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古城

海风

<p class="ql-block">同安老城也称为银城,由城关东边的凤山、东北面的白石山、北面的大轮山组成县城坚固的围屏,东溪和西溪合抱,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格局,形似古代银锭。</p> <p class="ql-block">同安钟楼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后在护国讨袁战争中牺牲的庄尊贤、潘节文二烈士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同安古县衙遗址始建于五代天成四年(公元929年),迄今已有1086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旧县衙改造成的市民文化公园,以朱子文化为特色,展示高士轩、半亩方塘水景观、牧爱园广场、理学墙、龙贯井、朱熹手植榆树等,让市民能亲睹朱子当年在同安任主簿时的景象,联想朱子文化。</p> <p class="ql-block">同安孔庙始建于五代,后毁。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大成殿,面积1050平方米,1987年重修。同安孔庙当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周围学子求学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同安古城墙是同安最后残留的一段古城墙遗址。城墙,属古代用于护城防御的一种夯土或砖、石墙,也是城市的界限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炉街这条府右的南北向街道,原本是同安县城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旧时上至都城下至县郡,无不遵崇“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营建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岳伯”坊的周围才是同安人做买卖、讨生活的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洗墨池路南口是北宋宰相、科学家苏颂的故居“芦山堂”,很早以前堂前原有一口池塘,因苏氏子弟洗笔洗砚而呈青黑色,故名洗墨池。北口在常青路上,与太守巷眦邻。洗墨池路已被磐金的楼盘占去,空留有洗墨池路的地名。</span></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新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因城市改,旧三秀路只剩下几十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安老城原本有几条众所周知的“摸奶巷”。所谓“摸奶巷”也是老城街面房的特色。街面房即铺面、店面。在街上一则店面很贵,二则店面数量有限,因此每户人家往往只有一个铺面做生意,而在铺面后建起很有深度的居家房子,形成同安人说的“竹篙厝”。几栋房子之间就会夹成一条窄窄的小巷,这些小巷有的较宽,能够通行一台人力车;有的就很窄,最窄的小巷就是现今残存的旧三秀路上的十字巷,最窄之处不及二尺,仅能容一人通过,如果两人相向而行,就必须贴着墙壁“摸奶”而过,故名“摸奶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同安人往往称这一段小巷(十字巷)为“补雨伞巷”,十字巷的这一段就比较宽了,可容两辆自行车并行,小巷向东北与太守巷连接。</span></p> <p class="ql-block">双溪公园因位于同安东西溪的交汇口,所以得名双溪。作为同安城内的第一座公园,双溪公园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同安人在这里度过了不少欢乐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