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书喜新晴。战疫两月余,长春市第一O三中学小学部的线上教学稳步推进;校本教研多线并进,聚焦实际问题,老师们在“研”中学,在“研”中思,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团队互助中解决问题,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携手共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线上教学多元“新”样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O三小学构建了“跨校区年级教研+单校区自主教研+学年小教研”的三级结构,团队的精细化教研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学科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严格落实“每周一次学校统筹大教研、每周一次年级小教研”的教研机制,制定每日教学计划,让教学内容更“精细”;商议选择突破重难点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设计落实学科分层作业,让作业设置更加精细多元。这样不仅优化了课时教学内容,也规范了线上管理方法。以此为基础,老师们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样态,如“融合式教学”“切片式教学”“组合式教学”等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云端导读学课标</b></p> <p class="ql-block"> 自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学习、研读课标,依托新课标新要求深入解读教材成为组研修重要内容之一。各教研组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会,老师们认真梳理“新变化”,深入学习“新要求”,并内化于日常线上教学实践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线上教学互动“活”起来</b></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对线上教学已从陌生变为熟识,更能即刻“转场”,从三尺讲台“走进”方寸屏幕,成为教学“主播”。老师们在不断突破技术层面的同时,在每一节直播互动课堂中力求做到: 用“音质”感染学生。 老师们运用富有感情的话语,抑扬顿挫的语调,用有温度的声音感染每位学生开启线上学习。 以“画质”吸引学生。老师们精心制作课件,色彩鲜明且搭配合理,画面清晰且重点突出,静动结合且具有实效,做到课堂效果最大化。 借“文质”调动学生。依据课标要求,立足学生的基础,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设计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在线教学技能“巧”用起来</b></p> <p class="ql-block"> 直播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老师们充分利用 “答题卡”“互动批注功能”,轻松与学生进行屏幕互动。在教学课件播放的同时,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用红笔进行圈画、勾连、批注,将思考过程动态的显示出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在练习时,这一功能也可以将“笔”交到学生手中,比如学生可以在情境图中圈出关键信息,动动小手指进行简单连线,师生、生生的隔屏互动最大程度上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线上直播教学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线上“导学单”让学习高“效”起来</b></p> <p class="ql-block"> 如何提升学生听课专注力,有效检测学习效果?老师们在设计“导学单”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听课、思考、动笔练习,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效果。 一张好的学习单不但能够检测课时学习内容而且帮助学生梳理课堂重难点,促进学习思考,提升学生能力。为此,每位老师提前备课,设计导学单,并与大家共同研讨,逐一进行分析,优化。相比线下学习单的设计,线上学习单内容更加精炼,增加了更多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题目。学生每节课跟随课时内容完成学习单课中、课后任务,教师及时反馈,作业正确率越来越高。老师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学习评价,自主设计学习单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线上多元作业“嗨”起来</b></p> <p class="ql-block"> 各学科团队基于素养导向、单元视角、兴趣为主的理念,设计了阅读类、演绎类、活动类、跨文化类多元实践作业,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录制了一些在线微视频,为学生实践与演练提供策略性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阅读、表达、演绎、综合语用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线上云辅导“优”起来</b></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线为孩子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作业辅导和能力提升,通过“云辅导”助力学生共同进步。数学、语文和英语学科每周在下午采用“直播+互动”的在线辅导模式,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云答疑”“云辅导”。巩固基础知识点,指导朗读,学生自由提问,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当天知识,温故知新。</p> <p class="ql-block"> 线上学习,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老师们对专业提升的不懈追求,对教学输出的高度负责。从一堂课的前期准备到作业设计再到课后反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老师们始终认真对待,热情不减,也正是这份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互动与赏识中绽放“课堂”的活力。我们会夯实线上教学研究的步伐,以教师的“变”助力学生的“长”,让这“方寸之间的课堂”如夏花般绚烂多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策划:吴鸿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审:林 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林 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编:王 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