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老师、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通讯、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许多专门针对学生及家长的网络诈骗新型犯罪,为增强大家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请务必认真学习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知识,也希望您能将所学的内容转告家人、亲友、同事、邻居,大家一起来防范和抵制各类网络电信违法犯罪活动。</p><p class="ql-block">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 1.购物类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一旦受害人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缴纳保证金重新激活等,通过QQ、微信发送付款二维码要求事主刷单缴纳保证金解冻。有的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社交平台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等买卖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便以“缴纳定金”等方式诈骗。</p> <p class="ql-block">2.刷单(信誉)诈骗:犯罪分子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发布兼职信息,以刷信誉挣额度为名诱使事主通过快捷支付,为获取受害人信任首款按照5%返还,随后以完成任务为名诱使受害人多次快捷支付,不予返还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冒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木马程序获取在用QQ、微信账号及密码,针对QQ、微信内好友实施借款诈骗;或复制QQ、微信加受害人好友,冒充好友借款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或网站广告,称可实施贷款,有贷款意向人员联系后,则以利息、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游戏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游戏公告收购游戏账户信息,受害人与犯罪分子价格谈妥后,要求受害人进行网站交易,并发给其网站链接,受害人完成交易后不能提现,犯罪分子以缴纳保证金为由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提供考题诈骗: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而后发现被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受害人与其联系后,犯罪分子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受害人连续转款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社保等单位工作人员,称其信用卡或社保卡违规使用将被冻结为由,然后将电话转接或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一直与受害人通话,要求受害人不要接听任何人电话,同时为证明受害人的清白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或提供收到的验证码等手段,将受害人资金转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微信诈骗:“微信”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不法分子利用它搭讪附近陌生人,从中寻找作案对象,伺机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多的诈骗花样,我们又该如何做呢?</p><p class="ql-block">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十个凡是”:</p><p class="ql-block">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p><p class="ql-block">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p><p class="ql-block">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p><p class="ql-block">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p><p class="ql-block">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p><p class="ql-block">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p><p class="ql-block"> 7.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p><p class="ql-block"> 8.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p><p class="ql-block"> 9.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p><p class="ql-block"> 10.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p><p class="ql-block">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六个一律”:</p><p class="ql-block">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电话;</p><p class="ql-block">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p><p class="ql-block"> 3.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p><p class="ql-block"> 4.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p><p class="ql-block">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p><p class="ql-block"> 6.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p><p class="ql-block"> 提高防范意识,做到“四不一多”</p><p class="ql-block"> 1.不随意连接陌生WiFi。</p><p class="ql-block"> 2.不随意下载安装手机软件。</p><p class="ql-block"> 3.不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p><p class="ql-block"> 4.不轻信收到的陌生福利信息。</p><p class="ql-block"> 5.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多方核实确认。</p><p class="ql-block"> 增强防范能力,共筑反诈“防护墙”</p><p class="ql-block"> 1.要不断提高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2.在学习掌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同时,更要将知识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共同营造“全校防骗、一呼百应”的浓厚氛围。</p><p class="ql-block"> 3.如果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要尽快做到以下三步:一是准确记录不法分子的账号、账户姓名;二是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三是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护墙”,共建和谐平安校园!</p><p class="ql-block"> 临沂塘崖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