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株董路(上)

美友20194427

<p class="ql-block">品品株董路(上)</p><p class="ql-block">(以1965年前为界)</p><p class="ql-block">何谓株董路?从株洲到董家塅7.2公里,当年上了等级的公路。</p><p class="ql-block">株洲是湖南第一个通火车,最早通轮船,较早通汽车的地区,能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与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相互交会和相辅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名符其实的“南北通衢”,同时历代均为繁荣的骡马驿道。</p><p class="ql-block">古民出于基本生活需求,便有“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桡,山行即桥”之说。</p><p class="ql-block">民国25年(1936),浙赣、粤汉、湘黔三大铁路交会株洲。国民政府曾有过设株洲重镇之举。</p><p class="ql-block">1936年11月,国民政府军政部在董家塅征地5481亩,设想建立株洲兵工厂(331厂前身)。</p><p class="ql-block">董家塅,在株洲之南。南宋初又有董姓落户建宁港南岸,此大坪三面环山,中为带状盆地,面积3平方公里。元末明初,又一董姓从江西傍宗亲迁徙而来,聚族而居。故名。</p><p class="ql-block">株洲兵工厂创建后,汉阳兵工厂划为该厂,上海兵工厂的枪弹制造和动力设备也运株洲。同年4月炮兵技术研究所开始研究各种新式大炮生产技术,该厂利用德国技术生产枪支、炮弹。至1938年3月投产,月产子弹4千发。1936年修了一条通往株洲湘江边(十二码头)公路(株董路)。</p><p class="ql-block">以下简单介绍沿途所属单位:</p><p class="ql-block">十二码头(高叶塘)</p><p class="ql-block">实为萍矿围子码头。株萍铁路通车后修建,自1906年至1938年是萍煤转运武汉的集散地,煤通过12条磅下河,所以故称十二码头。株洲一桥未通车前,还有煤从这码头下河,后码头成为株洲最大的砂石存储地(第二是贺家土)。同时,1927株萍路矿工人俱乐部(株洲分部)驻于此内,也叫转运局,安源大罢工”刘少奇派李立三常在俱乐部开展工作,大革命失败被毁。“文革”仿俱乐部而建,笔者常驻足观之。不久前,株洲党史研究室立了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石棉水泥制品厂(铁道兵团)</p><p class="ql-block">1951年建厂,为铁道兵团第一成品厂,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35厂,1962年按产品名为石棉水泥瓦厂,市内第一家厂矿俱乐部(周末放电影),其年二女青年结伴看电影跌落厂内水井溺亡,李家坪人,成为株洲新闻,入殓于芦淞桥头,人惋惜之。</p><p class="ql-block">栗树山小学(七完小)</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为李氏正德小学(李氏宗祠)。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小学裁撤,改为公立学校,到1950年已无私立学校。栗树山小学屹立在原址,原校门对着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市工具厂</p><p class="ql-block">在建设路路口,对面是栗树山小学。1964年工具厂全称株洲市工具量具厂,后更名湘江风动工具厂、东方工具厂,一部分车间搬到纺织路西头。1978年我插队返城在工具厂打零工,参与搬至荷塘区新址搬迁工作。1964年该厂试制成功一字型硬质合金钎头(不妨再阅以前发表钻头人生刘礼智),并向国内市场售出3万只,成为中南地区第一家钎头生产工厂。</p><p class="ql-block">南站(三角叉)货场</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1905年12月12日)株萍铁路通车,株洲第一个火车站为南站(湘江边),俗称“南站”,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株洲北站称为株洲车站,原株萍路株洲南站改为岔道站,形为三角,称为三角叉货场,不便于南站卸的货物在此卸货,如木材、煤炭等。木材由东北运来,主要是东北松,再运木材公司加工。那拿尺验材工人的唱腔仍似昨日:“二米二八,直径0.57……”,然后打上标记。只要木材一到卸车,李家坪大人小孩前来剥树皮,作为家用烧柴,相当热闹。有时蒸汽火车头向外抛洒煤灰,引得小孩用扒子哄抢。有时火车司机故意拉开排气阀向外泄汽,吓得小孩鸟兽散。</p><p class="ql-block">市电机厂</p><p class="ql-block">1958年,株洲市电器修配厂更名为株洲市电机厂,1963年,市电机厂、市微型电机厂并入拖拉机配件厂,停止电机生产。生产期间出了一重大安全事故,开行架车的一女职工被自驾的行车挤压致死。停止生产后此址改为市布鞋厂,后成为徐家桥综合大市场。</p><p class="ql-block">芦淞桥(公路桥)</p><p class="ql-block">芦淞桥桥长43.6米,宽18米,桥栏杆为实体墙,桥身为红岩石所砌,栏杆中镶嵌汉白玉一块,正楷繁体字“芦淞桥”三字,铭文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37)十一兵工厂所建。组织修桥的工厂厂长庄权有感“七·七”卢沟桥事变和淞沪战争的爆发而命名为芦淞桥,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油脂仓库</p><p class="ql-block">油脂仓库属粮食局管辖,北靠芦淞桥,为株洲大型食用油调储点,有铁塔三座,每座储油数千吨,它是全市民用食用油的防火二级仓储地。此库职工胡炳秋为全国劳动模范,家属农村,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增产节约做出了贡献。1963年在北京受到刘少奇主席接见,时常来我家与吾父叙北京见闻。特别是住那招待所的抽水马桶,还是第一次享受,便后清洗、烘干屁股一次完成,特别惬意。我记得初中写的作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曾述:胡炳秋的手,劳动人民的手,手上布满老茧,上北京去握刘主席的手……。文革中受冲击。</p><p class="ql-block">市公安局(殷家祠堂)</p><p class="ql-block">此址为清朝建的殷家宗祠,它与南湖塘易家祠堂和栗树山李氏祠堂是株洲镇较大宗祠。解放初是株洲镇公所,1951年改为市政府驻地,六十年代初改建为市公安局,公安局搬至老总工会,变为南区政府驻地。三周围墙所控,内设家属区,背靠庆云山山麓,树木苍笼,有一口古井。祠堂有二进身,左右为厢房,设天井,碧瓦丹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谷,镂花窗户,古色古香。祠堂左边有五栋平房,房子周围草木果树青翠欲滴。从祠堂左则引申一长廊,供族人休憩。东面为一藕塘,每到夏天莲擎池畔,蛙声聒耳,是我们伙伴钓蛙不二的选择。池塘挨围墙有一排杂树,知了的鸣唱给夏日平添了几分可畏。这池塘后被填了成为无线电九厂。</p><p class="ql-block">某天一中校军官(当年军队接管)持枪打鸟,子弹飞出围墙外,将大胜岭殷姓铁匠大女屁股打伤,时过境迁数十年,连地打滚痛苦之声仍萦于耳。楼后有一民国时防空洞,洞内储存了大量解放战争遗留的弹药,文革某局长之子从防空洞拿出遗留手榴弹在笔者前炫耀,认为失效猛烈敲击而爆炸,使二指断裂致残。</p><p class="ql-block">宾家井(古井)</p><p class="ql-block">它是株董路从芦淞桥到鸟树下一帶几百居民饮用水的唯一来源,那年头自来水还没普及,人们挑担从这里取水,永不干涸。它背靠翠绿欲滴庆云山麓下端,与相距不远的农泉古井相媲美。水质清澈,甘甜清润,冬暖夏凉。人们口头禅:长沙有白沙井,株洲有宾家井。</p><p class="ql-block">建宁农场(场部)</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属白关乡,解放初分设古大桥乡和朱田铺乡,1959年成立朱田铺人民公社,1964年属市农科所,1968年建董家塅农场属原郊区,1969年沿三国时期东吴在此设立建宁郡之称,定为建宁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外祖父在此耕耘。</p><p class="ql-block">市织布厂</p><p class="ql-block">位于鸟树下(老地名)。解放初期由手工作坊弹花社几名手艺人刘怀卿(已故)、谢学芝(已故)等组成,他们后来由市长吴占魁一纸调令调入棉纺厂,任副厂长、行政科长。1958年大跃进开始,建市织布厂,为株洲市首批纺织行业,形成织造、染整两条完整的生产线。产品(布匹)基本上都是由我母亲这个街道(西街)运输组运往体育路株洲百货公司仓库(紧挨铁路货房)。还有织布厂的基建如:石灰、砂卵石、红砖包括煤炭,都是由西街零担运输组承担。那年随母亲的运输板车走遍株洲的大街小巷,大厂小厂。“文革”初期,打包工肖某因怕挨整,自溺于浙赣铁路(建宁港)桥下,可悲可叹,身材魁梧,心眼狭窄。</p><p class="ql-block">拖拉机配件厂(新生机械厂)</p><p class="ql-block">地名李子坪,1957年名为新生机械厂(劳改管制场所),那时践踏“人权”,犯人出厂用板车从湘江边启运木材至新生机械厂,劳动常见犯人被棍棒相加,惨遭虐待。1959年该厂改为重型机床厂,1962年改为电机厂,1965年为拖拉机配件厂,撤销劳改编制。六十年代末该厂试制成功工农——5型手扶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此图由湘潭县档案馆谭主任提供</p> <p class="ql-block">株洲市档案馆提供</p> <p class="ql-block">十二码头址</p> <p class="ql-block">最初称石棉瓦厂</p> <p class="ql-block">牲畜在此站卸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