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细说石磨</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杨七斤</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磨,最初叫硙(wei),使物粉碎。到了汉代才把硙(wei)叫磨。从动力使石磨转动而言,有推磨、风磨、水磨和机磨四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推磨是用人力、畜力推动的石磨,这种磨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早在春秋时期,先民们就把稻、菽、麦等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杵捣,去皮成粉。但这种方法过于费力、费时,而且成粉粗细不一、量少。于是人们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錾(can)成磨扇。磨扇分阴阳,阳扇在下,中间装有一个铁制的圆柱形的磨脐儿(轴承),阴扇在上,扇中间装有一个能够将磨脐套上的铁制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在磨台上,上扇可以绕磨脐儿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圆心处石匠錾凹下去一些,叫磨膛,磨膛的外周錾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中间凿有一两个磨眼,谷物经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齿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台上。</p><p class="ql-block"> 这种推磨分大小两种,大磨两扇磨盘直径三尺左右,下扇固定在用土石垒砌成的磨台上,合上上扇,上扇边沿凿一小洞,系一指头粗绳圈,用一根锄把粗细的四五尺长的磨棍插入绳圈,逆时针推动上扇磨盘转动,加工麦子等粮食,也可以用牲畜代替人推磨。小磨又叫手磨,直径一尺大小,上扇安装一木制手柄,可支在锅头、桌面,人坐在木凳上,一手推磨,一手添料,用于加工米面、豆浆等。大磨用大力,走着推,小磨用力小,坐着推。</p><p class="ql-block"> 2006年宁夏彭阳县古城镇古城村出土的汉代石磨,其形制与现在看到的石磨有所不同。其一是形状上汉代石磨上扇与下扇相对的一面,上扇呈“凹”形,下扇呈“凸”形,而现在看到的石磨是平整的;其二是磨齿汉代石磨是一圈一圈排列整齐的一个个小窝磨齿,而现在的石磨是排列整齐的凸凹条状磨齿;其三是汉代石磨上扇上面也是“凸”形,中间有一个盛粮食的圆形倒立锥形石斗,底部有两个眼,而现在看到的石磨上扇上面是平整的,没有锥形石斗。从这个改进来看,不得不佩服我们人类的聪明才智,上下相对面改平整,磨齿由小窝改条状,既省力又提高出面率;上扇面去掉盛粮斗变平整,粮食堆在磨盘上就行,这样既减轻重量,又看起来美观。</p> <p class="ql-block">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一盘石磨是农家人最重要的家产之一,家家户户离不开它,石磨用上一年半载,磨齿磨损严重,加工的面粉粗,就要请石匠来錾磨修整,錾磨子就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民间錾磨子有很多讲究,磨盘上扇中心凿出进料磨眼,从磨眼处凿一个磨齿,从磨齿摸到边沿凿一个小洞叫白虎劫财,从磨眼占两个磨齿摸到边沿凿一个小洞叫二鬼抬轿,如果把上扇边沿小洞同进料的磨眼凿在同一条线上就叫三眼齐。磨盘下扇围绕磨心凿磨齿时,靠近磨心的那一头要弯曲折回,不能直对磨心,直对磨心就叫万箭穿心,民间说这对石磨主人不利。</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br> 风磨是利用风力转动的石磨。元代耶律楚才有一首诗《西域河中》:“寂寞河中府,西流绿水倾。冲风磨旧麦,悬碓杵新粳。春月花浑谢,冬天草再生。优游聊卒岁,更不望归程。”西域是汉代以来对玉门关以西,包括新疆和中亚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总称。而河中,就是元朝的河中府,治所在西辽的塔什干。这首诗以西征途中的见闻为素材,描绘了河中地区的民情风俗和山川物候。其中“冲风磨旧麦,悬杵捣新粳。”是说河中地区风力资源充沛,可以利用风力带动石磨磨麦,还能用风碓来捣粳。<br> 明代陈诚有一首诗《风磨》:“巨礎盘盘四壁空,推移全仗自来风。乾坤动静分高下,日月循环共始终。忍使形躯劳己力,肯将机巧夺天功。明朝木静风姨去,好笑胡人拙计穷。”陈诚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曾数次出使西域,远及中亚和阿富汗一带,在中亚地区陈诚见到当地人民使用一种独特的石磨,这种石磨不靠人力和畜力,全靠风力推动,当地俗称风磨,对于它的机制原理,陈诚在《西域山川风物记录》中记载:“其制筑垣墙为屋,高处四面开门,门外设屏墙迎风。室中立木为表,木上周围置板乘风,下置磨石,风来随表旋动,且不拘东西南北,俱能运转。以其风大而多故也。”<br> 清代王士禛在《池北偶谈·谈异四·风磨风扇》中也有记载:“西域哈烈、撒马儿罕诸国,多风磨。其制:筑垣墙为屋,高处四面开门,门外设屏墙迎风。室中立木为表,木上周围置板乘风,下置磨石,风来随表旋动,不拘东南西北,俱能运转。风大而多故也。”撒马尔罕,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州,连接着中国、印度和波斯三个国家。哈烈,即今阿富汗西部赫拉特。《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西域四》中说:“哈烈,一名黑鲁,在撒马儿罕西南三千里,去嘉峪关万二千余里,西域大国也。”<br> 陈诚与王士禛对风磨的机制原理描述都很简单,这“立木为表,木上周围置板乘风,下置磨石,风来随表旋动。”“表”可能类似于风轮一类的东西,风轮转动带动磨盘转动,其原理似乎与水磨、机磨相同,不同的是风磨转动的磨盘在上面,水磨、机磨转动的磨盘在下面。风磨盛行于丝绸之路的西域,很有可能是把我国的石磨技术传过去,利用西域自然资源风力带动磨盘转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br> 水磨是利用水力转动的石磨,在我国使用十分普遍,其构造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磨轮、支架构成。水磨产生时代说法不一,有说最早产生于晋代。实际上水磨磨轮的创造与建武七年(31年)东汉发明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关。到了魏晋时,大约在公元227年至239年间,马钧创造了一个由水轮转动的大型歌舞木偶机械,包括以此水轮带动舂、磨。这是根据当时流行的水碓、水磨而设计的。在马钧之后,杜预造出连机碓,也包括水磨。南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494年至498年),祖冲之造出水碓磨,这是以水轮同时驱动碓与磨的机械。《魏书·列传·卷五十四》记载:“(崔)亮在雍州,读《杜预传》,见为八磨,嘉其有济时用,遂教民为碾。及为仆射,奏于张方桥东堰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这是以水轮同时驱动碾与磨的机械。可见水磨自汉代以来,发展改进很快,而到三国时代,多功能水磨机械已经成型。<br> 唐宋时,水磨已很发达。《新唐书·王方翼传》记载:唐代肃州刺史王方翼“仪凤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走方翼治下。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王方翼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赢利,用来赈济饥饿疾病的人。宋代是中国水磨发展最繁盛的时期,出现了水转连磨,其装有一个很大的立式水轮,当水流推动该轮时,能同时带动几组小水轮,再由小水轮带动多个磨盘旋转磨面,如用一个水轮带动两个磨盘的叫“连二水磨”。北宋诗人文同咏颂水磨说:“激水为硙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无需人。”虽然制作成一台水磨比较费事,但它却给周围的百姓带来了“麦入面出”的极大方便。元朝赵孟頫在诗歌《九月》中,也对水磨有所描绘:“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到了明清及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水磨最甚,以水磨命名的地名很多,诸如上磨、下磨、水磨、王家磨等。隆德县好水乡有一个村子,因建有很多座水磨而命名“水磨村”。<br>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六盘山地区有很多水磨。建造水磨是一项大工程,要筑墙建屋,开渠引水。一般以自然村落为主由集体统一修建,也有一些由收入较好的人家筹资修建并经营。磨面的收入叫“磨课”。村子里一座座青瓦板墙的磨坊可称得上是古老建筑,房屋一半与当地普通的民居毫无两样,而另一半悬空于水渠上,很像南方的吊脚楼。渠水通过斜架屋下的小槽飞速流下,冲击槽前的巨大木磨轮快速转动,大磨轮通过竖轴上的木齿轮(俗名磨搏子)带动竖轴转动。竖轴穿过楼板挺出地面三尺左右,顶端安着两扇厚重的石磨。这石磨都是用质地坚硬的石头錾制而成,上扇磨盘用绳子固定在磨坊中竖立的两根木柱中,下扇磨盘固定在竖轴上,由竖轴带动磨盘旋转,两扇石磨之间由磨脐榫子相连,在飞快地旋转中,把五谷杂粮磨碎。磨盘的上边悬挂着一个倒立的锥形木漏斗,漏斗里装满五谷杂粮,依靠重力自然地流进磨眼。磨盘的一边,在房梁上吊着四根绳子,悬挂着面箩儿,面箩儿前面栽一根木桩,人们坐在木桩前,来回拉动面箩儿上的手柄,利用木桩的反弹力,将磨细的面粉通过面箩儿箩出细面,残留在箩儿上面的渣皮被一遍遍磕出去,再放进石磨里继续加工。<br> 那时,磨坊归集体经营,安排专人管理,每日加工粮食500公斤,人工箩面。照看磨坊的一般是生产队里的男性长者,人们都约定俗成地称他为“磨老鼠”。每到分口粮的时候,就是磨坊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大小小的粮食口袋堆满磨坊,“磨老鼠”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登记排队,多时要等将近一个月才能轮到。人们白天忙农活,只有夜晚才有空到磨坊排队磨面。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br>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将水磨技术改进创造出了用电动机驱动的石磨,即机磨,机制原理基本和水动石磨一样,只是将水驱动改成电动机驱动。再后来,电磨的兴起,昔日热闹的水磨坊完成了它的使命,渐渐归于平静。水磨坊似一幅青瓦板墙、逐水而立、绿树掩映、充满生机的水墨画。它蕴涵着古朴的情调,浸透着幽雅的情致。它是乡村山水交融的一道独特风景,是乡村民风淳朴、自然和谐的重要标志。<br> 在乡村记忆中,推磨、水磨、油坊、“二牛抬杠”等这些昔日常见的生产生活画面,现在已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走进人类记忆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