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p><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p><p class="ql-block">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馗、斗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p><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风俗习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可能会有一些区别。</p><p class="ql-block">在众多习俗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吃粽子和赛龙舟的来源都与屈原有关,在屈原投江后,人们便纷纷划船追赶想要将屈原尸体打捞起来,但是并没有打捞上来,于是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后来慢慢发展,就成为了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大习俗。</p> <p class="ql-block">赛龙舟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赛龙⾈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民俗活动之⼀,在中国南⽅地区普遍存在,在北⽅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习俗,⽽⼤部分是划旱龙⾈舞龙船的形式。</p><p class="ql-block">关于赛龙⾈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战国时代。赛龙⾈先后传⼊邻国⽇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州亚运会正式⽐赛项⽬。2011年5⽉23⽇,赛龙⾈经国务院批准列⼊第三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赛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因舍不得贤⾂屈原投江死去,许多⼈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五⽇划龙⾈以纪念之。借划龙⾈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竞渡之习,盛⾏于吴、越、楚。</p><p class="ql-block">还有⼀说是为了纪念伍⼦胥和曹娥。传说伍⼦胥因遭谗⾔诽谤,被吴王夫差命⼈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去救。“五⽉五⽇,时迎伍君,逆涛⽽上,为⽔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作救伍员状。</p><p class="ql-block">不同地区的⼈们还赋予了赛龙⾈不同的寓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的传说和时间都有所不同,但是⼤多数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富有⾃⼰特⾊的龙⾈竞赛活动。</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关于粽子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臣的。</p><p class="ql-block">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p><p class="ql-block">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p><p class="ql-block">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p><p class="ql-block">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p><p class="ql-block">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p> <p class="ql-block">关于雄黄酒</p> <p class="ql-block"> 说到饮雄黄酒,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p><p class="ql-block">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误饮雄黄酒,显出原形的故事,想必也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那大家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形成了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当然,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们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p><p class="ql-block">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过端午节要饮雄黄酒。除了迷信色彩之外,饮雄黄酒到底会有哪些好处和弊端?</p><p class="ql-block"> 饮雄黄酒与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民间风俗。传说战国末年,楚国大夫屈原怒投汨罗江,附近村民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p><p class="ql-block"> 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汨罗江里,说是可以药晕水里的鱼虾,保护屈原的遗体。就这样,汨罗江两岸的大人们,将雄黄酒涂抹在自己孩子的七窍,使他们免受虫蛇伤害,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黄金石,原产于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涂,又可以内服,主要用来解毒杀虫,治疗恶疮、蛇虫咬伤。</p><p class="ql-block"> 按照传统节日习俗,每家每户一般在来年开春时,将研成粉末的雄黄用来泡制黄酒、白酒。从五月初一,将雄黄酒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直晒到五月初五,留在端午节那天饮用。</p><p class="ql-block"> 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可以当作杀虫药、解毒剂。古人认为雄黄能克制蛇蝎等其他污秽之物,杀百毒,辟百邪,治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p><p class="ql-block"> 《神农本草经》中,把雄黄定为“养性以应人的中品”。2000多年前的西汉,雄黄、朱砂被作为炼丹药材,专供王公贵族服用。那些方士在炼药过程中,掌握了雄黄的毒性,以及入药之后的效用。</p><p class="ql-block"> 古人除了用雄黄炼丹制药,还会用它与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腰袋。不仅可以驱蚊虫,还有镇定安神之功效。</p><p class="ql-block">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时,民间百姓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做成雄黄酒。</p><p class="ql-block"> 著名文人汪曾祺所著《端午节鸭蛋》一文中也提到过雄黄酒:“喝雄黄酒。用雄黄和酒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p><p class="ql-block"> 民间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饮用雄黄酒的习俗呢?</p><p class="ql-block"> 有史可考,明代著名随笔札记《五杂俎》曾记载:“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p><p class="ql-block"> 《月令广义》也有类似记述:“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p><p class="ql-block"> 《五杂俎》涉及社会各方各面,所记载的相关民俗,大多成形于隋唐,或为更久远的魏晋时期。中国至少在唐代,便已有端午饮雄黄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屈原怒投汨罗江,只是市井巷陌中传说的故事,并不具有实际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说完了端午饮雄黄酒的由来与历史沿革,再和大家简单聊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封建时期,普通民众生活条件简陋,无论是日常饮食起居,包括公共卫生条件,都存在较大隐患。</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长江流域地区瘴气盛行,除那些大城镇之外,一些偏远山村,居民生活的栖息地大多处于原始森林环境中。日常生活中,难免就会遇上一些误闯进家的野兽,包括虫蛇鼠蚁。</p><p class="ql-block"> 由于古人没有掌握有效驱蚊驱虫知识,他们便用雄黄,包括朱砂等烈性中药,驱赶这些毒蛇虫蚁,还会在小孩身上涂抹。</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的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每逢端午还会有为小孩身上涂抹雄黄酒的习俗。宾阳县属偏远瘴气丛生之地,于是,当地百姓用雄黄、白芷、桃仁、蒲片、艾叶熬制成酒,或制作成香囊,以驱毒虫,求小孩平安。</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不算发达的地方,大多还会保留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若干年前,这些地区依山傍水,滋生出不少毒虫蛇蚁。饮雄黄,意为保佑一家老小平安,更为图个好彩头。</p><p class="ql-block"> 以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有虫蛇出没,雄黄则是这些蛇蝎蚊虫的天然克星。家中常备雄黄酒,应对不时之需。饮雄黄酒的由来,最早可追溯至隋唐时期。</p><p class="ql-block"> 古人深信雄黄与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先秦时,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这天作为“防疫节”,以避瘟魔毒物。</p><p class="ql-block"> 现代科学证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p><p class="ql-block"> 雄黄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更有腐蚀作用,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腹泻、呕吐。因此要谨慎使用。</p> <p class="ql-block">香囊</p> <p class="ql-block">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p><p class="ql-block">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p><p class="ql-block">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一般香包或五彩线从端午那天开始带 带到端午后的第一场雨 然后取下丢掉。寓意是让大雨冲走晦气和疾病。在中国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p><p class="ql-block">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p><p class="ql-block">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p> <p class="ql-block">端午挂艾草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营蒲作为重要的节日活动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清扫庭院,采来菖蒲、艾条插在门嵋,或者悬挂在房间里。人们还用菖蒲、艾叶、蒜头等制成艾虎、花环等佩戴,不仅美丽芬芳,还可以驱瘴。</p><p class="ql-block"> 艾,又名家艾、艾篙。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性温,味苦,可人药。用晒干的艾叶做成艾卷,能灸治多种疾病。煎服有止痢、止血和治疗妇女病的作用。而且艾的清香气息还能驱赶蚊蝇。</p><p class="ql-block">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p><p class="ql-block">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p><p class="ql-block"> 可见,古人插艾和曹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在门上、室内悬艾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在疾病流行的时候,在室内点燃艾绒,用烟熏,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消毒方法。</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就已认识到艾的药用价值,《孟子·离娄上》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生不得。”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艾是可以治病的。用艾治病的方法是把艾叶制成艾绒灼烧以灸病。</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这一天人们都洒扫庭院,除了在家里挂艾枝、悬菖蒲,还要在院子里面洒上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也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五月初五一大早,人们就起床,踏着露水到田野或花园去采集艾蒿。回来后,把它悬插在门上,叫“插艾”。这一习俗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南朝。梁宗懊《荆楚岁时记》云:</p><p class="ql-block"> “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赌百草,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雄毒气。”</p><p class="ql-block"> 所以民间插艾于门,目的是借助其挥发的气味,驱除邪气,消去病灾。</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之放纸鸢</p> <p class="ql-block">放纸鸢的寓意是:求吉呈祥、消灾免难。</p><p class="ql-block">纸鸢上的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p><p class="ql-block">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p><p class="ql-block">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p> <p class="ql-block">打马球</p> <p class="ql-block">明皇击鞠图。击鞠亦即打马球,也是北方端午节的主要经济娱乐活动之一。相传,唐玄宗李隆基便是这项运动的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