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魏蜀吴第一代称王的人曹操、刘备和孙权,其中曹、刘同辈,而孙权属子侄辈,年龄也差了一截,所以曹操曾语:“养儿当如孙仲谋!”。故真正的创一代该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备、操。这三位大伽创业初期有过两次大的交集,一是镇压黄巾起义,二是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均是同一个战壕的青年才俊。其中刘备起点最低,真正的白手布衣,曹、孙就高很多。</p><p class="ql-block"> 刘备幼年丧父,家道贫穷,一直靠织席编草鞋卖为生。但住的地方风水好,屋前东南向,有一棵大桑树,高五丈多,打远处看,就像王公豪车的车盖。曾有相术大师见了云:“此家必出贵人。”现在城市里大都住楼房,挤成一堆,就是楼前有棵五丈高树,遥看如车盖,相师见了,也不知“此家必出贵人”的“此家”该指谁家。所以有鸿鹄之志的朋友该记得在农村弄栋楼,方圆百米无邻舍,东南向栽棵大桑树,若它自然长成车盖状,就功成大半了,第二个刘皇叔有望。</p><p class="ql-block"> 书中言刘备不甚好读书,意思应该是书还是读但还没读到学霸的程度。成年后,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妥妥的大帅哥。怪不得“赔了夫人又折兵”一章里吴国太头一眼看见刘皇叔,就喜欢得不行,大呼“真吾婿也!”,极尽丈母娘疼女婿之能事。</p><p class="ql-block"> 这么一位大帅哥就这样卖着草鞋草席,一直穷困到28岁才参军,开启腾达之路。</p><p class="ql-block"> 曹操要好多了,父亲曹嵩,本姓夏侯,认了当时的大宦官曹腾作养父,便攀龙附凤改了姓氏,于是夏侯操就变成了曹操。书中言及曹操的长相只有八个字: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字字跟帅气不沾边,既无丹凤眼,也无卧蚕眉,没什么特别可拿来炫上一炫。但应该还不丑,因为从小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情诗爱词写得不错,生活优裕,妥妥的气质男。少时得遇三位高人,高一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在操也。”高二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高三最厉害,隐在深山,操往见之,恭问曰:“我何如人?”高三不理,操又问,才慢慢答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两句话就定了曹操一世之基调。二十岁那年,被地方政府举了孝廉,意即又孝道又廉能的好青年,成为公务员,开始做官,到镇压黄巾起义时,已官至骑都尉,可率五千中央军参加作战了,比起刘皇叔自筹五百杂牌组成的游击队,简直就云泥之别。</p><p class="ql-block"> 孙坚出道又不一样,从小就智勇非凡。十七岁那年跟随父亲游历钱塘,偶遇十几个海贼劫了商人财物,正在岸上分赃。别人避之不及,孙坚却对父亲说:“此贼可擒也。”一边提刀上岸,一边大声喊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类似于一班左,二班右,三班跟我来之类)。贼众一惊吓,以为官兵至,丢了财物就跑。孙坚赶上去,杀了一贼。于是美名远扬,被州郡推荐做了校尉。十七、八岁就开始了武将生涯。书言他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战斗力爆棚,远非刘备曹操可比,逐渐以勇武著称于世。平步青云,到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已贵为长沙太守,乃这十八位诸侯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三人中孙坚武功最强,刘备次之,曹操最弱;曹操谋略最厉害,刘备次之,孙坚最弱;刘备情商最高,曹操次之,孙坚最弱。各领风骚,各有所短,三人中孙坚是唯一少时没遇相术大师赠言之辈,结果也确实霸业未成,三十七岁花样年华就战死沙场,留下曹操与刘备两个盖世豪杰青梅煮酒论英雄,书写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壮丽篇章,成就各自的一番霸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