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日期:2022年5月27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陆宸羽</p><p class="ql-block">幼儿年龄:4岁</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户外</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观察幼儿游戏时对跷跷板的使用情况。</p><p class="ql-block">观察目标: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p> 幼儿行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户外活动时间开始啦,今天我们玩的是建构室门前的玩具器械,这边有跷跷板、拱桥、跨栏等器械。根据孩子们的选择,他们开始自己搬器械,自主探索玩法。他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小伙伴,玩起来跷跷板。陆宸羽自己拖动了一个跷跷板把它放到空地方。他东张西望的等待他的小伙伴的来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候徐子博来了。他们一人坐一头,双手扶住把手一上一下的玩起来跷跷板。玩着玩着他们开始利用脚的力量和身体的扭动,一边转圈一边上下翘动着跷跷板。玩了几圈之后,他们开始又发明了新玩法,他们开始尝试前后移动跷跷板,把跷跷板变成了一座小船。他们用自己的笑声表达着自己发现新玩法的成就感。陈烁宇小朋友看见他们玩的这么开心,也想加入他们。于是陆宸羽慢慢的停止晃动跷跷板,轻轻的走下来请陈烁宇坐上来。他看着他们俩人坐好了,很快速的坐到了他们中间的位置。玩起了三人跷跷板。就这样三个人有说有笑的玩了好久。</p> 分析评价 <p class="ql-block">社会领域:</p><p class="ql-block">1.为自己好的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p><p class="ql-block">2.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p><p class="ql-block">3.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游戏,愿意和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p><p class="ql-block">健康领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科学领域: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以上理论支撑和幼儿的具体表现,具体评述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游戏中,我没有干预孩子的游戏,而是选择观察和等待,事实证明,孩子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坚强,我看到了孩子们惊奇的一面。陆宸羽自己动手搬动玩具,然后四处观察寻找他的小伙伴,用眼神与他人交流,并找到了小伙伴一起愉快的游戏,在游戏中交往能力潜移默化的得到了发展。陆宸羽和小伙伴的自创游戏玩法,吸引了其他的小朋友,他热情的邀请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他再次玩出了新的挑战,通过游戏可以看出他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具有很高的水平。伴随着游戏的进程,孩子们将游戏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玩的非常投入。</p> 调整策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进行游戏评价,分享交流创新更多玩法。我会让陆宸羽自己说出今天玩的游戏,让其他孩子看看他今天特别的游戏玩法,其次,再提出新的的挑战,让其他孩子再想出更多游戏的玩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给幼儿自主协商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幼儿说出玩跷跷板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p><p class="ql-block">两个孩子要面对面坐在跷跷板上,不要反转过来,背对背地坐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孩子用两手紧紧握住把手,不要试图触摸地面或者两手放空。双脚要放在专门蹬踏的地方。如果没有脚蹬的地方,可以自然垂下,而不要蜷缩在跷跷板的下方,否则跷跷板向下压时,会压住孩子的双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别的孩子正在玩跷跷板,在旁边等候时要保持距离。绝对不能把脚伸到翘起的跷跷板下面,也不能站在跷跷板的中间,或者试图爬到正在上下翘动的跷跷板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