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至诚奉献,2022年申新198号抗疫纪事

顾定槐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我们,一群老上海人、新上海人,居住在闹中取静、交通便捷的新华社区,为此感到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如今,2022年4月、5月,在抗击奥密克戎病毒肆逆、城市封控、居家隔离期间,申新198号全楼居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携手互助,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爱的奉献”之歌,这更值得我们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人生能有几回搏”?百年一遇的疫情,日日夜夜的战斗,邻里友爱的情谊,令人刻骨铭心。为了留住这段具有纪念意义的特殊岁月,我们特编制了这部《美篇》,尽力图文并茂,以资纪念。</b></p> <p class="ql-block">申新花苑法华镇路198号,毗邻上海影城、新华路番禺路旅游景点。归属新华街道红庄居委会。68家住户中,老年人约占60%。</p> <p class="ql-block">在申新花苑业委会主任柴俊勇、第五党支部书记孟昌平、业委会副主任童国强领导下,198号楼建立了党支部、业委成员和楼组长三方融合的抗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爱心小分队和志愿者作用,调动全体业主积极性,走出了住宅大楼“自主自强丶自治自救”为特点的“抗疫防疫、居民生活”双保障的路子。图为党支部、业委委员在商讨工作。</p> <p class="ql-block">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大楼顺利完成了街道居委下达的各项抗疫任务。同时促进居民的精神风貌、楼组的文明程度得到提升。198号交出了一份圆滿的抗疫答卷。4月12日,包括198号在内的申新花苑列入市首批“防范区”;5月初,长宁区宣布申新花苑“五A级无疫小区”。</p><p class="ql-block">图为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柴俊勇在第五支部书记孟昌平大白防护衣上,书写"我是党员,抗疫必胜"。</p> <p class="ql-block">“60后”的退休职工、业委委员沈晓华接受党支部和业委的委托,毅然挑起大楼抗疫重担。为加强与每家住户的联系,沈晓华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微信工作平台。3月下旬,她与原支部委员王玉芬、楼组长徐颖、支部委员臧华文等,挨家挨户上门扫码,建立了有 81人参加的“198业主群”。图为沈晓华和王玉芬在楼底通过对讲机通知居民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一个党员、一面红旗;先锋模范作用从自身做起。198号有党员40名,他们带头做好防疫“三件套”、“五还要",带头做核酸和抗原检测。全大楼核酸和抗原的检测率达100%。</p> <p class="ql-block">大楼有病的老年人,也坚持下楼参加核酸检测。</p> <p class="ql-block">进行核酸扫码。</p> <p class="ql-block">优先安排坐轮椅的老人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老人在子女的陪同下完成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雨中做核酸秩序井然,成为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业委副主任童国强上门发放洁手消毒剂。</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本小区列入街道今年疫情发生来首个疫苗接种站。1104汪源成为第一个疫苗接种者,这也是他的疫苗第一针。</p> <p class="ql-block">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郝鹏重视申新小区抗疫工作,4月1日丶5月27日二次来现场指导。图为郝鹏与柴俊勇在交谈。</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上午,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候家平和红庄居委总支书记倪明一起,来到198号底楼宣传栏观看抗疫简报,予以积极评价。</p> <p class="ql-block">4月中旬,列入防范小区后,柴俊勇联系到区消防支队,对小区各座大楼进行环境消杀。</p> <p class="ql-block">抗疫自救中,198号活跃着两支队伍。一支以年轻白领为主体的“爱心小分队”,另一支是居民志愿者队伍。面对楼内老年家庭出现令人揪心的断粮、断菜、断奶、断药等告急的挑战,楼内7、8名白领站了出来:我们愿意承担大楼居民的网络团购和救灾物资搬运等工作。“爱心小分队”由此诞生。同时10多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邻里互帮互助,争做好人好事。两支队伍听从群主命令,随叫随到。</p> <p class="ql-block">爱心小分队在待命,准备搬运抗疫物资。</p> <p class="ql-block">两个月中,小分队和志愿者参与搬运政府分发的抗灾大礼包和团购物品。值得表扬的是退休职工504丁玲兰、304吴彬、1001周嘉雄、1804曾庆峰夫妇等,只要一听到分发“礼包”等消息,马上出门参加搬运。301鲍冠芝老师把家里的平板小推车拿出来,供搬运分送物品使用。1104汪源、402小英子闻讯团购分物缺少包装袋,立即送来一批。1204李植钧是摄影爱好者,他把小区新人新事的照片和视频,放在微信中宣传。</p> <p class="ql-block">垃圾转运站的电动黄魚车也参与抗疫物资的搬运。</p> <p class="ql-block">小分队和志愿者现场按层楼分发大礼包。</p> <p class="ql-block">还是白领青年的力气大。</p> <p class="ql-block">小推车运货上坡,需要前拉后推。</p> <p class="ql-block">电梯走道一景。</p> <p class="ql-block">采购分发团购物品,是爱心小分队的重头戏,会有志愿者参与进来。</p> <p class="ql-block">4月8日,为了等待抛锚而换车迟到的团购蔬菜和鸡蛋,小分队一直等到半夜12时,等挨家挨户分发完毕,已是第二天凌晨2时。</p> <p class="ql-block">602姜红伟为198号的团购立了大功。他采购的半成品菜肴受到业主们普遍欢迎,前后共采购了8批次。人称"编外团长"。</p> <p class="ql-block">姜红伟和他夫人马艺英在分发团菜。</p> <p class="ql-block">小分队员将团购物资直接送到居民家中。</p> <p class="ql-block">1402祝季华和丁文静夫妇不怕麻烦,组织团购杏花楼点心和半成品菜。</p> <p class="ql-block">许多团菜要在夜里到达,小分队就不厌其烦等候,並送到订户家中。</p> <p class="ql-block">还有的团购菜因整箱包装,需小分队切割后称重分装。</p> <p class="ql-block">小分队员和志愿者在交流。</p> <p class="ql-block">1202小小潘以她的电脑制表功夫,极大方便了姜红伟团购的登记丶收费和收费。图为姜红伟向幕后的英雄小小潘表示感谢,两人紧紧握手。</p> <p class="ql-block">封控居家期间,老人配药是民生刚需,呼声特别强烈。群主沈晓华做了精心安排。1902室的曙光医院东院具有高级职称的外科医生胡俊艳,主动请缨。她在一个多月中,为小区老人义务代配"保命药"共9批计82人次。亲自收卡,自己开车进医院,配好后再分发。好评点赞声阵阵。她说,疫情面前人人都在尽义务,我能帮忙则帮忙,做了应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培养的医生,更要以仁爱之心,在上海抗疫的最关键时刻,为百姓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胡医生的事迹,4月中旬刊在新民晚报新媒体。</p> <p class="ql-block">5月初,胡医生一次代配了30多位老人的药。由于数量太多,医院只能采用大包装。图为爱心小分队在胡医生指导下按方分拣,送到老人手中。</p> <p class="ql-block">1004室77岁邝督老先生和他爱人都有重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于管控原因,他们的儿子和保姆都不在身边;了解到情况后,604刘慧英、支部委员601臧华文、群主1903沈晓华等,每天轮流为他们做饭;903的贺医生、1003许老師等上门为邝督做抗原,帮助做家务。</p> <p class="ql-block">604刘慧英中午又为邝督端来了红烧狮子头。</p> <p class="ql-block">903贺医生经常上门关心邝督老先生。图为帮邝督修指甲。</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1401高晓虹老師突然头晕,差点摔倒。1904蔡钧暄医生闻讯,马上上门帮助量血压诊疗。家人李延芳激动地说:感谢蔡医生暖心的帮助!我不知说啥好了,真心感谢哟![微笑][玫瑰]</p> <p class="ql-block">198住有一位尿毒病人,每月要配用20箱(每箱32斤)药品,往常由物流派汽车直接送达家里。4月份的药品,因疫情原因汽车只能送到小区门口,沈晓华通知小分队帮忙,803张源见到后马上拉起小推车,与小分队员一起将药箱送到病人家中。</p> <p class="ql-block">小分队员904陆烨华将近20斤重的大礼包送到1002孤老家中厨房间,该老人激动万分,连声道谢。</p> <p class="ql-block">封控1个月后,居民的理发剪发成为"刚需"。为此小区业委和198号群主在4月底丶5月初丶5月底安排了三次志愿者义务理发活动(均做好双方的防疫和工具消毒)。受到小区居民高度好评,称这是新时代雷锋精神在抗疫特殊时期的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是1203张文老師张文第三次义务理发。她在文革中学会理发,有40多年的业余理发(主要为学校学生)经验。这天她刚打完疫苗,喝口水后就下来拿起推子,一站就是2小时。尽管很疲劳,心里却特别高兴。</p> <p class="ql-block">1602的孔祥雪博士平时为老公剪发,27日上午听到小分队安排义务理发活动,她不管有3个多月的孩子需要哺乳,早上8时半下楼,一站就是3小时,理剪了10位老人的头发。</p> <p class="ql-block">704的邢企泉老厂长(指当年新华路64弄上海钛白粉厂),拿出他在学生时代的理发手艺,27日为6位老人理了发。</p> <p class="ql-block">198号群主沈晓华也有一番理发手艺,见排队者多,她亲自上阵,理剪了几位老人头发。</p> <p class="ql-block">198志愿者中还有一位战地记者。他是902顾定槐(图中左2),2个多月来跟踪采访小区新闻,拍摄有价值的照片。为宣传好人好事,他采写编辑了5期《198抗疫通讯》;有多篇稿件被街道和媒体采用。</p> <p class="ql-block">“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此次抗疫自救,198号的一批年轻人唱响了青春之歌。过去邻居们对这些“早出晚归”的青年,往往“相知不相识”。疫情爆发、居家隔离,所有住户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面对挑战,这些白领们披甲出征,哪里最困难、哪里有需要,就有他们的身影,奉献才智,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1404姚丽华。身材均匀,美丽隽秀,人如其名;是本市皮肤微整科医生。她为人热心、大方,首先向群主提出“团购”建议。也许与职业有关,她做事特别细心,考虑问题周全。姚丽华的网络技术“游刃有余”,会找经济型的团购商,货比三家,将实惠的蔬菜、果品和点心信息推荐到群里。两个月来,这位“团长”已为邻里订购了蔬菜、鸡蛋、大米、面包、猪肉、水果等10多批,居民“买菜难”得到缓解。“姚医生,198的好当家”的赞誉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1602孔祥雪、廖文。伉俪一对,男的英俊、女的漂亮;新上海人,均为博士学位的医疗工作者;都是中共党员。198“爱心小分队”名字来历,由孔祥雪医生提出。两位青年多次组织团购,并开发了“吉盛客”超市;每次搬运货物都倾力参加。他们夫妻共献爱心乐做好事:4月中旬,孔医生十分牵挂她的自闭症患者,于是廖文自费采购了“大礼包”,送给7位生活困难的特殊家庭。孔医生尚处于产假,在他们的二宝(儿子)诞生百日之际,为198号每家每户送上喜糖喜蛋,为疫情期间的沉闷空气带来了祝贺的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501周恺彦。身材魁梧,福相脸庞;待人谦和,一口标准上海话。德国海归回国创业,现为汽车制造行业咨询企业合伙人。虽然居家办公工作很忙,但他坚决表示“再忙,也要为抗疫做点事”,最早加入了“爱心小分队”。干起重活、积极主动;4月8日深夜送菜到居民的家门口,一直忙到次晨2点。群主评价他“响应度最快”的队员之一。小周说,这次邻居间各种友爱互助的表现,让他再次感受到往日的温情,出力帮忙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904陆烨华。推理作家,笔名陆小包,出版多部作品,市作协会员;外表俊朗斯文,平时话语不多。尽管在家写作繁忙,又要照顾待产的妻子,但在抗疫面前陆烨华勇于担当,多次向群主提出参加小分队;干起活来总是抢在前头,获邻居们的交口称赞。陆烨华爱心有加,当听到1004邝督老先生因病不能做饭,于是自掏腰包“团购”到一箱杏花楼馒头送到老人家中。</p> <p class="ql-block">602姜红伟。化工咨询公司老总,精力充沛,为人热情实在;租借602室已十余年。封控以来,姜红伟利用熟悉西餐和日料融合餐厅供货的资源,挑选质量好、味道好、有品牌的半成品或熟食品,为邻居开展团购。至5月15日,已提供8批价廉物美的菜肴、点心和蔬菜。由于经常要与供应商洽谈最低价,对每户预订的品种进行统计、核对,最后还要收款,有时要忙到深夜。</p> <p class="ql-block">潘忆芸。网名“小小潘”,自称“工具人”;讲话直爽快语,略微胖呼可爱的脸,讨人喜欢。1202潘忆芸在外资广告公司任客户经理,居家办公,闻讯602姜红伟团购品种较多,制表格有时做到深夜,于是主动提出由她来绘制表格和打印(纸表格)。此后凡198所有团购的表格都由她在电脑制作、在微信中发布。订户对表格中名字、品种、价格和运输费的分担,一目了然。群主称“小小潘”事半功倍,是幕后英雄。</p> <p class="ql-block">张源。身体高大英俊,声音洪亮悦耳,具主持人风采;他是广播电台的部门总监。803张源从小长在198号,对邻居彬彬有礼。小区封控后,居家上班之余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一次看到小分队女同志在搬运病人的肾透析药品(共20箱,每箱32斤)。张源力气大,主动上前帮助拖拉小车,把药品搬到家门口。为满足居民对食品的不同需求,张源还参与组织团购。</p> <p class="ql-block">今年4丶5月的抗疫攻坚战,同时折射出198大楼居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采。呈现三大变化:第一,网络知识得到普及。居民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操作水平大大提高。第二,邻里关系更加团结融洽。原先“楼上楼下相见、老死不相往来”,现变成客来客气 “你我一家人”。第三,楼宇交流有了扩大。198号与申新小区10号楼、12号楼居民变得熟悉和密切。以下摘彔几位居民的微信感言。</p> <p class="ql-block">1904蔡钧暄、高万岳:3月28日上海抗疫封控进入非常时期,给我们两位老人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在爱心小分队、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终于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令我们高兴的是,全楼一改过去的陌邻状态,建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新邻里关系。相信不久后上海一定会重铸昔日的辉煌。我们不会忘记那段难忘的历史和在抗疫过程中作出过贡献的所有志愿者、大白们…,永远铭记他(她)们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1903沈晓华。尽管她是此次198号居家抗疫的常务总指挥,"团购"团长的上级官一一旅长。但她坚刄不拔,不辞辛劳,做事认真细心又耐心,获居民高度好评。沈晓华表示:非常时期我做这些事是应该的,感谢各位老中青邻居们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1602。孔祥雪和廖文:我们报名参加小分队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借住在198号已十来年,有一种归属感。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期间,力所能及地发挥我们年轻人的优势和作用,感到幸运和快乐。请大家瞧瞧我们的二胎儿子"百日庆"的全家福的照片,该有多开心!</p> <p class="ql-block">1401。高晓虹、李延芳:感谢群主沈晓华带领“爱心小分队”和志愿者们,你们每天不辞勤劳为大家做好各项服务,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1104。汪源丶宋工:向2个月来一直为我们小区日夜服务小区志愿者,还有物业经理丶门卫和清洁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198爱心小分队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901。徐颖丶汪元康:感谢本楼优秀青年、爱心小分队和所有的志愿者们;是你们的辛勤劳动让我们平安度过这两个月防疫的日日夜夜。图为:4月11日小区举办家庭阳台音乐会,无人机拍摄到的徐老師丶汪工和他们美丽阳台的景头。</p> <p class="ql-block">902。盛崇娟、顾定槐:通过此轮抗疫198号发生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真善美。人人都要努力和付出,让爱的阳光洒遍大地,明天生活将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704。邢企泉和王阿姨:生活在198号已有20多年,总的感到很开心,大家都很友善。疫情期间,我们也要做些好事,有一份热丶发一份光。</p> <p class="ql-block">703。郁海英:我点赞沈晓华,至今的2个月来我们静默锁定在屋里;你带领小分队和志愿者不分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战线。你的助人为乐品格、细致入微的精神,值得焦化群的同事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601。臧华文丶王家春献诗一首:小区封控当“志愿”,随时待命随时冲。我被“需要”我光荣,你我无恙皆峥嵘。——参加“爱心小分队”有感。</p> <p class="ql-block">602。姜红伟马艺英:我们热爱这个小区。今天我们能为邻里做些团购之类的好事,也算我们家为抗疫出点儿绵薄之力吧。</p> <p class="ql-block">604。刘慧英:参加爱心小分队我的体会是:予人玫瑰、手中留香。友谊的鲜花,永远芬芳;难得的缘份,永久不忘。</p> <p class="ql-block">504。孟昌平:此次抗疫两个月来,我们大楼里涌现出很多令人难忘的动人故事。在第一次发放物资时,下发通知后就有十几名党员同志主动出来帮忙。而后,楼里的优秀青年人主动找群主沈晓华,成立了爱心小分队。通过这次抗疫,展示了我们大楼邻里团结友爱丶互帮互助的正能量,这种精神得到申新业委会和红庄居委会的好评。这种友善和爱心精神是我们大楼的宝贵财富,值得今后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302。韩厂长鲍老師:向198号楼的优秀青年们学习、致敬![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203。李老師(图片中):这是2021年12月30日我过75周岁生日时的全家照。疫情无情,人有情。 在封控的2个月中,在团长帮助下,开始学习用手机参加团购和付款。我这个出门要坐轮椅的人,家里一切物资全由楼内志愿者和爱心小分队送到我们家门口。在此,献上我发自内心对他们的感谢。我们全家深感198大家庭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小区景头之一:往日在华山绿地锻炼,如今在防范小区健身;只要心静得下来,同样有不错的效果。图为1301王荣高老師晨练剑舞。</p> <p class="ql-block">小区景头之二:封控期间,每天下午4丶5点,成为申新各大楼小朋友的活动时间。</p> <p class="ql-block">小区景头之三:骑小自行车的大小女孩,和踏板轮车的小小女孩一成为了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小区景头之四:物业清洁工老王承担清扫道路、清洁楼面等工作;疫情来又增加收集清倒小区每天8大箱垃圾的任务,忙到晚上9时才回家。图为老王和电工老孙在整理垃圾入箱</p> <p class="ql-block">小区景头之五:门卫蒋师傅连续40多天不回家,吃住在小区;他紧紧把好大门关,负责快递物品的消毒。</p> <p class="ql-block">小区景头之六:申新物业公司张经理,疫情封控间期连续二个月不回家,克服人手少困难,没日没夜工作,确保小区水电气运行正常。每天数次对电梯喷洒消毒液。按要求对核酸检测丶打疫苗等,做好台棚的拆搭等工作。对他的辛苦和担责,受到业主好评。</p> <p class="ql-block">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上海市委市政府宣布全市正式解封。六一具双重意义,值得纪念。198号群主于5月31日下午,组织举办了庆六一儿童摄影活动。天真烂漫的笑容,举起Ⅴ字形的双手,象征着此次抗疫、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已经取得关键性的胜利。期待上海城市更美好的明天!期待申新花苑更美好的明天!!期待198更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