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会成就教育之美,也必然成就于教育之美。教育之美在师生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互中诗意地实现。教师之美常常在于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在于学高身正,不言而教。 </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时常出现的体罚现象,需要我们再次深思。学生的不堪,在于美好教育的缺失,可老师的美好,在于学生“敬之而不畏之”。老子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看来,教师让学生生畏,实在是等而下之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我们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卓绝;不是为了让学生衬托自己的高大,我们行进在教育之路上时不要忘记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p> <p class="ql-block">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要慧心长存,勇于“不胜”,示弱以擎。这种不胜,不是卧薪尝胆式的谋略之道,不是理屈词穷后的偃旗息鼓、不是韬光养晦的生存哲学,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退却,而是一种让人的胸襟,一种体人的关怀,一种基于平等的尊重,一种予人空间的涵养。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教师和学生,有如跷跷板之两端,你弱他便强。而教育之道,就在这强弱尺度的拿捏之中。</p><p class="ql-block"> 教育,有时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前面,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做一个引导者;有时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身边,促膝长谈,耐心倾听,做一个陪伴者;有时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身后,藏巧于拙,乐于示弱,做一个陪衬者。</p><p class="ql-block"> 电视剧中,日本武士与聪明的一休有一次对决。武士拿着一条鱼问一休是死是活,一休何尝不知道答案!但是,他回答是“死的”,当武士得意地大笑着把活鱼放进鱼池及时,一休也欢快的笑着说,“我输了”!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基于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在教育的世界里,能胜,显示的是自己的强大,这是一种高明;能不胜,凸显的是学生的强大,这是一种胸襟。而后者,是更为重要的教育艺术。</p> <p class="ql-block">教育之美,在于相互尊重,相互成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