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乡王圪垱村全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赵村河在大坪乡南部赵村川,有两条支流,一条发源于雪大顶,一条发源于虎狼牙。两流至枣园汇合,经竹园、王圪垱、常店、古路壕至吴村,注入陆浑水库 。</p><p class="ql-block"> 2021年冬,根据上级总体安排,由施工方洛阳久高砂石料有限公司对该河予以“两清一护”治理(清淤、清障、护堤)。至2022年春节,河道两岸护堤土方基本填起,千百年来,曾经并继续滋养这里万千生灵的赵村河,焕发出新的容颜——大型机械垒出的河道双堤,威然峙立两岸;长期淤积、断流的河床,深挖疏通,流水哗哗,初现生机;大堤里侧既保护着大片大片固有的沃地,又通过回填,变出不少喜人的良田。</p><p class="ql-block"> 作为王圪垱的一位村民,目睹今日河道之变,回忆往昔的段片不禁齐涌心头,生发不尽感慨。因此,聊借手机,顺手拍下相关照片;驱动笔墨,写下这些解说文字。鉴于我和众多同龄人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1976—1977年),正是顺着这条河,途经下竹园、上竹园、枣园、夹河4个村庄,到当时的枣园、庄科两个大队联办学校读书(校舍即如今的庆安禅寺)。1977年枣、庄分校,我们在六年级回到本大队学校(校址在上竹园,即现在的竹园村小学),将六、七年级读完,加之,从城关高中毕业后又回到母校庄科小学教书。因此,《赵村河的记忆》上集:着重记述王圪垱至庆安禅寺的上学经历;下集:将着重记述王圪垱至上竹园的上学及教学经历。同时,还将记述一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趣事。</p><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条河,上过两个学。岁迁原景少,年深感慨多。谨将“一河俩学多趣事”美篇,分享给熟悉此河、此地以及所有感兴趣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胡建立</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30日</p> <p class="ql-block"> 上图:我家老宅在王圪垱村西院门,即图中堆放柴禾的地方。出来大门,过条路 ,即是村前石崖头,下来石崖头就是河滩。(这几间土瓦房照片是从网上找的,房子正是这种朝向,大致像我家老屋,那间小屋很像当年我们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上图:老西院门现存的一口水井和牛王庙。</p> <p class="ql-block">上图:出来家门去往河滩的石崖头、石头小路。这些石崖头,小时不知上下攀登过多少次,更不知为了怕摔伤、被大人训嚷过多少回?这条小路,尽管改道了,但路面的石头,当是我们儿时天天脚蹬的石头吧!</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下来村前石头小路,即是流淌的河水。因此,人们在牛王庙前临河的白土崖头半崖头上修了一条小路(即视频里那个烟囱里边的土崖头),我们走着这段小路往上游行进。这条路很窄,对面来人时,双方躲着都很艰难,都需侧身才行。到了村西头老西沟口 ,河水小了,就自己过;河水大了,则让大人背过去河,继续往下竹园方向走去。如今,这段土崖头上的路早已损塌无存,加上这段河的两个大堤已高高填起,将来紧挨村子的大堤里侧再用砂土回填,恐怕连这段白土崖头也将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上图:这就是我们说的竹园河口或上河。行至图片上那片杨树林 处,再过一道河即到下竹园村口了。这是我们年幼上学离开家中走过一里路、过了两道河之后,经过的头一个村庄。</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下竹园、上竹园两村对面的河道。因这段河道距村子较远,人们往上游去不顺河而行,而通过上、下竹园老村的道路,穿过老洛栾路,从庄科桥北头进入枣元村前的河道。</p> <p class="ql-block"> 上图:庄科大桥。这是后来在原桥址上又修建的新桥。过了这座桥就进入枣园村了。当年,我们去学,有翻过公路、从桥头下到河滩的,有从桥下穿过去、顺河而上的。</p> <p class="ql-block">上图:枣园、庄科之间的河道。我们过来庄科大桥,又要过这道河。</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夹河村南面与枣园村之间河段。顺河而上即到我们学校庆安寺了。这个村子因夹在赵村河两条支流中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上图:夹河村北面与西湾村对面的河道。当时,没有现在这个夹河桥,一走到这里,就又得淌河。记得有一天夜晚,我和同学王来福来这里看电影,放影结束后,人人都是赶跑着到这里过河。就在此桥上面不远的地方,由于跑得太快,脚步声惊慌了一只老鼠,它从秧地这边往那边跑时,正巧碰到我的脚尖上。当时,我只知道踢住了一个软洪洪的东西 ,也没听见叫声,心里想着会是青蛙。第二天早晨去学,走到这里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只见嘴鼻出血、死在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夹河桥北边西湾村路口。</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夹河桥往上去的杜湾、白圪垱河道。</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夹河村北面通往庆安寺的路段。当年,我们走这条路上学,也是非常多的。第二图中,左拐就是学校庆安寺 ,一直走就是流涧峪方向。</p> <p class="ql-block">上图:庆安禅寺——我们10来岁离开家门,途经下竹园、上竹园、枣园、夹河4个村子,淌过多道河,足有4里路的学校。由于我们是两个大队距离学校最远的学生,一路过河多,再加上同学之间河边相互追赶、逗玩逛闹,鞋和袜常常跳湿,来学、回家又没有换洗的鞋、袜,因此,脚上的鞋袜也就只有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尤其冬天坐在教室里,本来就冷,加上鞋袜跳湿,双脚先冷,再疼,最后木麻、几近失去知觉……这是我们天天进出的学校门楼,一晃46年过去了,它依然坚强地站在这里,守候着寺院,迎来送走无数人们!</p> <p class="ql-block"> 上图:庆安禅寺正殿。庆安禅寺位于嵩县大坪乡枣园村。坐北朝南,寺门正对九顶莲花山主峰,流涧河从寺前流淌而过。庆安禅寺原名"赵村禅寺"。据寺中《重修庆安禅寺碑记》记载,该寺修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至公元1294年),明弘治、隆庆年间及清代均有重修。庆安禅寺历经沧桑和朝代更迭,保存至今。2008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女皇武则天游此地,目睹寺容,耳听钟鼓诵经之声,烦躁之意顿消,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武则天醒后,龙心大悦,遂提笔写下“庆安禅寺”四个大字,并命人将御笔圣书制成横匾悬挂于寺门上方,从此庆安禅寺名扬天下。寺中一株千年索椤树,又叫“七叶树”、菩提树,冠径达40米,树干上纵横的裂纹足以见证它所经历的世间沧桑。由于离家较远,为了减少往返走路,夏天晚上,我们曾在这棵索椤下铺上苇席睡过觉。另外,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的消息,我们也是在这里从进来大门的王九夏老师住室前他摆放的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里听到的。接下来的一系列悼念、默哀活动就是在这棵索椤树下进行的。如今,这棵树仍然枝繁叶茂,慈荫浓浓,庇护万千生灵!</p> <p class="ql-block">上图:正殿和索椤树西侧房——我上五年级时的教室。当时,我们的黑板在左边山墙上,我们的课桌是土坯台上摆放的木板,记得我的座位在第二排(大概也就在左边那个跪垫的地方吧)</p> <p class="ql-block">上图:同教室紧挨的这间房子,是我们班主任王灵福老师的住室。</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正殿西边院子里的嵩县佛教协会办公室。我们六年级的教室大致就在这排房子的地方,当时的班主任是武凤婵老师。我们就是在这里上了半期六年级、回到本大队庄科学校继续读书的。</p> <p class="ql-block">上图:庆安禅寺大门外的河道。从这里往上去,就是流涧峪河段了。</p><p class="ql-block"> 感谢党的惠民好政策!</p><p class="ql-block"> 感谢赵村河沿岸相关村班子及父老乡亲的密切配合!</p><p class="ql-block"> 感谢施工单位的精心施工! </p><p class="ql-block"> 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本集完,敬请关注下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胡建立艺术简历 </p><p class="ql-block"> 胡建立,嵩县大坪乡人,河南省书协会员、中国书法“九级证书”获得者、洛阳市作协及洛阳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曾小楷手书107万字《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创作、出版200首《全国“双百”人物诗咏》,被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收藏。手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小楷册页,被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收藏。创作240米优秀歌曲歌词长卷,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