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记忆…

白桦林

<p class="ql-block">自孩提时起,我与爷爷、奶奶在乡下老家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屋里柜面上半藏半露一个算盘(注:初始我只知其物而不知其名),出于童趣我常拿来晃动听响,还当玩具车,在炕上推来推去,嘴里还嘟囔着。终于被爷爷发现了,嚷到:这是算盘子,不是你玩的家伙!至此,知道了它叫“算盘”,可算盘是作什么用的,我还是一脸懵圈。</p><p class="ql-block">时间推移,偶尔见到爷爷拨弄算盘,动作较慢,同时好像念叨些什么。也常有人来借用算盘子,印象中外借的次数要比爷爷自用多得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爷爷家境贫寒,没念过书。对于使用算盘,自学自悟,很是业余,多半还是以一种老旧方式在炕头的土墙上画道道(有炕席竖起遮着),标记只有他自己明白的“记数”。多少年后才弄懂,这种记方式属于“筹算”。我翻书查得筹算的两种记数方式(见下图),爷爷用的就是其中的横式记数方式。 另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农村居家纸张、笔具缺乏。诸如生辰、嫁娶等要事记载,常常是碳化枝条写在柜盖板的内面。因字迹模糊、易于脱落,而成为无效记录。</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人类在生产劳动、生活交际中,记数是少不了的。从原始结绳,到用石子、木棍、珠子等作算筹,再到以算筹为工具的筹算,进而发展到珠算、尺算(计算尺)、机(械)算(上世纪七十年代见过,操作时响动较大,其运算机理和使用方法不甚了了,在一定程度取代了算盘。)、电算(计算器、微机),一路走来,不断进步。其中的珠算,方便快捷,独特易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时至今日,仍余热未尽,不失使用价值。更值一提的,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之一,令世界瞩目。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将珠算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祖国争了光!</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至今记得,小学四、五年级时开过珠算课。老师把一个档上缠有麻线(便于算珠定位)的大算盘挂在黑板上授课。进入高小学习珠算,想来也是因循渐进,合乎顺序的。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算术基础,即文字识读、理解能力和数字的运算技艺。遗憾的是当时学者寡趣,教者不力,加之课时少,无考核,课程草草而过。类似的还有毛笔字课。不过那时没有主、副课的想法,更无必修、选修的概念,全在学校的安排了!下面两图是我现存的小学珠算课本和小学毕业前曾使用过的初中算术课本(上世纪五十年代),看到它们,会勾起我几多往日时光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算盘作为国人的计算工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使用历史。它是在先人使用各种算筹来筹算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p><p class="ql-block">算盘的结构,通常是矩形四框,内有一横梁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穿有算珠的立棍叫档,每档有上珠两个(或一个),一珠当5;有下珠五个(或四个),每珠作1。算盘不仅能表数,还能进行四则运算、面积计算,甚至可用于开平方、开立方运算,足显神奇!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归纳出许多运算口诀,使珠算更加方便快捷,尽展风彩!</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属性为计算工具的算盘,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尽管它形状不一,材质有异,但都有“富贵吉祥、招财进宝”的象征。人们对算盘还有许多美好传说,并视之为宝物一件!</p><p class="ql-block">“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是,“算盘一响,黄金万两”,顺理成章。但有时也从影视镜头、小说故事中流出恃强凌弱、讨债逼租的场景。“算盘一响,悲欢两相”,此时算盘似乎成了“歹人帮凶”!于是“恨屋及乌”,同罪论之。细想一下,算盘何辜?是非曲直悉由人出,善恶美丑全在操盘,岂有它哉!</p><p class="ql-block">迄今,尽管算盘发明的史料不太确定,专家各有表述,但珠算(算盘)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这毫无疑问!</p><p class="ql-block">神奇算盘,王者风范。君不见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蒋敬,号称“神算子”。其乃落科举子,后弃文就武,通书算,有谋略,专管考算钱粮支出纳入,排名梁山第53条好汉。“铁算盘”一个,技不压身啊!(截图附下)。</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想起老歌一首,《我的算盘好伙计》。歌曲以一位年轻会计人员口吻演唱,很接地气。我们知道,使用算盘,手、眼、脑并用,这对提高思维能力、锻炼灵敏反应十分有益,难怪把算盘称为好伙计!歌单如下。</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里的算盘,系上世纪八十年代物品,孩子小学期间曾用过。该时期的珠算课,似乎因袭以往,同样是浅尝辄止,孩子们所学内容,估计早都“就饭吃了”,遑论学以致用!但如今年轻人懂电脑、熟手机,轻车熟路,风貌全新,与时俱进,捷足先登。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喜之!</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图这两款会计算盘,是父亲使用过的物件。我保存至今,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父辈投身共和国建设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勤恳务实,舍己奉公,任劳任怨。童年的记忆中,父亲一早就带着饭盒上班,中午不回;待到晚归,我已入睡,见面很少。直至晚年,老人家仍是兢兢业业,细心于企业管理工作;离职以后,余热尽献,可谓“伏枥老骥”!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焦裕禄》放映,老人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那代人)都是焦裕禄”!我,听之信之!</p><p class="ql-block">如今,这算盘已成遗物。睹物思人,缅怀之情,自然而生,浓浓所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算盘,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兼有许多美好寓意。用于算账,意指招财进宝;用以盘算,表赞度日精打细算。矩形外貌,喻做人方正,儒雅端庄形貌;操盘掌控,扬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风范;作成挂件,具辟邪去病、安家镇宅神威。闺女出嫁,陪伴随行,乃祝福美满,广茂财源之寓。民间“金算盘”、“铁算盘”等喻语,更是对细致谨慎、精明通达人物的美誉。寓意,寄托的是美好的希冀!</p><p class="ql-block">算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有些朗朗上口、紧接地气的珠算口诀,被用于日常用语,犹显活灵活现!如表意均摊、均分的“三一三十一”,“二一添作五”;形容办事干练有方、快捷利索的“三下五除二”等,真是妙语连珠!</p><p class="ql-block">在略有贬义的语句中,也有引用“算盘”表述的言语,例如“打小算盘”(为局部或个人利益謀算);“打错了算盘”(计划、措施落空,失败),生动而形象!</p><p class="ql-block">算盘,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同时,也会张开双臂,欢迎更高级计算工具的到来!时至今日,我们深信珠算的独特功能,终有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算盘的记忆…》,就写到这里了。由童年到古稀,经历入学、下乡,供职,直至退休赋闲,算盘的身影在脑海中时隐时现。闲来通过阅读、上网,虽是对其认知有进,也未跳出“门外汉”的圈子。但是,经年见闻,记忆难忘,与之尽管“有缘缺分”,却也不乏开怀!</p><p class="ql-block"> 端端正正坐大堂,方行天下堪称王;</p><p class="ql-block"> 上下念动精于算,左右落笔明细详。</p><p class="ql-block">看官,所凑四句当作“算盘”的谜面如何?</p><p class="ql-block"> * * * * *</p><p class="ql-block">下面图片是曾伴我学习、工作的“伙计”,“友情”难忘!附加于此,凑个热闹,求个圆满,作个尾声。</p> <p class="ql-block">计算尺~1。</p> <p class="ql-block">计算尺~2。</p> <p class="ql-block">计算器。</p> <p class="ql-block">比例尺。</p> <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感谢阅读。</p><p class="ql-block"> 作者 白桦林(昵称)</p><p class="ql-block"> 脱稿 A.D. 2022.5.26. p.m.</p><p class="ql-block"> 修改 A.D. 2022.5.28~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