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新加坡如切路老街</span></p><p class="ql-block">骑楼是一种外廊式建筑设计,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是二楼的楼层,二楼犹如“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一般只有两到三层楼。这些小楼在街道两侧整齐排列。墙、门、窗涂成五颜六色,颜色搭配对比度强烈,也有纯白,在热带的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十分醒目,给人娇艳窈窕的感觉,又像儿童堆砌的彩色积木,仿佛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骑楼可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来到印度南部的贝尼亚库普尔(Beniapukur),这里气候十分炎热,英国人极不适应。于是,他们在住宅前加了一个外廊以遮强光,营造较为凉爽的环境,很快被当地人效仿,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筑,随着英国对南洋的殖民统治,便在南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骑楼店屋。</p><p class="ql-block">19世纪新加坡英殖民统治者为了街道整齐,颁布了一项规定,沿街骑楼走廊要成排建在一起,店屋前至少要留五英尺宽的走道,这个“五英尺走道”英文词语被翻译成马来语,华人根据马来语的发音和意思,用福建话来说,就称为“五脚基”。</p><p class="ql-block">五脚基骑楼店屋可以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是南洋一带靓丽的老街风景,逛街不用担心赤道上的紫外线辐射,也不用担心热带雨林气候突变的倾盆大雨,人们不必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不用担心交通事故。</p><p class="ql-block">五脚基里既热闹又温馨,有剃头挑子、修鞋匠、咖啡茶坐、古董跳蚤小市、残章人士小摊位、图书摊位、专门替人写家书的摊位、话语中透着威严的算命师等等;老人们在走廊里喝茶谈天,孩子们在走廊里嬉戏玩耍,街坊邻居在走廊里聊生活琐事;还有游动的小贩,如卖面包的,一声吆喝“卖——面——包!又香又软的面包!”住在骑楼上的人,如有需求便及时应一声,随即用绳子拴住篮子,从楼上把篮子吊下来,买东西的钱放在篮子里,小贩就在五脚基前收篮子里的钱,然后放上面包,楼上人再将篮子吊上去,方便了顾客,也成就了小贩,骑楼店屋的东西同样可以这样买卖。如今国际化大都市,街道宽阔,高楼大厦,商场现代化,要吃面包得自己去商场购买,莫大的商场要找卖面包的地方,或是家用小物品还真不容易,所以很多新加坡老人都很怀念老街骑楼。如今有五脚基的骑楼店屋日渐稀少,这些古老的建筑虽不如现代化高楼大厦豪华气派,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南洋老街风情。</p><p class="ql-block">现在新加坡如切、牛车水一带保留了不少骑楼老街,这些百多年前的骑楼,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里依然繁华,人们习惯性地叫它唐人街。</p><p class="ql-block">五脚基骑楼除了新加坡有,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同样类似的建筑,中国香港、广州、厦门、海南等地区也有,我去海南时,还专门去逛过被称为南洋街的骑楼老街。这种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独特风格的建筑形式。在南洋住了近二十年,我以为能够代表南洋风情的,除了热带植物和纱笼外,恐怕就只有这五脚基骑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