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化主题,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感受节日的喜庆和传统文化的魅力,2022年5月29日上午,福安六中政教处组织初高中一百多名学生开展了一场旨在诠释与践行节日文化内涵的活动。活动先在校篮球场拉开帷幕,而后移到校食堂一层大厅继续进行。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共同筹划这场盛会。政教处主任谢箭在会上作了发言。政教处副主任占锦挺主持。</p> <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之转音也。”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借端午节怀念屈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及探索创造精神。</p> <p class="ql-block"> 谢箭主任在30分钟的讲话中,从回忆端午节的渊源说起,谈及先秦时期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谈及屈原的政治修养、爱国情怀、诗歌成就,谈及今人纪念屈原的节日文化、精神传承、现实意义,说古道今,把学生的思绪从当下引向战国时代,让学生感知先贤的伟大、中华文化的灿烂,增强身为华夏儿女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赓续传统,读史铭志。</p> <p class="ql-block"> 端午忆屈原</p><p class="ql-block"> 华夏呈祥南北地,粽香跃过碧空天。</p><p class="ql-block"> 情怀社稷绵今古,魂绕乾坤镌岁年。</p><p class="ql-block"> 高节千秋衡岳忆,清风万载楚湘传。</p><p class="ql-block"> 离骚一卷明心志,日月增辉续壮篇。</p> <p class="ql-block"> #端午寄情#</p><p class="ql-block"> 一颗颗粽子</p><p class="ql-block"> 裹满陈年往事温暖我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循着粽叶飘香</p><p class="ql-block"> 掬一把幽情</p><p class="ql-block"> 和着那支千古如斯的招魂曲</p><p class="ql-block"> 把汨罗江畔的悲情再度点燃</p><p class="ql-block"> 一位长发行吟的诗人 </p><p class="ql-block"> 正路漫漫其修远兮</p><p class="ql-block"> 而他驭宝马驾香车的梦里</p><p class="ql-block"> 驰骋终作生命的最后一跃</p><p class="ql-block"> 绾结了文人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也潮湿了历史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五月初五</p><p class="ql-block"> 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用苇叶糯米丝线把祝福包扎</p><p class="ql-block"> 于隆隆鼓声中唤下龙舟雨</p><p class="ql-block"> 一点一滴落入汨罗江</p><p class="ql-block"> 以此悼念诉说一位的伟大诗人</p> <p class="ql-block"> 声声慢·端阳忆屈子</p><p class="ql-block"> 中华一体,凭吊英魂,龙舟竞渡浪溅。端午寄怀,浩气千秋传衍。时光载承历史,颂豪雄、古今同叹。汨罗泣,行吟思报国,壮志难展。 路漫为民求索,只因楚王昏,蕙纕尘暗。沥胆披肝,忠佞已然公断。辞骚以诗拓道,继三百、唐宋辉灿。缅先辈,始深知、屈子儒彦。</p> <p class="ql-block"> 端午缅先贤</p><p class="ql-block">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芳华难抵流沙,代代薪火相传。淡望远处薄烟悄掩,叶片簌簌作响,无不诉说风中汨罗之一袭白裳。微风无羁,任苍发于空中缠绵。言表难道,只留那无尽忧怀。</p><p class="ql-block"> 白袍之下,屈原身,朝廷乱以死誓赤心。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破。自原没于汨罗,其魂于百姓心中沉淀。艾叶飘香,端阳聚忆,感念屈子救国之多艰。</p><p class="ql-block"> 求索兮路漫且难。于纯乐歌屈子,以灼心盼安康。汉服还溯他年裳,同志过矣衷情缕。翩跹起舞难堪白袍之屈,然可昭后人思圣贤之举。龙舟竞渡逐浪进,华夏文化古今源。追忆前事,缅勋业于千秋。是为纪。</p><p class="ql-block"> (学生供稿,柳韵删改)</p> <p class="ql-block"> 迎考包粽</p><p class="ql-block"> 雨霁曦开盈教苑,晨岚跃过碧穹天。</p><p class="ql-block"> 屈原魂荫荣华夏,民众情牵忆圣贤。</p><p class="ql-block"> 逢节竞舟千载事,凝香入宅万家烟。</p><p class="ql-block"> 风骚与共乐迎考,包粽结缘添硕篇。</p> <p class="ql-block"> 通过展板,将“端午节的来历”展示给学生们进行观看、学习,借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包粽子(举行包粽子比赛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展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包粽子结束后,成果展示评比,并将包好的粽子煮熟后送往敬老院慰问老人献上爱心。通过与敬老院的老人分享粽子,培养学生感恩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