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28日是母亲去世十周年的祭日。十年前的今天,母亲走完辉煌一生定格在这里,象“丰碑”一样刻在了我的心里。用真实的情感梳理她的过往,汲取其人生经历中的营养,滋润自己和晚辈,也许是对母亲最好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学界公认的儒雅型学者。195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当时称为北京农业大学),她曾在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长江大学三所大学工作过,不论在哪里工作,她都是教学和科研一肩挑,几十年如一日,负重前行。六十年代初,父母主动要求支边,来到内蒙古农牧学院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母亲并非不知道那里生活艰苦,并非不知道远离家乡和亲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更清楚的知道,这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是边疆发展的需要,是党的召唤。在她的时间表里没有上下班,更没有休息日。父亲曾形象比喻说,干他们这一行,坐功是基本功,这个功夫不行是很难出成就的。他十分佩服母亲的功力,经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忙的时候常常是通宵达旦。“坐功”的练就源于对事业的追求,母亲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穷尽毕生精力为国家多培养农业人才,尽快把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搞上去,初心已定,志向不改。</p><p class="ql-block"> 边疆的艰苦生活大大超出父母的预料,父母严重营养不良,身体出现浮肿,即便如此,母亲和父亲相互鼓励,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据母亲回忆说,晚上搞研究的时候,经常至深夜,有时肚子饿得实在受不了,就把做实验培养基废弃的土豆皮洗干净,放入搪瓷杯子用电炉煮熟充饥,即便这样土豆皮也是有限的。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动摇母亲的意志,她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p><p class="ql-block"> 为了及时了解国内国际科技动态,母亲总是从并不宽裕的工资中挤出部分钱来购买专业杂志和相关书籍,当我要求母亲买零食时,往往会被拒绝,然而买起书来她的慷慨令我唏嘘咋舌。长大成人后,再谈起这些事,母亲总会表现出愧疚感,她说:“其实每次看到你失望的表情,我的内心都像针扎似的”。是啊,当母亲的选择要让孩子做出某些牺牲时,内心的疼痛是不言而喻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生活上的艰辛尚可忍受,那么来自政治上的歧视和精神上的摧残就是对母亲最严峻考验。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高校的知识分子也在劫难逃,排在地富反坏右之后,被称之为“臭老九”,学校停课,学生冲到一线批斗老师,一时间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全部停顿下来,母亲见状心急如焚,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学校会变成这样,精神上的重压让她喘不过气来。在家里常听到母亲与父亲议论,国家没有了教育、没有了科学研究 ,将无立国之本,这种局面不能持久下去,否则国家将会滑到危险境地。混乱的局面令母亲痛心疾首,但她心中的希望之火并没有熄灭。母亲很清楚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当前困局,她能做的就是悄悄到实验室继续从事学科研究。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她举步维艰,冬天,气温零下三十度左右,整栋大楼停了暖气,实验室就像冰窖一样,母亲穿着皮袄继续工作着,冻得实在受不了,就在电炉上烤一烤。一次水管冻爆裂,水在地面悄悄流淌着,母亲全然不知,当她起身时恍然发现自己的双脚已被冰冻住了,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也就习以为常了。</p><p class="ql-block"> 打倒“四人帮”后,我们国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科学也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高校恢复了招生,开始走向正轨,母亲的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喜悦,她要与时间赛跑,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由于“文革”的破坏,学校的一切百废待兴。学生上课没有教材,母亲横下一条心,亲自编写,这是何等的工作巨量啊!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母亲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办公室的灯成了长明灯,教材编纂完成后,巨大的消耗透支让母亲身体变了形,她不以为然,她感到欣慰的是用超极限的付出换来了学生的教材。对待教学,母亲可谓是一丝不苟,教案经常是修改一遍又一遍,她会随时把国内国际前沿的新知识补充到教案中。母亲的记忆力出众,逻辑思维很有条理,语言流畅,表达富有感染力,为她从事教师工作创造了先天的优越条件,所以她的课很受学生喜爱和欢迎,学生普遍反映听母亲的课很享受,有干货,有收获。从教四十多年,母亲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已成为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有的还担当了重要领导职务,她的教学成就得到上下充分肯定,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这是对她多年教学的最大褒奖。</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承担了国家级的研究项目,“植物镰刀真菌分类”课题研究,当时这个课题在我国还是空白,没有现成的资料可参考,一切从零开始,不难想象难度有多大,困难有多少。母亲凭着一股韧劲,一边教学,一边开展镰刀菌的分类研究,经过数年的艰辛探索,终于搞清了研究方向和路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在国家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多年来,母亲在学科研究上,孜孜不倦,探索不止,成果不断,同时也积淀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我国植物真菌分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父亲告诉我,母亲最突出贡献是她在国际上率先发表了《镰孢霉属产孢细胞发育形态的研究》论文,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世界空白。我国著名真菌学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俞达绂先生看了母亲发表的论文非常吃惊,主动邀请她到北京,了解研究的全过程,听了母亲的汇报后,俞老先生激动不已,他说,美国有个著名真菌学家曾提出过这个课题研究想法,因难度太大,加上工作量巨大而放弃了。且不说这个课题项目研究难度有多大,仅工作量直观的看就令人望而生畏,每5分钟通过显微镜观察记载一次镰刀菌属种的特征形态变化,24小时昼夜不间断,连续观察纪录45天。母亲带领她的学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巨量工作,为她后续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俞达绂先生是中国植物病理学家、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在这一领域有着极高的声望,他认为母亲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在农业、医学等方面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母亲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奠定了她在我国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经常受邀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交流会,并发表论文主讲。1984年,俞达绂先生以全国植物病理学会的名义,在北京举办全国性的“真菌学讲习班”,受邀人员可谓是精英荟萃,有全国农业院校讲师以上从事专业的教师、全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学者、全国医学科学院的真菌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大型医院的相关专家,受邀主讲人就是母亲,她的精彩讲座受到在场人员欢迎和高度评价。在讲习班上,俞达绂先生宣布,母亲已是全国真菌学方面权威专家,今后各院校及科学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有问题直接向母亲请教。母亲的影响越来越大,曾担任多项省级、区域和国家级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她的很多学术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对防治植物病害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农作物增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谈到母亲的各项成果时,一脸的自豪,如数家珍一般。1987年,中国植物学会拟编纂《中国植物学大辞典》,母亲受邀参与此项工作,担任了2500多个词条的编撰任务,字数达两万之多。</p><p class="ql-block"> 我的岳父作了一副对联,算是对母亲一生的工作和成就精辟总结:“华丽而实,殷勤教学育英才,桃李满天下;芳绩卓著,真菌分类铭青史,盛名传九洲”。</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并敬重母亲,但也有过一次失礼,至今后悔不已。母亲六十岁那年面临着即将退休,没想到组织上找她谈话,要求她延迟五年退休,继续发挥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指导作用,母亲竟欣然答应了。我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母亲长期身体透支,积劳成疾,身患多种疾病。我一时难以控制激动的情绪,责怪道:“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贡献了一辈子,身体都这样了,还不够啊?您不要命了?听我的赶快收回您的意见”。母亲平复了我的情绪后耐心地说:“我工作了一辈子,没有别的爱好,工作就是我的爱好,工作着我就快乐。”听母亲的肺腑之言,我一下顿悟了,觉得母亲更加可爱,更值得尊敬。校方为了更好发挥母亲的作用,经常安排她做大型学术报告,同时要她在科研上指导中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我既欣慰又心疼,母亲是在用毕生的精力践行着不改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母亲不仅是优秀的教育家和科学家,还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我的母亲象天下的好母亲一样,疼爱孩子,关心其成长和进步。</p><p class="ql-block"> 母亲性格温和,很有涵养。记得孩童时期,我比较调皮,经常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惹得母亲生气,不论多么生气,母亲都不会动粗打孩子,气急了,她竟会打自己几下,以解心头之气。七八岁时,春节来临,家里买了些鞭炮以满足孩子的愿望,鬼使神差的我看到母亲正在安静备课,竟在她的椅子下面点燃一个炮竹,这一下母亲惊吓得不轻,我看她恼羞成怒的样子,意识到闯大祸了,看来挨打是逃不掉了,我惊恐地看着母亲,她举起的手慢慢放了下来,她定了定神,拉着我的手,平静得象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我紧张的心顿时松弛下来,但不敢抬头看母亲,她认真给我讲道理,我边听边点头。母亲的这个举动让我记了一辈子,感动了一辈子。成人后,我问起母亲当时为什么没有打我,她说,你当时只不过是淘气,没有预料到后果,如果打了你只是解了气,却失去了教育你的最好时机,母亲的话一语中的,她用涵养启迪了孩子的心灵,母爱的光辉在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p><p class="ql-block"> 母亲除了象其她母亲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更注重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由于特殊原因,16岁时,我就离开了父母,那时写信是唯一联系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每次回信都会在信的上端加批注,指出上次信中病句和错别字,同时写上正确的句子和字,当然有时也会鼓励一番。长此以往,我也就习惯了,只是发现错别字和病句越来越少,直至母亲不再写批注。母亲常说,能够驾轻就熟写文章,受益终生,现在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母亲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思路敏捷,文采不俗,提笔成文,曾有中文系的教授评价说道,母亲的笔力不输于同龄的中文科班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每当我要写重要的文章或论文,总喜欢找母亲讨论,特别想听听她的见解和建议,成文后又送母亲阅评,想得到进一步提点。母亲每次接到我的“任务”都很高兴,同时也能提出不少好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教诲和身体力行不仅影响着我,也影响着下一代。2010年国庆节,已经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女儿专程回来看望卧床病榻上的奶奶,母亲单独把女儿叫进屋,用虚弱的声音对她说:“莎莎,好好学习,你是我们的骄傲!”女儿清楚地记得,那时奶奶眼里噙着泪。女儿说:“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深深的感受到这份嘱托的份量。”女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奶奶一辈子所坚持的学术精神,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完成学业后,回到祖国,报效国家。</p><p class="ql-block"> 母亲还是快乐的制造者。母亲虽然很文静,但不失乐观风趣的一面,她喜欢逗趣,活跃家庭氛围。母亲给家人的印象,除了爱看书,也很热爱生活,女儿回忆奶奶时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奶奶的手很巧,从她手里总能变出各种有意思的东西,绣花、编织、包粽子、剪窗花,在我眼里,奶奶灵巧的手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再就是奶奶很幽默,我特别喜欢看见奶奶和爷爷互相逗趣,奶奶总能笑着把爷爷逗得告饶,每当这时我觉得奶奶真幸福。不幸的是母亲晚年患了帕金森综合症,专家告诉我,母亲得此病与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有关,目前这种病在全世界尚无良药可医。因此患这种病的人饱受病痛折磨。母亲对家人很体谅,从不提过分要求,更不怨天尤人,始终表现得很乐观,她喜欢家人与她聊天,特别喜欢我给她讲笑话,每次回家前,我总要挖空心思准备些笑话或幽默故事,每当母亲听到我绘声绘色讲笑话时,脸上就露出灿烂的微笑,有时还发出“咯咯”的笑声,此时的她似乎已忘记病痛的折磨,这种乐观向上的境界着实令我折服。</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走的那么安详。也许是她辉煌人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她除了给我留下无尽的思念,还留下了什么?那就是不忘初衷,勇于为党的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乐观的精神,不惧困难,敢于挑战,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国家的需要之中,乐在其中。女婿与母亲只见过一面,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专为母亲作了一首诗,直抒胸意,算是对母亲一生的总结:“人钦母范女中魁,麟凤滋培尽俊才,福寿全归荣三代,桂兰齐郁誉九台。”</p><p class="ql-block"> 母亲用她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家庭的眷顾,筑起了我心中不朽的丰碑。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89年母亲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学校橱窗展览照。</p> <p class="ql-block">母亲大学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父母退休后到深圳游玩合影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