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散落在光阴里的读书故事<br> <br> 一<br><br> 我的启蒙阅读是从看年画和小人书开始的。<br><br> 小时候,每到过年,家里都要买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贴在墙上,《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原小姐妹》、《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等。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些画不是随便能买来的。那时的新华书店是我父亲的朋友在经营,每到年底,有了好看的年画他总是给我家预留出来。腊月二十三,家里老屋除尘之后,就开始挂年画。母亲的房间挂哪张,奶奶的房间挂哪张,都要进行斟酌,虽然墙黑乎乎的,但也要追求最佳视觉效果。<br><br> 一挂上年画,过年的气氛立马就上来了。那时我们兄妹还小,识不了几个字,奶奶也不识字,于是家里经常上演一个不识字的人领着几个不识字的孩子欣赏年画的场面。现在回想起来,奶奶肯定是看图编故事,抑或是凭着道听途说的印象讲给我们,可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浮想联翩,丝毫不影响看年画的效果。<br><br> 当然,不是所有的年画都是奶奶能讲明白的。有一次跟着奶奶到别人家去玩,看到她家墙上贴着一张年画,不大,没有花花绿绿的人物,画面的内容是湖面上停着一艘红色的船,画面的下面有两个字—南湖。我不明白为什么只画了一只船,便问奶奶,记不清她怎么说的了,反正比较含糊,也没有展开。后来长大了学习历史,知道了那是浙江嘉兴的南湖,是中共一大的旧址,再后来做“强国”,我知道了那艘船不是一艘普通的船,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红船精神。<br><br> 奶奶爱听书,爱看戏,爱看小人书,也支持我们买小人书。印象中买小人书的钱大多是她给的。记得那时候5分钱就能买一本小人书,后来有了那种从电影上缩印下来的,大约一毛钱一本。每次买回来,奶奶就坐在玉米皮编织的蒲团上,一页一页地讲给我们听。虽然她不识字,但是讲得很认真,一页纸能讲很长时间,现在想来,大约有很多内容是她老人家自由发挥的吧。<br><br> 这就是我的阅读启蒙。我换算了一下,我看年画看小人书的经历约等于现在给不识字的宝宝看绘本,奶奶带我们一起看年画看小人书应该是亲子阅读的雏形吧。<br><br> 这种启蒙阅读大大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隔三差五就到书店里去看看,一发现有新的小人书到了,就会发疯似的跑回家去汇报。在那个年代,不是每一次愿望都能如愿以偿,有时要软磨硬泡好几天,才会要到几分钱的。<br><br> 后来上了学,也识字了,就开始独立读书了。父亲在学校里负责刊物征订工作,我和哥哥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给我们订了《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每一期新书到了,总是哥哥先读,我再读,且读完后由哥哥保存。哥哥是家中长子,那时候在老屋的最东间他已经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和书桌了。我没有,还得跟奶奶挤在一个炕阁上。这些书一直由他保存,放在书桌中间的大抽屉里,不允许我随便动。但是书中有些精彩的文章读一遍是读不够的,所以我也经常偷偷地自己拿着看,看完再悄悄放回去。由于他摆放的太整齐,我偷偷看过之后总是被他发现,这样避免不了经常吵闹。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哭闹着抗议这不公平的待遇。最终在母亲的调解下意见达成了一致——还是哥哥保存,我可以随时读。<br><br> 虽然家庭拮据,可父亲除了给我们订阅课外读物,还订了大人看的《大众电影》和《山东法制报》。在那个课外读物稀缺的年代,这些成年人的报刊杂志我也通读。我的童年,没有人帮你选择书籍,没有人激发你的阅读兴趣,没有人在意读物适合不适合你的年龄,更没有人逼你读书……那时候读书完全是因为喜欢。去年从母亲大衣橱的抽屉里找到了一本83年的《大众电影》,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啊。<br><br> 有一年秋天,我读《少年文艺》时被一段话吸引住了(原文记不住了,大体意思):秋日的午后,暖阳懒懒地照进屋里,我斜躺在在沙发上,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读课外书……<br><br> 我完全被这段话描写的场景吸引住了,素不知道天下还有这么安静美好的生活!那时候家里还种地,秋季是最繁忙最漫长的季节。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整个秋假基本都是在地里干活的。列举一下:锄豆子,锄玉米,拔草,施肥,剔苗,撒毒土,割豆子,打豆子,收玉米,翻地,打畦垅,拾棉花,收花生……,偶尔哪天没活儿干,母亲还得安排我们到地里捡豆粒儿,说是攒多了换豆油。到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br><br> 读着美好的文字,我心驰神往,心里萌生了一个美丽的愿望,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从那时起,就暗下决心,一定以此为目标,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跳出农门。<br><br> 遥望那年的那个秋天,当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成了现在的日常。就像一滴酒回不到葡萄,我再也回不到年少了!<br><br> 正是有了良好的阅读启蒙,加上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学生时代写作水平一直不错,有的作文到现在还能背出来。<br><br> 上初中的时候,恩师吕惠文教我语文,对我也不错。我就专门写了一篇作文感谢她。到现在还能背出作文的开头:<br> “她是教师。<br> 她生活在我们中间。<br> 她的表情是严肃的,不苟言笑,有人说她冷若冰霜,我却觉得她像一团火,温暖了我,照亮了我今后的人生之路。……”<br><br> 写完之后自豪了好一阵子,天天盼着上作文课……<br><br> 二<br><br> 师范三年,基本是读着琼瑶的言情小说度过的。<br><br> 记不清琼瑶是怎样进入我的视线的,只记得我读过的第一本琼瑶小说是《窗外》。同宿舍的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倒腾来的,全身裹着胶带,书角翻卷。我一翻开,几页纸脱离了书脊,仔细一看,纸上还有泪痕。我跟她说了许多好话,她才借给我看了一个晚上。<br><br> 那时年轻,眼睛好,记性也好,我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虽然只记住了大体情节,却为书中的人物伤感了好些日子——世界上还有这样肝肠寸断的感情?这是琼瑶带有自传性质的处女作,女主人公原型就是她自己,讲述了师生间一段绝望的初恋。后来又陆续读了她的《在水一方》、《水云间》、《望斜阳》、《望夫崖》等。她的作品那种雾非雾花非花的感觉很适合少女阅读,虽然现在一个情节也记不起来了,但是还是感激她,有那么多的作品陪我度过了那段青葱岁月。人到中年,即使在书店里看到这类书,也不会翻一下了。<br><br> 三<br><br> 91年师范毕业,分配了工作,当了语文老师。照现在的思路,应该开始读专业书籍了。但那时候图书资源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我反复想,没想起刚参加工作时读过哪本专业书籍。倒是《山东教育》,陪伴我度过了初为人师那段懵懂又静好的岁月。我所在的乡镇中心小学规模不大,全学校只订了一本《山东教育》,记得邮政局把所有的报刊杂志都送到副校长那里,我就经常到他那里去要着看,除了看《山东教育》,其他党报党刊也看。时间长了,《山东教育》一来,副校长就会主动送给我看。后来,我就有了很多期《山东教育》。<br><br> 那年初见,深深喜欢!<br><br>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没有教研团队的帮带,要想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主要靠一本《山东教育》。其实,相对于专业高深的理论书籍,我更喜欢《山东教育》。她文字精短实用,内容实在,可读性强,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可以给我启迪的教育案例,她以更快、更好、更易接受的方式,不断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山东教育》的陪伴,使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再孤单。<br><br> 2005年秋天,我来到外国语学校工作。外国语的历任校长和教育干部,都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喜欢研究,也非常关心老师们读书。学校经常免费为老师们购置书籍,订阅刊物,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受益匪浅。现在家里很多专业书籍都是那时候购置的。那时我正值芳华,懂得了砥砺深耕、践行致远的道理。环境育人,那几年我读了不少专业书籍,陆陆续续写了很多教育随笔。这种坚持不懈地阅读积累,提升了我的教育思想,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无论是语文教学质量还是班级管理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大量的阅读积累和阅读实践,为我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br> 记得有一年学校组织老师们开展“我讲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我的文章被评为一等奖。校长安排我在全体教师会上读给老师们听,读着读着听到有老师在下面啜泣。听老师们说,是一位年轻的老师被我的文字感动得哭了……<br><br> 2017年,是我个人购书最多的一年,从那年起我每年都购进新书。与以前不同的是,专业书籍很少,基本都是“闲书”,跟年轻时候相比,现在读书更加随性,随遇,随心。开卷有益,只要喜欢的,我都读。<br><br> 读了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我知道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只要积德行善、谦恭有加,就能获得福报,于是我更加努力工作,耐心施教,怀揣一颗善心去温暖我的学生、同事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读余秋雨先生的《吾家小史》后,感慨万千,深深地佩服谣言给他带来的不是打击和毁灭,而是磨练、提升和智慧。读齐邦媛的《巨流河》,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尤其读到东北沦陷,家园失守,近千名东北学生远离家乡,漂泊到西南求学,在操场上边嚎啕大哭,边唱《松花江上》时,忍不住跟着落泪。读毕淑敏的《蓝色的天堂》,跟随她跨越四大洋的旅程,饱览了不同人种和地区的心灵史,建立了认识世界的知识谱系……<br><br> 现在读书少了。眼花了,颈椎、腰椎也不好,还有手机。尽管经常指责年轻人低头族、手机控,但是手机强大的功能也是我绕不过去的诱惑。<br><br>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br><br> 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畅快地读书了!每每想到这些,未免伤感。现在经常设想退休以后的生活:茶余饭后,架一副老花镜端坐书桌前,慢慢地读着,品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