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2年5月29日,武汉知音读书会在汉口网红打卡地南京路保华街29号举行每月一读线下活动,集中学习阅读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重新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h3> <h3>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七岁时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期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所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四十二岁。</h3> <h3>什么是平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h3> <h3> 此次每月一读活动,由张海陵老师发起,并推荐大家阅读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章止戈老师是本次每月一读活动召集人,他在会上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路遥的生平事迹。</h3> <h3>海陵老师: 的确,读书与不读书差别大,认真读书和浏览式的读书差别更大。 用心读书与作者共情更让精神世界注入新的能量,使人振奋。 这个时代,这把年纪能坐下来认真读几本书,我们很享受!</h3> <h3>生华老师: 昨日一天的活动,我们都累了,回家后就躺床休息了。昨日的活动,紧张又精彩,要及时记录描绘,实属不易。可今晨睁眼醒来,见到咪咪淑惠用了《读<平凡的世界>,仍让我们动情》这样的标题,做出了新美篇,让昨日的身影,今天呈现,这就不由得要发出赞叹了,音乐很扣人心弦,如同岁月年轮上的琴弦,拨动“琴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惆怅,应扣着“仍让我们动情”的心情。</h3> <h3>咪咪淑惠老师: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平凡的世界》</h3> <h3>张佑军政委: 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 ——《平凡的世界》</h3> <h3>红霞老师: 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平凡的世界》</h3> <h3>杨玉华老师: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平凡的世界》</h3> <h3>张平老师: 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平凡的世界》</h3> <h3> 张海陵老师朗读《平凡的世界》(选段)视频</h3> <h3>张建老师: 青春炙热的桨汁停止了喷发,代之而立的是肃穆的山岗!——《平凡的世界》</h3> <p class="ql-block"> 《平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第三十八章</p><p class="ql-block">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原理,三维宇宙是一个具有封闭的三维球拓扑性的宇宙。这样的封闭宇宙必然会有它的始终点。时空以大爆炸为始,宇宙万物演化发展,以至最后塌缩成黑洞随之发生大崩溃到达时空奇点为终。时间’终止’,空间形成了一个点,时空曲率成为无穷大,所有物理定律失去意义,一切物质状态被撕的粉碎……”</p><p class="ql-block"> “可是,新的四维宇宙观认为,真实的宇宙不仅是一个由常态质的形式存在为存在的三维空间,并以异态质的形式及以各种能的形式存在为存在的的四维空间,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一个多层次、互为开往和互为制约的无边无际的存在。这种宇宙显然是永恒的。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因为它是互为开放和互为制约的,所以在各个层次上又是变化多端、循环不息、彼消此长和互为渗透的。这有点像我国古代的阴阳图。用哲学术语表达,就是’阴极而阳生,阳盛而阴退’,即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p><p class="ql-block"><br></p> <h3>祝福老师: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平凡的世界》</h3> <h3>赵文老师: 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应该向伟大的贝多芬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完全屈服!——《平凡的世界》</h3> <h3>夏钢老师: 在我们亲爱的大地上,有多少朴素的花朵默默地开放在荒山野地里。 这朵花没有人注目。也许唯有自身才怜爱自身的芬芳。——《平凡的世界》</h3> <h3>王淑惠老师: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平凡的世界》</h3> <h3>张波老师: 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作家。</h3> <p class="ql-block">钟生华老师:</p><p class="ql-block"> 《平凡的世界》描述的时空,写到了1985年,在接近尾声的一个章节,他写到了两位年轻人关于四维空间、宇宙大爆炸起源于黑洞、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的对话场景,这表明路遥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他想要记录的平凡世界决不仅仅停留在人们为改变物质生活状况及爱情婚姻的层面,他的笔触深入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青年精神世界中,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求知探索热情。这是一般作家不大敢涉及的领域,而路遥,显然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恶补了八十年代出版的自然科学名著,才有可能纵笔写下这个章节,描绘一场宇宙时空的对话讨论情景,他笔下的平凡世界才具备了真实而辽阔的时空,从物质世界到精神领域的时空,因而,我们英年早逝的路遥兄弟,称得起伟大作家这个称号。</p> <h3>阿拉尔罕老师: 假日里我们多么愉快, 朋友们一起来到郊外, 天上飘下毛毛细雨, 淋湿了我的头发……——《平凡的世界》</h3> <p class="ql-block"> 章止戈老师:</p><p class="ql-block"> 谈路遥《平凡的世界》,世界是平凡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也是平凡的,所谓芸芸众生。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孙少安和孙少平,是同胞兄弟。他们太平凡了,少安是哥哥,他生活在陕北农村黄土高原贫瘠的山村里,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民。少平弟弟,他是一位勤勤恳恳的煤矿工人,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他们太平凡了,平凡得像山间的一株小草,读完小说,从他们身上却看到了不平凡的人生,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孙少安小学毕业,全县考了第一名,但是因为家庭的贫困,他只能回到家里,帮助父亲担负起,维持全家人生计的重任。同时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弟弟和妹妹能够上学。后来弟弟孙少平高中毕业,妹妹孙兰香考上了北方工业大学。</p><p class="ql-block"> 孙少安十八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长,为了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他像一头老黄牛,每日每夜地工作。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办起了砖瓦厂,家中有了积蓄,他拿出两万元钱,修建乡村小学。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受到教育。孙少平也是一位正直善良的普通人,在煤矿抢险中,为了救他的徒弟,孙少平身负重伤。他无怨无悔,康复后又回到井下挖煤。他们普通吗?他们平凡吗?他们是有着高尚灵魂的,伟大的劳动者。</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价值在于被别人需要,如同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别人多做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生命的价值体现,孙少安和孙少平就是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对人宽容,对人善良。水不在深,有容乃大。这就是心灵的品级。心灵的品级决定人格,决定品格,决定人一生的命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p> <h3>阿拉蕾老师: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平凡的世界》</h3> <h3>高作信老师: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平凡的世界》</h3> <h3>唐永胜老师: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平凡的世界》</h3> <h3> 历时两个小时的读书会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之中结束了,大家从《平凡的世界》中,得到了启迪,得到了启发。大家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认认真真读几本好书,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不断地把生活品质提高,健康快乐的过好每一天!</h3> <p class="ql-block"> 章止戈老师:</p><p class="ql-block"> 昨天傍晚读书会刚刚结束,今天早上咪咪淑惠和张建制作的《美篇》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绚丽的夏花,摇曳多姿,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好书如同好茶,不只是解渴,还要品其韵,让思想有一点余香,让情绪有一点缱绻,这才是读书的乐趣。《每月一读》正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曾经说:“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所以我们说:青灯黄卷,打开了一扇求知的大门;面朝大海,推开了一扇求新的窗;春暖花开,踏上了一条求实的路;馨香满径,登上了一座耸立的峰,尽观天外。我们知音读书会正是这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 该美篇:文字/咪咪淑惠/张建 摄影/视频/阿拉尔罕/张建 背景音乐《小世界》/来自酷狗音乐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