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庙社区我的家(寻美中国征文)

张希军

<p class="ql-block">我家祖祖辈辈都住在石庙村。现在称为石庙社区。通过旧村改造,如今发展成为周村区城北路街办事处辖区的一颗明珠。二0二二年初夏,美丽的石庙社区又添新风景:绕社区西面弯涎的淦河上新修了一座桥!</p><p class="ql-block">这座桥用水泥钢筋混凝土做成。桥长45米,宽5米,两孔,桥东头与农田耕种路相接,桥西头连接起北谢村,桥栏杆由90毫米粗的防锈钢管做成,安在实心厚重的砼座上,浑然一体,非常坚固。虽然还没通车剪彩,但是已经吸引了周围的居民来看桥,谈论着后续工程完工时的景色: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流水欢畅,白鹭在水浅处觅食;游人走在彩色沥青铺成的步道上散步,走累了就坐在石凳子上休息,欢声笑语,诉说着近十年来石庙旧村改造的前后变化,分享着十八大以来国力增强带来的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这座桥是我从小到大見过的在原址上修建的第五座桥。我上小学时,桥是由五、六块石头组成的“小迈桥”,若推小车过河就得淌着水过去。记得有一次去北谢村看电影,回来时由于天黑看不清石头,迈到水里湿了鞋,引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记得特别清楚。再后来就变成由两块楼板连接起来的约五十公分宽的小桥。上世纪八十年代,桥重新修成3来宽的水泥楼板桥,没有栏杆,雨季到来的时候,洪水大时会漫桥行洪,人走在上面非常危险。那但在当时条件下觉得已经很好走了,1987年我结婚时,我的同村发小和初中、高中同学们约二三十人组成的自行车接亲队伍,路过这座桥将媳妇娶回了家。南谢村、北谢村与石庙一桥相连,先后有十几个姑娘嫁到石庙,这座桥见证了她们的幸福时刻,真可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联姻桥”。1995年,重新修建了单孔拱形混凝土桥,加装了护栏,直到去年国庆节新桥动工封闭施工,才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二0二一年下半年,在周村区水利局张贴的关于淦河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升工程治理的宣传板牌上,有这样一段话:对10.1万平方米的淦河沿线景观进行绿化提升,重修石庙、隋家、沈家河段不能满足行洪能力的生产桥;将淦河打造成为一条防洪排涝、生态修复的安全廊道;一条充满生机、可游可憩的休假脉络;一条展现城市活力,延伸城市魅力的多彩纽带。美好的蓝图着实让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虽然因为疫情等原因推迟了竣工日期,人们依然期待着淦河常年有水的样子及悠闲、舒适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淦河的提升治理工程和石庙社区旧村改造工程一样,都是党和政府关系民生的工程,都是上下一心,团结奋斗结的硕果。从二0一一年起,石庙村开始旧村改造,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全体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村庄面貌有了城市的样子。随着美在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每家每户,干净整洁,人们的观念在改变,好的家风在传承,热心公益的人多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有128名志愿者队伍参加活动。老人们村级养补助逐年增加,居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居民的大事小情由社区红白理事会协助解决,坚持移风易俗,提倡厚养薄葬。坚决抵制恶俗婚闹,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井然有序,社区规划建设的象花园,变得越来越美了,社区群众很满意,很自豪。</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石庙社区居住人口3400多人,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再过几年,将会发展成万人左右的居民区。石庙社区发展势头强劲,充满生机与活力。有理由相信:石庙的明天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