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单元学完,学生做思维导图,虽然这种图思维含量不高,但是其实也是把一个单元内容进行了一次梳理,通过梳理自己又熟悉、理解了一遍,不是也很好吗?现在喜欢做的学生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p> <p class="ql-block"> 学《图形的认识》这单元时,我提了下钉子板,部分学生上课时就带来了,于是用钉子板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在长方形中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我忽然发现钉子板真是个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 这个图形一展示,学生们马上辨别出不正确,因为上下边格子不一样多。</p> <p class="ql-block"> 这个图形,学生说边凸出来了一点,有学生说有五条边了。</p><p class="ql-block"> 两个图形的主人不好意思了,马上纠正,围出了正确的图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长方形中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一直都是个难点,只老师讲,有的学生老是理解不了,到三年级求周长、面积,学生总出错,根源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利用钉子板操作,形象直观,绝大多数学生很愉快的理解了最大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宽,三年级这类题应该莫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一直不敢发动学生买钉子板,毕竟一个也要几块钱,其实这个学具真值得投资,从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到高段认识梯形、圆等都可以用上。</p> <p class="ql-block"> 这单元内容重在动手操作,我们又用三角板、七巧板拼图形,有些学生很快就可以拼出来,有些学生看着别人拼好的图形都要把三角板转半天才能拼出,空间观念的强弱高下立判。</p> <p class="ql-block"> 同样的七巧板拼三角形,块数却不同。</p><p class="ql-block"> 观察下面两幅图区别在哪?</p> <p class="ql-block"> 同样的七块板,下面这副图中间却差了一块,学生拼出这幅图也感到惊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学生举例教室对面幼儿园教室门口挂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马上有学生反驳那是正方形,有的认为是菱形,于是有学生问:菱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p><p class="ql-block"> 赞成方和反对方辩论,反对方说:菱形是四条边都相等,平行四边形是对边相等,所以菱形不是平行四边形。</p><p class="ql-block"> 赞成方认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边都是斜斜的,但是又说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争论一会,我介入干预,问学生:四条边都相等,那对边相不相等?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这个居然是个问题,冷场了几秒,学生思考片刻,终于承认四条边相等说明对边也相等,再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特征,明白只要对边相等,互相平行就是平行四边形,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只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p><p class="ql-block"> 马上学生提出问题:长方形是不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不是菱形?</p><p class="ql-block"> 通过辩论,学生明白了只要符合图形特征就是这个图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最后,我还是告诉学生,现阶段,长方形就是长方形,正方形就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不是长方形,到高段再学。万一期末考到这,可不能因此丢分😅😅😅现阶段只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隔时间长了,很多有趣的课堂生成、学生的有趣回答都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