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上麦情》

皮勇维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六一前后,陕西关中平原的麦子,像赶潮似的,呼啦啦一夜之间,自东向西变黄了。5月29日我第一次到关中拍摄收麦场景。这次去的地方是富平县,该县位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总面积124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81万,为陕西第一人口大县。</p><p class="ql-block"> 关中腹地有适应机械化收割的大麦田,而在塬上小片的麦田,只能靠人工用镰刀割麦子了。</p><p class="ql-block"> 在富平县庄里镇中山村的塬上,我们见到了正在收麦的一家人,因麦田小,只能靠人工用镰刀割麦子了,而这种镰刀非常特殊,刀片比较大,象月牙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镰刀。在收割的同时很自然地把麦子收容到一个用竹子编织好的一个竹筐里,然后整齐的平铺在地上。用这种镰刀收割麦子一般都是男人的事,必须得有力气。随后女人们把割下来的麦子捆扎蹲立在地里,最后收工时用架子车带回。收麦子期间,家家都是三更睡,五更起,吃饭都是在田间地头,简单吃饱,稍做休息,继续干活,真是一斤粮千粒汗啊。不舍得耽搁一会,不割完一片,不回家吃饭。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关中塬上麦情很自然地上演着。他们自然、也接地气,反映着关中腹地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这种的文化,而且还要做大做强,千万不要把这种传统文化毁掉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因为,这才是真正质朴忠厚农民的写照,有了他们我们的粮食才能安全,才能真正的把粮食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