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四:蜂窝煤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五十年代人们在家中做饭,和数千年来传统的中国农村一样,基本都用自垒的土灶台,拉风箱烧火做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西安人家中房子多,厨房大一点的人家 ,一般自垒的灶台有两个铁锅。前边的锅炒菜做饭,后边的锅里热水。但大部分人 家中灶台只有一个铁锅 ,没厨房的就在屋子旁边用牛毛毡搭一个小 棚或在房檐下彻个土灶台。</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做饭用的煤,都是陕西“黑腰带”铜川一带煤矿的烟煤。烟煤虽煤烟大,但价格低廉、燃烧快、炉火旺,做饭也快。而那时农村不同,做饭基本用玉米杆、棉花杆、柴火和少量的煤。</p><p class="ql-block"> 冬季取暖,家中都用带烟囱的炉子,而房内只能用无烟煤。那时候,西安人家中取暖的煤,大多都用河南巩县、焦作、阳泉的无烟煤。</p><p class="ql-block"> 取暖用煤,最早大家都把从煤店买回的煤粉加少量的黄土和水后,在地面上摊成煤饼、割成小块或用手制成煤球,晒干后使用。后来又有了机制煤球,但略微贵点,购买的人很少。五六十年代冬季取暖,也有极个别家中经济条件好的用钢炭。钢炭火很旺、耐烧,但价格昂贵,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p> <p class="ql-block"> 大约到五十年代后期,可能是汽车多了,交通运输方便了。市里的无烟煤一年四季大量供应了,我家也和许多人家一样,一年四季做饭都用炉子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母亲早早的就教会我收拾炉子,给煤炉加煤、通炉子和用小碎煤块或和点煤粉封炉子。</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那时候,学生们的早歺大部分都是在第一节课后早歺时间吃。我记得那时下课后,我就赶紧用自带的搪瓷缸到学校水房排队接点开水 ,取出书包中从家中带的馍和一小块咸菜来吃,有时候还会带一点已在家中炉子上烤了一晚上的土豆或红薯,那是我小时候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中午放学后,家中做饭的时间很紧张。母親一面收拾好炉子,把热水或热水瓶的水倒到钢精锅里,一边擀面(那时的面和菜都是前一天晚上或早上准备好的)。如果遇到早上炉子没封好,火太差,就紧忙上边用拔火筒拔,下面用扇子扇,急切盼望炉火旺起来,早点做好饭,吃了好上学。如果遇到炉子火灭了,就得赶紧重新生炉子。有时实在来不及,母親只好带着我们到街口小饭馆每人买一碗面吃,然后赶忙去学校。</p><p class="ql-block"> 后来,母親在学校教学任务太忙了,再加上学校中午休息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改为1个半小时。无奈之下有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就只好带着我们到学校灶上搭灶。 </p> <p class="ql-block"> 1966年10月份文革初“大串联”时,我在南京市郊惊奇的发现,当地居民做饭烧的煤是蜂窩煤,(一种新的烧煤方法)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见到人们做饭用蜂窝煤。</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一年以后,西安人也都逐渐用上蜂窝煤烧火做饭。蜂窝煤比起以前确实方便、省亊多了,炉火也不错,火快、火苗髙燃烧时间长。就这样原来各家的土灶台也就逐渐的淘汰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人晚上睡觉前,给炉子加一块蜂窝煤,并把煤孔错开,以防燃烧过快。关紧炉门后,再把钢精壶(大铝壸)灌满水坐在炉子上。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亊就是打开炉门,把蜂窝煤煤孔对正,并通一通眼儿,保证火苗通畅,把壸水烧开。母親去学校前给炉子再加一块新煤,封好炉子。</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偶然煤炉没封好,只需夹一块新煤去邻居家换一个正燃烧的底层煤,往自家炉膛一搁,再加一块新煤就可以使用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家中非常注意节约用煤,可以说精打细算。那时蜂窝煤是按户按量供应的,分3人以内和3人以上两种。在我的印象里,有段时间,每户每月110一130多块煤。那时邻里关系非常好,有的双职工在单位吃饭,家中煤用不完,就把煤本借给我家买上1一2个月的蜂窩煤。</p> <p class="ql-block"> 直到去年,我才从电视上得知,蜂窝煤是一位山东德州人郭文德发明的。1950年10月郭文德家庭工业社成立,他根据外国人使用的煤炭原料和燃烧性,生产研制的新型燃料一蜂窝状大煤球。1956年从个体转为国营,此后又有人把煤块尺寸改小,并有人设计出机制蜂窝机。最近网上说1958年北京就开始推广,长江两岸最早逐渐普及。而我这个老西安记得,是1966年前在西安我从没见过,1967年后西安才逐渐普及!</p> <p class="ql-block"> 液化石油气钢瓶,俗称煤气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一些城市家庭才开始使用。8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城市居民中,开始逐渐的较为普遍使用煤气罐。记得那时候许多人在自行车后架上做了个~型挂钩,把买的煤气罐挂在车后驮回家,后来逐渐的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业。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高楼林立及城中村的改造,管道天然气、煤气逐渐的走进居民家中,它安全稳定、环境清洁、使用方便,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貭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