,我们更要把目光放在所要叙述的事情上。专注于内容,而非只关注细小的语法错误或是用词不当。其实,畏难情绪的主要来源之一便是害怕出错的心理状态,但当我们能够转变心态,说英语的畏难情绪自然也就慢慢消散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一等奖:熊珺川</h3> Q: 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div>A: 英语并非一开始就是我的强项;可即便成绩不好,它却一开始就是我莫名的热爱。现在想来,我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神奇中度过童年,在模仿经典桥段中塑形着心智;也许,就是在这一遍又一遍的含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台词背诵中,我完成了外语习得的“沉默期”,似乎比语言学家所设想的要漫长和绵延。<br> 爱屋及乌,我偶然检索到了J. K. 罗琳2008年在哈佛大学的毕业致辞。那熟悉又陌生的英伦口音,走出了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进入生活,在呈现出一番别样优雅而坚定的姿态之时,切中力道地掘出了一渠清泉——这清泉就是我英语学习的源头活水,就此而至今流淌不绝。我模仿的第一句就惊人地与原音酷似,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乃至我竟拈起忽然获得的自信和勇气,参与了一次,接着又再一次的21世纪报英语演讲比赛(NESC)。那时我正初二,不断涌出着对英语的热忱;同时,我从五年级开始的法语学习,也方兴未艾。<br></div><div><br></div><div>Q: 学习英语的小经验?<br></div><div>A: 英法双语的类比学习塑造着我对语言共性的最初认识,我也一点一点地形成着自己的语言习得的方法论。由这两门语言出发,或多或少地延伸涉猎到其他欧洲语言,我朦胧地发觉纷繁的语言之间,隐隐约约存在着一道恒有、通用的公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我在实践中检验着并发展着我的语言习得方法论,继而立即应用于接续的语言学习。如今学业需要更多的专注,系统的多语言学习也早已停止,但我对语言的灵敏、好奇和执着却从未在时光中流逝;一路走来,这三样珍贵的礼物一直坚实地保存在我的生命深处。<br> 而这一切,我想,源于我的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对我学习语言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投资。他们真正做到了,从启迪激发到呵护保有,再到如今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对我天分和热爱的培养。这种培养无疑是优质的,因为对语言的投入和探索在我身上从未停止,我也相信不会停止。我相信在语言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秘密和规律,这也许仅仅是“大道”的一瞥和某个侧影,但也足以绽放出驱使我长久热爱和探索的魅力。<br></div><div><br></div><div>Q: 学习英语的动力?<br></div><div>A: 我想成为一位语言学家吗?也许是的,但我并不仅仅只想成为语言学家,而是想将语言的秘密连同其他人类精神的秘密和魅力一同揭示和保护传承,成为一名带着“斜杠”的人文学者。语言,指引着我向着人类心灵和生命的更加深沉、宏大、奇妙之处,进发不息。</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二等奖:叶濡尘</h3> Q: 怎么提高英语口语水平?<div>A: 首先一门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对于口语亦是如此,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个点燃自己激情的启蒙人。于我而言,《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旁白算是之一,里面娓娓道来的叙述让我感受到口语的魅力之处。此外,我也中意唱英文歌来提升语感,如Iron&Wine的《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如果想提高的话可以听听Enimen的说唱,对练习口语大有益助!</div><div><br></div><div>Q: 如何自如应对英语语境下的提问?<br></div><div>A: 这是个更大的挑战,直接和母语者对话是最好的选择,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面对镜子练习英语演讲,或是自问自答,讨论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或人物。时间一长,口语表达不仅会更自信,亦会更自如。<br></div><div><br></div><div>Q: 对于整个比赛的感受?<br></div><div>A: 说实话,这次参赛我并无有十足的把握。初赛和复赛都是勉强过关,决赛亦是如此:对于并无台上经验的我,当众演讲更是一大难题。幸运的是,费尽心思做出的演讲稿自己还算熟悉,评委提出的问题“How would you think of online communication?”以及“How would you think of online learning?”还算常规,之前有思考过类似的问法,因此能在被提问时对于回答逻辑有较为清晰的条理,回答的质量也因而提高不少。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尽量减少卡壳太长时间的情况,这样会失去语言连贯性,以及回答的思路和条理,效果会大打折扣。就这样,我幸运晋级。然而到了全国总决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决赛我所抽中的短文主旨大意并不一目了然,设问角度也比较新颖,这对于把控能力强的人无疑是一大幸事,但我却没能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阅读及答题的条理没能很好理清,有重复说一句话以及卡壳的情况,这很不应该,到了情景提问,我本以为会是比较新奇的提问方式,结果却迎来的是“Why there are so many young people staying up late?”这样常规的设问,我的回答自然没能有新颖的角度,也成了遗憾。总的来讲,这次比赛是一次很好检验自己英语综合能力的机会,从中我不仅增长了阅历,外语能力也有一定增长,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可以参加!</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二等奖:赵悦丞</h3> Q: 学习英语的小经验?<div>A: 我一直坚信“学好一门学科的前提是热爱它”,从三岁开始与英语的接触使我从小就对它有浓厚的兴趣和语感,平时我会通过听歌来保持自己对英语的喜爱,扣人心弦的旋律和歌词更让我在无形中掌握了更多的英语词汇、更地道的英文表达,从而达到了“躺着都能学”的“境界”。<br></div><div><br></div><div>Q: 练习英语口语的方法?</div><div>A: 先和上文所述一样,我平时会忍不住随口哼唱烂熟于心的英文歌曲,无数次听歌时更会忍不住模仿歌手们的发音,比如对单词尾音的处理等等,这样很容易掌握说英语的“调调”。<br> 其次,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说英语的机会。我很庆幸周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段简单的日常谈话,可能因某个同学用了一句英文表达,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开始说起了“broken English”,又因中华文化实在博大精深,平时说的中文一时要转化成英文就要求我们全力在贫瘠的词汇库中搜索单词表达原意……把口语练习融入生活,也就慢慢化解了“不敢说”的胆怯。<br> 我还很感激父母疫情前每个假期都能带我去国外转转,在机场、飞机、景点、饭店,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们就是现成的“口语陪练”,一开始也是出于爸爸妈妈“你上去跟他们说说话”的鼓励,后来我也会主动上去跟他们交流——这时才发现,积累那么多词汇脱口而出的还只能是“How are you”“Hi what’s your name”……由此可见英语口语练习之匮乏。好在友人们大多很耐心,甚至刻意放慢语速陪我说下去,慢慢地我们会开始教科书般正经的英语交流,话题涉猎culture ,current affairs ,daily life and even Tiktok……一来二去感受了世界各国风俗文化,更提升了口语,顺便加了联系方式,往后日子里还能多个“写作陪练”……</div> 总而言之,就是尽量调动力所能及的资源,逼自己说英语、表达英语。 来源:英语组<div>编审:校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