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国民党,这个让一代人刻骨铭心的几个字。居然是我普洱中学百年前的校友,思茅人吕志伊建议,由孙中山确定的名字!(许多史料上都提到过此事。)</p><p class="ql-block"> 这大大超出了我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立在普洱中学校园内的吕志伊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华革命党”要改名的原因,是因为“革命党”的名声不太好。当时为推翻清政府,不择手段搞暗杀、搞爆炸、搞暴力。在百姓心里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清政府都被推翻了,还沿用这名有点不合适,也没多大的意义了。得改!</p><p class="ql-block"> 改什么呢?沿用以前的“中国同盟会”、“兴中会”,显然格局小了,当然不行。</p><p class="ql-block"> 1912年,由原先四个小党派改组的“国民党”,这名不错。</p><p class="ql-block"> 吕志伊建议:在“国民党”前面加上中国二字,就叫“中国国民党”。这能代表国家、民族,大气。这个建议得到了孙中山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于是,“中国国民党”在1919年10月10日诞生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span></p> <p class="ql-block"> 吕志伊(1881—1940) 字天民。</p><p class="ql-block"> 云南思茅人(今普洱)。15岁时就读于普洱宏远书院(普洱中学前身)。20岁,中庚子科举人。1904年官费选送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次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了孙中山的同伙。</p><p class="ql-block"> 1911年初,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云南光复,出任云南都督府参议。中华民国成立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次长。后任中国同盟会驻沪机关部副部长。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他任司法部次长、内政部次长、代理内政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22年9月任中国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委员,后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参议。1923年4月起,担任广州大元帅府大理院院长兼管司法行政事务。1928年起一直担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0年病逝于昆明。</p><p class="ql-block"> 思茅人民为纪念这位民主革命先驱,把他故居所在地的街道命名为“天民街”。</p> <p class="ql-block"> 我的中学母校,百年前就冒出了这么一个值得骄傲的校友,是不是得在这里说他几句?</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不太长,吕校友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虽然没扮演主角,能够出演这样重要的配角,世间也没几人,够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与孙中山的合影很多,选一张意思意思得了(左一)。</span></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得在这里说几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校友,他就是庾恩旸。</p><p class="ql-block"> 这位校友30来岁就授中将衔。还著作无数。太了不得啦!</p><p class="ql-block"> 知道他的人不算多。可他的孙子辈,那个唱歌唱出了名堂的台湾人庾澄庆,知道的人就不少了。庾恩旸是他的三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立在普洱中学校园内的庾恩旸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庾恩旸(1884—1918),民国陆军中将,滇军将领,云南墨江人。1902年就读普洱中学堂,后选送昆明高等学堂。1904年,云南首次选派留学生赴日本学习军事。经考试合格,与李根源、唐继尧等26人东渡日本留学。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历任云南军政要职。</p><p class="ql-block">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同盟会会员庾恩旸、唐继尧、刘存厚、殷成献、沈汪度、张子贞、黄毓成等举行秘密会议,策划响应武昌起义。 </p><p class="ql-block"> 云南于农历九月初九,举行重九起义。胜利后宣告云南独立。</p> <p class="ql-block"> 云南重九起义后,庾恩旸历任云南军政府参谋部部长、贵州军政府参谋总长,后赴北京补授陆军少将,并任总统府谘议。民国2年6月(1913年),任云南讲武学校校长、云南督军府高等顾问、云南军政厅厅长兼宪兵司令官、靖国第二军总司令官等职。民国5年授陆军中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15年1月,唐继尧呈准大总统任庾为普防巡阅使,巡阅普防各属。庾巡阅普防各属后,将各地所见所闻及应兴应革事宜写成《普防巡阅管见录》一书,上陈政府。事竣回省,中央政府授予二等文虎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民国7年(1918)年2月18日在贵州毕节遇刺身亡。享年35岁。次年追赠为陆军上将。孙中山为其墓表题了“应为雄鬼”四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死后民国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葬于昆明鸣凤山金殿太和宫左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生平事迹,读者若有兴趣,可百度一下,有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多说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着重把庾恩旸1915年任普防巡阅使,巡阅普防各地时。在视察普洱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时(普洱中学前身),训话内容之一摘录一段,让大家品味一下,这位青年将军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他说:</p><p class="ql-block"> <b>凡学校教育可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中,德育最为重要。如果不重视德育,那么虽然有了知识,这知识也就成了作恶的工具;身体强壮也有作恶横暴之忧,对国家对社会又有什么好处呢?自古以来的智贤豪杰为人民做好事,功在后世,为后世人景仰崇拜的都是理想高尚,品德纯洁的人……</b></p><p class="ql-block"> 对德、智、体教育的重要性,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实在让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作为后人,真该把这些话写在普洱中学显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普洱中学:</b></p> <p class="ql-block"> 1896年建成宏远书院。1899年更名译算学堂,教授新学。1902年,开办普洱府中学堂,为云南省最早的中学堂。1914年改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内加办县立中学。1941年奉命改为省立普洱中学。1949年以后,虽有几次小变动,可一直就叫普洱中学。</p><p class="ql-block"> 宏远书院建成后,聘请当年在昆明就名气很大的陈度任山长(校长)。教师聘请省内名人钱用中来任教。连后来的民国陆军上将范石生也在这里当过老师。</p><p class="ql-block"> 1906年这一年,就有赵家珍、陈凤鸣、陈凤仪、李纯禧、孙复贞、李伟、柳灿坤先后分赴日、法、美、比利时等国留学。</p><p class="ql-block"> 我的这些百年前的校友够可以了吧!</p><p class="ql-block"> 哪像我们,白拉拉在普洱中学受教近六年时光,跨出校门后,就成了一粒不会发芽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了泥土之中。</p> <p class="ql-block"> 剑刊/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