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边50年(22)《支边45年 情归八连》下

渡河

走访老工人家 <p class="ql-block">大会餐后,大家三三两两分别到老职工家坐一坐,看一看,叙叙旧。</p> <p class="ql-block">四连的李连长夫妇来看望原四连调来的杨德孝、施美芹夫妇,在家门前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七班这次来了四名知青,大家与施班长杨班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河云、小兰夫妇曾是曹宪玲的学生,今天当然要和老师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小区里的芒果树花开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与老领导程指导员爱人和小女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与连队部分老职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在连队家属区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高学金家墙上的相框里看到了许多他与知青们的合影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连队还有四十年前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但这些老房子里老职工的装修、家具、家电还是不落后。</p> 欢乐的联欢会 <p class="ql-block">下午的联欢会两位主持人,一正一谐的主持风格相得益彰让联欢会隆重、热闹而活泼。你看!两位主持人多么默契!</p> <p class="ql-block">伍勇是连队的开心果和谐星,他的主持风格幽默、活泼接地气,有鲜明的个人特点,颇受大家喜欢。</p> <p class="ql-block">爱开玩笑的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伍勇的开场白几句话就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热烈鼓掌!</p> <p class="ql-block">李鸿翔和高学金合奏演出了一首欢快的《喜洋洋》。</p> <p class="ql-block">五班长转业军人高学金当年年轻英俊,爱和知青们打堆。他喜欢器乐,现在市里上老年大学,也经常参加演出,是现在队里少有的文艺活跃分子。</p> <p class="ql-block">罗龙川亲友团的年轻人也积极奉献了一首男女声二重唱。</p> <p class="ql-block">苏保存原是从我连调11团宣传队的男高音独唱演员。他1975年四川石油系统内招回川后又调到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局工作,在新疆工作了38年退休后才回成都。今天,他高歌了一曲《克拉玛依之歌》后又清唱了一首四川民歌《黄杨扁担》。自然,这也是今天演唱水平最高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伍勇。</p> <p class="ql-block">张玲和爱人陈老师受邀上台唱一首歌。“我们从来没唱过怎么唱啊?”,“没关系!歌本都给你们准备好啦!谁都唱得来的歌!”</p> <p class="ql-block">一首《夫妻双双把家还》唱得自己都笑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扇子独舞《芦花》,表演者:刘胜利。伴随着优美的伴奏曲音响环绕会场,舞者翩翩起舞,文艺联欢会效果进入了一个小高潮。</p> <p class="ql-block">刘胜利喜欢跳舞,近些年坚持舞蹈学习和训练,她组织的社区舞蹈队常常参加社会演出,应很有成就感。2001年在成都南郊公园的11团支边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她和陈晓玲领衔的集体舞《牡丹颂》当时赢得了满堂喝彩!是最出彩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连队不多的年轻人也准备了一个音乐现代、节奏明快而强烈的现代舞蹈。</p> <p class="ql-block">她们认真的准备了好长时间,今天的表演给了知青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大家对她们的表演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她们是:王赛香,李燕,赵桂芹,於会贤,贾光芹,陈桂菊,马玉美,王润香。</p> <p class="ql-block">大家对八队年轻人的倾情表演报以了热烈掌声!</p> <p class="ql-block">李鸿翔是连队的文艺领军人物,他在连队时就有一台自己的手风琴,一有空就会练习拉上一阵。男知青们围着听他拉手风琴是连队的一道风景线。特别是听他拉的《马赛曲》和《打虎上山》等名曲时常常伴随着知青们的一片叫好声!今天,他的《快乐的女战士》手风琴演奏同样博得了大家最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罗龙川亲友团中的小姑娘又自告奋勇上台唱了一曲!</p> <p class="ql-block">我班的张旭自从连队参军当兵后还没有回过连队,早就期盼着回连队看看,还为此和苏保存排练了男声二重唱《真是一对亲兄弟》。但就在回连队的前夕,在与爱人翻阅老照片憧憬着一道回连队时太兴奋突发脑溢血而去世,我临时代他上场帮他实现了夙愿!</p> <p class="ql-block">独舞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表演者:陈晓玲。</p> <p class="ql-block">当年,她是川化子弟校学校宣传队的舞蹈演员,在现代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中演连长一角。虽然年过60,但舞姿仍然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知青家属张玲的爱人陈老师与老领导程指导员的儿子程河云上台高歌了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p> <p class="ql-block">原连队的保留节目男女声二重唱《祖国一片新面貌》因连队的金嗓子张玉凤因事未能回连队,由知青的朋友贺平替代她与苏保存演唱。</p> <p class="ql-block">贺平的表演风格热情大方,情感饱满,也是可圈可点!为我们的联欢会增添了光彩!</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陈晓玲专门为伍勇和张玲安排了一个双人广场舞,还亲自为他们俩领舞表演。结果,舞还没有跳完,并不善舞的张玲已笑得直不起腰了!</p> <p class="ql-block">“大家欢迎伍勇刘友霞来一个节目好吗?”“好!好!”大家都想看看他们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伍勇、刘友霞也当仁不让表演了一个《夫妻双双把家还》。</p> <p class="ql-block">伍勇原是连队最调皮捣蛋的知青,也是个鬼精灵。后来被领导委以重任担任了司务长后,他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把伙食堂搞得风生水起,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认可。后来,经陈晓玲的牵线,和漂亮的团支部委员刘有霞结下了秦晋之好。今天,在老连队当着大家又光辉地秀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连队年纪最大的八班长李时珍是南下军人。他性情温和对知青很好,这次他手下的知青就回来了四个。</p> <p class="ql-block">他虽然近年身体不是很好,但对知青的情感很深,对知青们邀请他上台唱一支歌欣然应允。李班长现在虽然记忆力减退,但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却唱得铿锵有力,没错一个字!</p> <p class="ql-block">老领导杨连长是云南保山施甸人,今天,他精神抖擞地给大家高歌了一首施甸民歌,让大家惊喜不已!</p> <p class="ql-block">“看看还有谁来表演啊?”“要我表演?好嘛!就来一个!”</p> <p class="ql-block">知青中的转业军人汪绍俊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物,今天,也被点名上台表演一个节目。他给大家说了一个幽默段子,又引来大家一阵欢笑!</p> <p class="ql-block">“让罗懒王来个节目哈!”可罗龙川早已不是当年的罗懒王了,羞红了脸的罗龙川死活不上台。罗龙川回城后在川化集团公司三十万吨合成氨装置的尿素车间己成为生产骨干,担任了包装车间的大班长,才不愿被大家开涮呢!</p> <p class="ql-block">好吧!罗懒王你不上台,我们几个就来帮你表演!这几位早就编好了一台《罗懒王的黑》搞笑说唱节目,非常扎劲地表演了起来!把全场观众笑得前俯后仰!</p> <p class="ql-block">表演者都很扎劲!罗龙川一看不好,早就一溜烟跑了。</p> <p class="ql-block">罗龙川的亲友团看到这个调侃他们领队亲戚的节目这么不留情面和搞笑,也是忍不住笑开了花!尤其是他的妹妹更是惊讶得捂住了嘴笑得不行!</p> <p class="ql-block">今天,专门赶过来的老领导程彦英指导员的大儿子程路云也自告奋勇上台演唱了一首歌,以表达他对知青们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他说,当年身边的知青们对他影响不小。他说还记得当年我在他家吃饭时劝他兄弟俩不要吃汤泡饭会伤胃的事,真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陈晓玲抱着一直跟着台上学的连队第四代可爱的小姑娘杨艳萍(施班长的重孙女),鼓励她好好学习,说今后要看她的表演。小姑娘稚嫩的童声《国歌》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姐妹们相约着上台合唱了一首《红色娘子军歌》。</p> <p class="ql-block">联欢会在交谊舞的音乐声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九班长转业军人杨兴国是今天的大厨,专门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道特色菜;保山烤全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端上桌的菜品很有保山菜品特色。</p> <p class="ql-block">“祝贺大家,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干杯!干杯!”</p> <p class="ql-block">入夜了大家还在公房聊天、练舞,不愿离开。</p> <p class="ql-block">连队燃放起了焰火礼花。连队的夜晚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p> 告别连队 <p class="ql-block">9日的活动安排是回访连队,游览胶林、傣家寨和独树成林景点。</p><p class="ql-block">当年的二分场11队是以八队为主组建的,大部分知青也都来自于八队,李鸿翔是第一任队长,我们全体人员一大早都来到了11队。</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看到连队旁的老橡胶树的割胶线都一人多高了。</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见到老职工十分亲切。</p> <p class="ql-block">新老队长召集部分老职工开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家来到了八队的五百亩橡胶林,这些橡胶树都超过了四十年的树龄,但由于品种好,养护得好,成为了德宏州的样板示范林,至今都仍然还在产胶。</p> <p class="ql-block">再次体验一下当年的劳动时光吧!(周琼芳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因是我们自己亲手栽种的胶林,所以,特别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为我们骄傲和自豪的胶林欢呼吧!</p> <p class="ql-block">胶林边就是国境线瑞丽江。想当年,这里是我们知青星期天常来玩的地方,特别是在冬季,这里有清澈的江水、长长的银色沙滩,知青们在这里游泳、沙滩上晒太阳,唱歌,嬉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星期天。</p><p class="ql-block">可惜,由于瑞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里成了采沙场,今天,这里虽然风光不错,但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这里一直是瑞丽江边的一个渡口,大家仍然兴致勃勃的登上船头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后再次相聚在江边渡口,一定要合张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男女生间又开起了玩笑,今天,原来还要分男女界限的美女们非要簇拥着男队友合张影!男队友脸上笑开了花!</p> <p class="ql-block">可当年与女生说话都要红脸的李鸿翔还是有点手足无措,站得规规矩矩!</p> <p class="ql-block">今天,知青们特地要和连队的年轻人及老工人子女们合张影,“希望你们今后来成都昆明才好找人哈!”</p> <p class="ql-block">原来在连队爱和我玩的小朋友们也来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更要合张影!</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杨兴国班长是连队最强的劳动力之一,没菜时都是他和李美龙两人上山砍尨竹笋回来解决没菜的困难,可惜李美龙也离开了我们。记忆最深的是当年杨班长在大山上伐木,我为连队抬木料提前一天去找点位住工棚时,他坚持要把自己的铺位让给我,他自己却没睡好,这让我十分感动。</p> <p class="ql-block">和李时珍老班长夫妇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和陈道喜赵玉琴夫妇、李德茹儿子“甩豇豆”、小张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再见啦!杨连长!”</p> <p class="ql-block">“罗龙川,今后又回来啊!”“好的,一定会的!”</p> <p class="ql-block">“再见啦!八队的乡亲们!”</p> <p class="ql-block">“再见啦!盼望你们再回来!”</p> <p class="ql-block">“再见啦!……”</p> <p class="ql-block">“再见!……”</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来到了八队边的贺弄傣家寨,追寻往日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可时光荏苒,沧海变桑田,原来这里连接瑞丽江的大海子早已变成了农田,剩下的一点点水面建成了一个现代集约养鱼场。</p> <p class="ql-block">在瑞丽江边的允井渡口拍照留念。这里有个86号界碑,我1971年支边第一年的国庆节,郭全德排长就带着我手握钢枪在这里为祖国站了一夜的岗。当时感到是多么的骄傲和荣耀。</p>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杜护霞的妹妹小美有点中暑,在贺弄傣家寨这位老奶奶家得到了帮助而缓解,临别前,我们与老奶奶一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傣家寨,我们来到了瑞丽著名的“独树成林”景点。这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很多电影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苏保存、陈晓玲和贺平三人在大青树下来了个《红色娘子军》里的常青指路剧照造型。</p> 返 城 游 滇 西 <p class="ql-block">连队的纪念活动结束了,余下的时间就是游览和返城沿途游了。3月10日至13日我们游览了畹町、、陇川、盈江、腾冲和大理,圆满结束了这次支边45周年的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10日,当天游览瑞丽莫里热带森林公园和畹町镇。</p> <p class="ql-block">程河云、小兰夫妇专门为大家准备了傣族的手抓饭,大家在莫里森林公园里的草地上搞了一个野餐,自由而有野趣,十分开心!</p> <p class="ql-block">野餐后,大家在莫里飞瀑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游览滇缅公路的中国关口畹町镇畹町桥。</p> <p class="ql-block">畹町镇新落成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参观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当年3000华侨机工的照片墙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俯瞰畹町镇和对面的缅甸九谷市(以前称棒赛镇)。</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餐,是原连队老领导郭全德副连长的三女儿郭玉华执意要请全体知青在她家吃一顿饭,她的邻居好友们都来帮厨,知青们都深受感动。</p> <p class="ql-block">当天恰逢知青汪绍俊的生日,也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全体人员为他做生,也让他感动和开心不已。</p> <p class="ql-block">11日是自由活动。我和张玲在程河云小兰夫妇的陪同下去到二营的公墓为连队去世的程指导员、郭全德等老职工们扫墓。</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看到瑞丽坝子和新建的大金塔。</p> <p class="ql-block">11日,我和苏保存、陈晓玲三人代表知青们去看望住在城里女儿家养病的老职工刘家华,他非常动情的对我们说:“我经常都会想念你们知青啊!” 一句话说得我们三个人都湿了眼眶。</p> <p class="ql-block">12日,开始返城观光之旅。我们在瑞丽勐秀山瞻仰了军旅歌词作曲家杨非之墓。这里是电影《勐垅沙》主题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诞生地,这首歌现在已成为瑞丽市的市歌。按作者杨非的遗愿,他的墓地就选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杨非墓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生态环境极佳的盈江坝。</p> <p class="ql-block">盈江县城一角。</p> <p class="ql-block">允燕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凯邦亚湖,盈江的千岛湖。</p> <p class="ql-block">在盈江县城前往那帮口岸的铜壁关乡有一棵据称为亚洲最大的榕树“榕树王”。为一睹“榕树王”的尊容,我们驱车约七十多公里盘山路来到这里的高山上,果然这棵榕树王十分巨大,遮天蔽日。在树下完全无法看到榕树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只能拍下一些局部照片,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13日乘坐大巴返城的知青们在芒市参观游览了勐巴娜西4A级景区,在周恩来总理纪念亭合影留念(照片由周琼芳提供)。晚餐无法拒绝操良英小张夫妇的盛情,又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景颇山官手抓饭。</p> <p class="ql-block">在腾冲火山群大空山景区自驾游与大巴车队友们再次相遇。</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前合影留念。在腾冲,我们参观了埋有上千名远征军忠骨的烈士墓园,让人无比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大理洱海苍山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大理古城民居旅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三辆自驾车在成雅高速荥经服务区作最后停留,大家在这里作了一个简单的活动结束仪式。</p> <p class="ql-block">至此,历时15天的支边45周年回连队纪念活动正式结束。从3月3日出发到18日结束,半个月时间飞一样就过去了!就要分别了,大家依依不舍,都为这次回连队的活动圆满成功,也为这难得的相聚而高兴!再见啦!期待我们的下次再相聚! 完 2022.4.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