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名医--王惟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宋金元名医--王惟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王惟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名</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王惟德</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北宋医家。公元987—106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英宗治平四年)人。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span><b style="color:rgb(1, 1,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span><b style="color:rgb(1, 1, 1);">《宋史·艺文志》</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载有王氏</span><b style="color:rgb(1, 1, 1);">《明堂经》</b><span style="color:rgb(1, 1, 1);">3卷,惜未传世,天圣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征集、校订医书,</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王惟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奉诏竭心,考订针灸著作。仁宗以为“古经训庆至精,学者执封多失,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span><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夏竦序》</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中国书店影印本,1987),于是</span><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负责设计,政府组织工匠,于天圣五年(1927)以精铜铸成人体模型两具,王氏新撰针灸著作遂名为</span><b style="color:rgb(1, 1, 1);">《铜人腧穴针灸图经》</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该书由政府颁行全国,与针灸铜人相辅行世。</span></p> <p class="ql-block">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及其同行,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及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接旨后,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两座针灸铜人。铸成后,仁宗赞口不绝,把它当作一件精湛的艺术品,经惟一等在旁的医官介绍了铜人的用途和在医学上的价值之后,遂下令“把一座铜人放在医官院,让医生们学习参考;另一座放在宫里供鉴赏。”并让史官把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写入史册:“这铜人于天祯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经‘御制’完成,以便传到后代。”这时,<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又将自己编绘的<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b>献给仁宗,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赵祯阅后,非常高兴,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编图经已经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传到后代”。</p> <p class="ql-block">铜人和图经,在当时的医疗教学和医官考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统一和发展我国针灸学作出了很大贡献。<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是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在针灸学方面,他一生致力于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尤其对<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皇甫谧的《甲乙经》</b>很有研究,且在学术上受其影响颇深。他把很多不统一的有关针灸学著作,加以去伪存真的整理,“以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的研究方法,将十二经脉及三百五十四个穴位,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和描绘出来,并对前代有关“经穴”的学说,进行了订正和改进,推动了我国针灸学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宋朝时,受<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安石</b>改良思想的影响,医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再加上雕版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整理和出版了很多医学书籍。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针灸学教学能更加直观些,以便于学生记忆和临床使用。<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所设计的铜人,在脏腑的布局,经络的循行,穴位的精确等方面,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工艺水平相当高。他选择了精制的铜,铸成和一般人大小相似的人体,里面装有铜铸成的脏腑,躯壳表面,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孔,孔内装满水银,外封黄蜡,以防水银流出。应试者,当老师出题针刺某穴,或提问何病症该针何穴时,学生照题试针。若针得正确,一进针水银便会流出。若针得不对,就刺不进去。铜人的铸造,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尤其在针灸学和针灸教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故为历来针灸学家所推崇,即至现在仍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b>全书共三卷,公元1026年成书。书中把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按十二经脉联系起来,注有穴位名称,绘制成图,为铜人注解。图样完整,内容丰富,经穴较多而系统。按照图可查到所需用的穴位,按照穴位可查到所治之症候,是我国古代针灸典籍中一部很有价值的针灸学专著。形式略与近代<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解》</b>相似,书中详述各个针灸穴位间的距离长短,针刺的深浅尺度,以及主治、功效等项。上卷主要论述了十四经(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络、任脉、督脉)的经络循行、主治及经穴。中、下卷分别按照头、颈、躯干、四肢的顺序,详叙每一经穴。据宋史<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艺文志》</b>记载,原书共为三卷,后于南宋(金·大定)时,有人重制补注,改为五卷。<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针灸图经录》</b>五卷,约成书于1026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b>,对宋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对宋代及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针灸铜人的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的人体模型和针灸直观教具,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为此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惟一</b>对针灸医学的贡献有三,一是考定<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明堂针灸图》</b>与撰写<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b>,二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三为刻<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经》</b>于石。</p> 隋唐名医--巢元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隋唐名医--巢元方</b></p> <p class="ql-block">隋代太医博士。创“补养宣导”法。广泛运用导引法于医疗。撰<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养生方导引法》</b>,论述一千七百二十七钟病候,大都附“补养宣导”法,“以代药品”。如“风痹手足不随候”,其“补养宣导”法:“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对发展医疗体操有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巢元方</b> 隋代著名医学家,约生活于公元6-7世纪间。史书缺传,其生卒年及籍贯缺乏考证。隋·大业年间(605-618),他曾任太医博士,后升为太医令,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深的医学理论造诣。据<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开河记》</b>记载,公元609年,主持开凿运河工程的开河都护<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麻叔谋</b>在宁陵(今河南境内)患风逆病,全身关节疼痛,起坐即头晕作呕,诸医诊治无效。隋炀帝命令<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巢元方</b>前往诊治。<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巢元方</b>诊后认为是风入腠理,病在胸臆。须用肥嫩的羊,蒸熟掺药食下,就可治愈。<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麻叔谋</b>依方配药,蒸而食之,药未尽病就治愈了。<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巢元方</b>又叮嘱他用杏酪五味并佐以羊肉,一天吃几枚,可使疾病不复发。</p> <p class="ql-block">大业六年(公元610年),<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巢元方</b>奉皇帝命令主持编撰了<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诸病源候论》</b>五十卷,共67门,载列证候1739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候。对疾病的治疗,一般并不论述,但也有部分疾病讨论了诊断、预后,以及导引按摩、外科手术为主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步骤。这与当时<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隋炀帝</b>下令编纂的方书<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海类聚方》</b>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即前者专述理论,后者专述治疗,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较为全面的医学配套著作,可惜<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海类聚方》</b>早已佚失,使我们不得探其真面目。<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诸病源候论》</b>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候的专著,并对隋以后两代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为历代医家所推重。</p> 周汉晋名医--王叔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周汉晋名医--王叔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叔和</b>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高湛</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养生方》</b>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甘伯宗</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名医录》</b>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近代对王氏是否任晋太医令以及是否如清余嘉锡<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库提要辨证》</b>所言为<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仲景</b>之亲授弟子,尚未有定论。</p> <p class="ql-block">王氏著述<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脉经》</b>厥功甚伟,还为整理<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仲景</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伤寒杂病论》</b>作出贡献。宋<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太平御览》</b>引高湛谓王氏编次此书为“<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张仲景方论</b>为三十六卷”;但有的学者认为王氏在编次过程中,增入他自己编选的内容:如现行<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成无己</b>本<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注解伤寒论》</b>中最后包括<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b>之后八篇,即是王氏所增补,与其所编<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脉经》</b>时的相应篇章核对,可资佐证。</p> <p class="ql-block">由于王氏编次<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伤寒论》</b>,后代医家对其毁誉不一。誉之者认为<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仲景</b>之学得<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叔和</b>之功而能保存下来,认为<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叔和</b>“功莫大矣”,而毁之者则责备王氏把张仲景原著之本来面目弄得模糊不清,使人无法得窥其原貌,甚至是面目全非,两种观点尖锐对立。事实上,<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仲景</b>之<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伤寒卒病论》</b>确因有王氏之编次而得以保存,即便次序在编修时有所错乱,亦不至于弄得如“错简派”所指责者那样,完全已非本来面目。</p> <p class="ql-block">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伤寒杂病论》</b>之外,<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王叔和</b>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p> 周汉晋名医--葛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周汉晋名医--葛洪</b></p> <p class="ql-block">“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晋代科学家<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字<b>稚川</b>,号<b>抱朴子</b>,人称“<b>葛仙翁</b>”,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b>罗浮山</b>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对他的一生,明代<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陈嘉谟</b>在<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本草蒙筌》</b>中引用了<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历代名医像赞》</b>的一首诗来概括:“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但这只说出了他炼丹采药,隐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却被忽略了。其实,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抱朴子》</b>和<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肘后救卒方》</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抱朴子》</b>是一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b>道教</b>的著作。但其中<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金丹》</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仙药》</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黄白》</b>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其中<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钧世》</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尚博》</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辞义》</b>等篇,是著名的文论著作。<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肘后救卒方》</b>简称<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肘后方》</b>,是他在广东编著的一部简便切用的方书。收录的方药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药容易,价钱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挂在肘后随行(即今天所说的袖珍本),即使在缺医少药的山村、旅途,也可随时用来救急。所以,受到历代群众的欢迎。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金匮药方》</b>一百卷,<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神仙服食方》</b>十卷,<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服食方》</b>四卷,<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玉函煎方》</b>五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治学严谨,几十年如一日,自经史百家到短杂文章,共读了近万卷。就以他编写<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玉函方》</b>(后缩短摘要写成<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肘后方》</b>)来说,就阅读了<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仲景</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华佗</b>等医书和百家杂方近千卷,“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肘后方》</b>自序)。他对苦读常常流露出得意之情。他说:“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勉之,命尽日中而不释,饥寒危困而不废,岂以有求于世哉,诚乐之自然也”(<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抱朴子外篇·勖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不但重视学习书本知识,而且重视学习群众的实践经验。他乐于拜有知识的人做老师。他的从祖<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玄</b>,在吴之时,炼丹学道,有一套本事,曾授给弟子<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郑隐</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知道后,就去拜<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郑隐</b>为师,把那套本事学了过来。后来,到了广东,他又拜南海太守<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鲍靓</b>为师。<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鲍靓</b>精于医药和炼丹的技术,见<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虚心好学,年青有为,就不但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并且把精于灸术的女儿<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鲍姑</b>也嫁给了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在向书本和群众学习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客观事物作深入细致的观察。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这是他在学术上有所发现的重要条件之一。<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肘后方》</b>记载了他对各种病症长期观察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从中可以找到他临证细看的生动事例。例如,对<b>沙虱病</b>的记载:“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著人身,及阴天雨行草中,亦著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三日之后,令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这种病,是由一种形似<b>小红蜘蛛</b>的<b>恙虫的幼虫(恙螨)</b>做媒介而散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一带、我国的台湾省和东南沿海各省。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外才逐渐发现了<b>恙虫病</b>的病原是一种比细菌小得多的“<b>立克次氏体</b>”,并弄清了携带病原的小红蜘蛛的生活史。而他早在一千六百年以前,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就把它的病原、病状、发病的地点、感染的途径、预后和预防,弄得较为清楚,还指出此病见于岭南,与今天临床所见竟无二致,这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事。</p> <p class="ql-block">书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瘈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病人非常痛苦,只要受到一点刺激,听到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因此,有人把这种病叫做“<b>恐水病</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首创地应用狂犬的脑敷贴在被咬伤的创口上,以治疗<b>狂犬病</b>的方法。狂犬脑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质,到十九世纪法国巴斯德才作了证明。书中对<b>天花(天行斑疮)</b>症状、<b>结核病(尸注、鬼注)</b>等的记载,都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他不仅明确记载了病状和发病过程,而且还明确无误地指出它们的传染性。所以,称他为“<b>传染病学专家</b>”,一点也不过分。<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治学除了重视读、问、看外,还十分重视实验。这充分表现在他对炼丹术的研究上。<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在这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把炼丹术具体化、系统化了。他在<b>罗浮山</b>日夜厮守丹炉,进行了许多实验。反映出他孜孜不倦地进行实验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抱朴子·内篇》</b>里,我们可以发现,<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曾做过汞与丹砂还原变化的实验。他在书中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又叫朱砂,就是红色的硫化东,将它加热后,分解出汞(水银);汞再与硫化合,又生成红色硫化汞。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是炼丹术在化学上的一大成就。<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还在实验中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至今,中医外科普遍使用的“升丹”、“降丹”,正是葛洪在化学实验中得来的药物。<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葛洪</b>的炼丹术,后来传到了西欧,也成了制药化学发展的基石。</p> 周汉晋名医--扁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周汉晋名医--扁鹊</b></p> <p class="ql-block">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到了晋国(今山西、河北、河南一带),正碰到了晋国卿相赵简子由于“专国事”,用脑过度,突然昏倒,已五天不省人事了。大夫(官名)们十分害怕,急忙召扁鹊诊治。扁鹊按了脉,从房里出来。有人尾随着探问病情,显得很焦急。扁鹊沉静地对他说:“病人的脉搏照常跳动,你不必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就会康复的。”果然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醒过来了。准确地用切脉诊病是扁鹊的首创。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高度赞扬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扁鹊“是切脉治病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有一次,他路过齐国都城临淄的时候,见到了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他看齐桓侯的气色不好,就断定他已经生病了,便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有病在肤表,如不快治,就会加重。”桓侯听了不以为然,说:我没病。”扁鹊见他不听劝告就走了。这时,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凡是医生都是贪图名利的。他们没有本事,就把没有病的人当有病的来治,以显示本领,窍取功利。”过了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作了一番观察之后,对齐桓侯说:“你的病到了血脉,不治会加重的。”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根本没有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再过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经过细致的观察,严肃地对他说:“你的病进入肠胃之间,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听了很生气,当然也没有理睬扁鹊的话。等到扁鹊第四次来见桓侯,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开了。齐桓侯发觉扁鹊不理睬自己,就派人询问。扁鹊说:“病在肤表,用汤熨可以治好;病进入血脉,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肠胃,用酒剂也能治愈。如今齐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再也没法治了,我只好躲开。”又过了五天,齐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请扁鹊来治,扁鹊早已逃离齐国,而齐桓侯因误了治病时机,不久也就死了。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扁鹊就能从齐桓侯的气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发展,这是很不简单的。所以,汉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赞赏不绝地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扁鹊不仅善于切脉和望诊,而且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熨贴、砭石、手术和汤药等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找到了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问道:“太子患什么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气发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鹊进一步了解了太子发病的各种情况,就信心百倍地对中庶子说:”你进去通报虢君,就说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鹊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报,而且嘲讽扁鹊说:“你既无上古名医俞跗的本事,反而说你能救活太子,就是不懂事的婴儿也会知道你是骗人的!”扁鹊气愤地说:“你这是从竹管里望天。老实告诉你,我秦越人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审察病人形态,就能说出病的部位。不信,你试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该会鸣响,鼻翼该会扇动,从其大腿摸到阴部也该是温热的。”听到这里,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因为扁鹊虽没有见过太子,但通过多次询问,对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说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进去通报了。虢君得知消息,吃了一惊,赶快出来接见扁鹊,说:“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无缘拜见;先生路过我这小国,幸亏主动来救助,这实在是寡人的幸运!有先生救助,我儿就能活命;没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尸体埋在山沟罢了。”说着,“流涕长潸”,哭得好悲切。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而他却实事求是地说,并非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死去,他只不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太子从垂死中挽救过来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以上病例看出,扁鹊已经综合运用了我国诊病的“四诊”原则—望、闻、问、切。他自说:“越人之为方,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这话已经充分表明扁鹊在临床上运用了“四诊”的诊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难怪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因此,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治学上,扁鹊不满足于一技一法,而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精通一科,兼通数科,做到一专多能。比如,他到越国都城邯郸,看到当地妇女患病较多,就在妇科病方面下功夫,当了“带下医”,治好了许多妇女的多年疾病;他到东周都城洛阳,看见当地许多老年人,患了视听力衰退的疾病,就着眼于五官科疾病的研究,当了“耳目痹医”,治好了许多老人的五官病,使不少老人从耳聋眼花中恢复了健康;他到了秦国首都咸阳,看到当地儿童的发病率很高,就研究儿童发病原因,当了“小儿医”,治好了许多儿童的多发病。由此可见,扁鹊不仅精通内科,还兼通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诊断上,不仅精通“切脉”,而且善于“望色、听声、写形”;在治法上,不仅精通针灸,还善于用砭石、熨贴、按摩、手术、汤药等。可谓是一位多面手的民间医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上古,神权高于一切。巫术占统治地位。到了扁鹊的战国时代,医巫已经开始分业。扁鹊在医学研究道路上完全抛弃巫医那条死胡同。扁鹊曾明确宣告:“信巫不信医”是“六不治”之一。为了捍卫祖国的医药学,他不惜豁出自己的生命。当时,秦武王有病,召请名闻天下的扁鹊来治。一天,太医令李醯和一班文武大臣赶忙出来劝阻,说什么大王的病处于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鹊未必能除。万一出了差错,将使耳不聪,目不明。扁鹊听了气得把治病用的砭石一摔,对秦武王说:“大王同我商量好了除病,却又允许一班蠢人从中捣乱;假使你也这样来治理国政,那你一举就会亡国!”秦武王听了只好让扁鹊治病。结果太医令李醯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鹊手里,却化险为夷。在这场技术高低的较量上,扁鹊彻底战胜了李醯。李醯自知“不如扁鹊”,就产生忌妬之心,使人暗下毒手,杀害了扁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扁鹊深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人们称他为“能生死人”的“神医”。在他行医经过的共约四千化里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在伏道村扁鹊庙的墙上,有这样一首诗,概括了他的一生,同时寄托了人民对他的哀思:</p><p class="ql-block">昔为舍长时,方伎未可录。</p><p class="ql-block">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p><p class="ql-block">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p><p class="ql-block">先生妙药石,起虢效何速!</p><p class="ql-block">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p><p class="ql-block">先生具正眼,毫厘窥肺腹。</p><p class="ql-block">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p><p class="ql-block">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p><p class="ql-block">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p><p class="ql-block">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p> 周汉晋名医--张仲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周汉晋名医--张仲景</b></p> <p class="ql-block">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按《水经注》:“涅阳,汉初置县,属南阳郡,因在涅水(今赵诃)之阳,故名。”张仲景的里籍自来众说纷云,陈邦贤氏定为南阳郡涅阳,范行准氏定为南阳蔡阳,嗣后廖国王、张炎二氏考涅阳故城在今邓县稂东镇。尚启东考为南阳郡棘阳(故城在今河南新野东北)),《后汉书》无传,其事迹始见于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当时,除连年战乱外,疫疠流行,曹植曾有记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集诠评》第九卷),张仲景称其宗族原有人丁二百余口,自建安以后的不到十年间,死亡者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张仲景有感于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死亡,加之世浴之弊,医家之弊,医道日衰,伤往昔之莫救,促使他悉心研究医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前代医籍如《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又结合个人临证之经验,编成了《伤寒杂病论》。原书十六卷,经汉末战乱兵火而散佚,复得后世医家整理,成为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专门讨论伤寒病。后者主要论述内伤杂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伤寒是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仲景基于此说而发展,他以六经为纲,剖析了伤寒病各个阶段的病机病位病性,创立了伤寒病的六经辨证体系。对于各科杂病,张仲景以脏腑经络为枢机,缕析条辨,开后世脏腑辩证之先河。《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共载方剂269首,用药214种,对药物的加工与使用,方剂的配伍与变化都有很细致的要求。张仲景对外感热病与杂病的认识和临证治疗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其在药剂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之后的医学家多尊称其为“亚圣”、“医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仲景本为士人,而能绝意宦途。精研医道,并鄙视那些“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的“居世之士”。他不仅以医术享誉于当时,且对医生的医德与医疗作风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批评那些医德不修、医风不正的医生,“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诀诊,九侯曾无彷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这些论述上承秦汉,下启晋唐,成为祖国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仲景的著作除《伤寒杂病论》外.见于文献著录的尚有《张仲景五脏论》、《张仲景脉经》、《张仲景疗妇人方》、《五脏营卫论》、《疗黄经》、《口齿论》等。张仲景弟子有杜度、卫汛,俱为当时名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来留下的有关文物胜迹较多。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始建于明代,有清代石刻“医圣祠”(1727)、“医圣张仲景故里”(1900),据明代《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灵应碑》记载:“南阳城东仁济桥西圣庙,十大名医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阳县志》记载:“宛郡(南阳)东高阜处,为张家巷,相传有仲景故宅,延曦门东迤北二里,仁济桥西,有仲景墓。”河南南阳的医圣祠经明清以后屡次修葺(其间也有毁坏),保存比较完整。分布各地的十大名医祠中都供有张仲景的塑像,反映了中国民间对张仲景的崇敬与缅怀。医圣祠于本世纪50年代以后经不断扩建增修,已焕然一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东汉名医--华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东汉名医--华佗</b></p> <p class="ql-block">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2-4]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闲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曾经替广陵太守陈登治病,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有下属说华佗在这个地方,后来他就命人去请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先请他准备了十几个脸盆,然后为他诊治结果陈登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的虫子,为他开了药,说陈登是吃鱼得的这个病,告诉他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这个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临走告诉了华佗家的地址,那年陈登36岁,结果陈登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并派人依照地址寻找,可是华佗的药童告诉陈登的使者说华佗上山采药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结果陈登去世了。 (依据见《三国志·陈登传》)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周泰受重伤时,华佗医好他,所以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华佗时就说:“江东医周泰者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是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说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他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欧美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初,比华佗晚一千六百余年。《世界药学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药可能是由中国传去,因为“中国名医华佗最精此术”。《隋书·经籍志》记有“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已佚。《医心方》所引《华佗针灸经》可能是该书的佚文,《太平圣惠方》引有“华佗明堂”之文。从现存佚文看,《华佗针灸经》所载腧穴名称及定位均与《黄帝明堂经》有较大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麻沸散</b></p><p class="ql-block">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也就应手消除。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开刀时,病人自己并不感到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医疗体育</b></p><p class="ql-block">华佗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身体不舒服时,就起来做其中一戏,流汗浸湿衣服后,接着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他的学生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五禽戏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相传华佗在许昌时,天天指导许多瘦弱的人在旷地上作这个体操。说:“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外科手术</b></p><p class="ql-block">华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及发明用针灸医病的先驱者、创始人。“麻沸散”为外科医学的开拓和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他的发明比美国的牙科医生摩尔顿( 1846年)发明乙醚麻醉获得成功要早1600多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他的外科手术,得到历代的推崇。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实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医学精神</b></p><p class="ql-block">华佗生活的时代,是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华佗并不滥用药物。华佗重视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观察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他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书》,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佗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中国的医学到了春秋时代已经有辉煌的成就,而扁鹊对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的学问有可能从扁鹊的学说发展而来。同时,华佗对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高兴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很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实地开创新的天地。例如当时他就发现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暗杀,或者用于执弄,真正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有。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p> 隋唐名医--孙思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隋唐名医--孙思邈</b></p> <p class="ql-block">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他从小勤奋好学,七岁读书,每日背诵一千多字,有“圣童”之称。到了二十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既“善谈庄、老”,又“兼好释典”,学问非常渊博。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他的这种认识,是从切身体验中得来的。他小时候,体弱多病,要经常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贫苦百姓,也跟他一样,因为患病弄得穷困不堪,有的竟得不到治疗而悲惨死去这些事,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岁开始,就“志于学医”,并下了很大的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经过这样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内容极为丰富。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二百三十二门,收方五千三百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首创“复方”。《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书名含有和《千金要方》相辅相济,羽翼双飞的意思。此书共三十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首载药物八百余种。这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对学习、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宋代郭思高度评价《千金方》,说:“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千金宝要》)。清代医学家徐大椿也认为该书“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医学源流论》)。这书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而且还影响到国外,如朝鲜,日本。公元六O八年,日本来中国学医的医生,就把《千金方》等方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汉医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孙思邈结合实践,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各家之长,所以医学水平很高,有许多独特的贡献。其中,对脚气病的治疗最为擅长。脚气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这种病多少年来折磨着江南一带群众。孙思邈在学习前人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提出一个有奇效而又简便的防治方案,那就是用防己、细辛、犀角、蓖麻叶、蜀椒、防风、吴茱萸等含有维生素B1的药物来治疗,用含有维生素B1的谷皮(楮树皮)煮汤调粥常服来预防,这在世界医学史也是非常先进的。欧洲于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二年,开始作脚气病的研究,而孙思邈早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详加论述,并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比欧洲早了整整一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幼保健,是创建妇科的先驱。他在《千金要方》中首例妇科三卷,儿科一卷,把妇儿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还打破当时医学界“各承一业”的陋习,主张用综合疗法治病。他说:“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本人用药、用针、用灸都很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材在前面走,从棺材里滴出几点鲜血,后边跟着一个老婆婆,伤心大哭。这种情况引起他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棺材里的“死人”是老婆婆难产刚死的独生女儿。他告诉老婆婆,产妇并没有死。于是开棺抢救。一看,产妇脸色蜡黄,一丝血色也没有,同死人无异,但一摸脉搏还在微微的跳动。孙思邈选定穴位,只扎了一针,不一会,产妇就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下产。眼看母子得救,大家十分感激,齐声称赞他的医术高明。《历代名医图赞》称道:“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本草蒙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思邈在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那么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他的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这也说明历代人民对他的感情是多么深厚。</p> 谁这么优秀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