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放明 20年前在德国的手术室 <div><br></div>医疗工作千头万绪,哪怕有一点没做好或某一个临床表现没有发现,就可能导致诊断的错误和治疗的失败,这种失误有时候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人生的第一步 往往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决定了治疗的成功与失败。 那是2014年1月的一个下午,三点钟左右,我正在手术室里做一台复杂的大手术——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这时接到一家区级三甲医院的会诊电话,说一剖宫产的病人发生了产后大出血,要求我去抢救病人,我下不了手术台,就让科室的副主任去会诊。 设备齐全的新生儿辐射台 等我五点钟刚刚做完手术,就接到科室副主任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该患者做了子宫切除,仍然无法止住出血,又请他们本院的妇科主任做了盆腔双侧髂内动脉结扎,但仍然还在出血,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已经出血5000ml多了,现在他们用大纱块压住盆腔创面的出血点,等我去会诊抢救。 红色的水中分娩浴缸和绿色的分娩球 我到现场时,见到病人低血压、低血氧,气管插管维持呼吸,手术台一圈站满了人,病人肥胖,导致盆腔很深,盆底暴露不清,且无影灯的光线也不足,我即刻叫手术室护士拿来臀部小垫枕,垫高臀部使盆腔变浅,另外,再叫护士拿来一个移动手术站灯,加强照明,我上台后,马上发现,现在的出血是左侧的髂内静脉破裂所致,很可能是在做左髂内动脉结扎的时候,误伤了左髂内静脉。 自由体位分娩椅 病因找到了,让血管外科的医生修补了髂内静脉,经过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复习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我判断这个病人是一个羊水栓塞的病人,按羊水栓塞来抢救,病人很快就转危为安了。 各种自由体位分娩图 <div><br></div>第二个病人则是一个顺产后会阴前壁严重裂伤的病例。 产妇在一家民营医院顺产了一个5斤多的新生儿,发生了产后阴道大出血,检查发现是阴道前壁严重裂伤,当地医院进行了缝合,但不能止住血,就把该产妇转到一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在区妇幼保健院,先在门诊手术室进行二次缝合,但仍未能止住出血,又把该产妇转到住院部,在住院部的手术室,第三次进行的缝合,还是止不住出血。 德国医院里的病人休息处 这时该病人,因为出血过多,生命体征不稳定,就把这个病人,转入了当地的一家区级三甲综合医院的ICU,在这家综合医院,又进行了第4次缝合,然而,仍然未能止住阴道出血。 到第二天早上9点钟,区三甲综合医院的产科主任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会诊。我到达该院ICU时,病人身上布满了监护仪的连线,病情较重,但生命体征尚稳定,阴道尽管填塞了压迫止血的纱条,但仍然有持续不断的阴道流血。 病人送入手术室后,我想这是第五次手术了,阴道前壁的裂伤,常规的截石位是不好操作的,我问麻醉师,病人目前的情况是否可以俯卧位,麻醉师说可以。我就把病人摆放成俯卧分腿位,这样,我就可以很方便的缝合阴道前壁了。 检查室里有妇检床、产检床和B超机,超越我们20年。 尽管病人已多次手术,组织水肿糟脆,阴道弹性差,暴露困难,拉不开,操作的空间有限,但还是比截石位要好操作得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缝合,终于止住血,完成了手术。 半年多后,我去那家区妇幼保健院会诊病人,这个阴道前壁裂伤的产妇,可能一直在找分娩医院的麻烦,民营医院的负责人,知道我要来区妇保院会诊,故让这名产妇在民营医院等我,要我去看看。 已经半年多了,产妇的各方面恢复良好。我检查产妇后,发现她盆底的软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弹性,告诉她,前次分娩一个5斤多的新生儿,即发生阴道前壁的严重裂伤,如果再次生孩子,建议她剖宫产分娩为宜。 当年科室的同事,巴勒斯坦兄弟——马丁 <div><br></div>第三个病例是最近发生在我现在工作的医院,是一个剖宫产后出血的病例。 这是一个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的病人,胎盘位于后壁侧壁,手术中才发现是前置胎盘,后壁的前置胎盘B超常常漏诊,通常是在手术中才发现,我前天才做的一个巨大儿剖宫产,娩出胎盘时发现后壁的胎盘已达宫颈的内口,缝扎止血+宫腔填纱才止住出血,手术多花了20分钟的时间,昨天才拔除阴道碘仿纱,安全无恙。 而这个病例也是这种情况,但是二次剖宫产,胎盘分布于子宫下段的后壁和侧壁,手术医生也对子宫下段进行了缝扎止血,还填塞了碘仿纱条,但返回病房后发现阴道出血不止,向我汇报后,我自己又在手术室,进行的二次填纱术,然而,返回病房后不久,病人阴道再次出现大量出血。 出生在中国的犹太人麻醉师,参加过中国文革。 这次只好再次开腹止血(非计划再次手术),开腹后,我将子宫拿出腹腔外,对子宫下段做了缩窄术,子宫下段不出血了,这时子宫体部后壁的胎盘剥离面开始大量出血,而且用了宫缩剂和缝扎止血效果也不佳,好像是只有切除子宫了,这时我突然想起,应该把子宫放回腹腔去,因为,我们为了手术方便,让子宫离开了它固有的位置太久了(也就20分钟左右),必定会影响子宫的血液循环和温度。 果然,将子宫放回腹腔,回归它固有的位置,稍加按摩一下,子宫就不出血了,真是神奇!人也是回到自己的家里才舒服惬意呀,子宫也一样。<div><br><div>外科医生做手术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恢复原有的解剖结构。</div><div><br></div><div>一念之差,差一点铸成大错!</div><div><br></div><div>这个病人出院后,来我门诊随访,伤口等各方面都恢复得很好,我开玩笑地告诉她,现在放开三胎了,你过两年还可以生第三胎,再来找我吧,她说,有你在,我可以考虑。</div></div> 这篇文章的第一个病例,就是古人所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科手术你暴露不清,光线不足,如何做手术? 第二个病例则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道路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当原来的方式行不通了,要有所改变,变则通,抱残守缺是行不通的,如果我还是截石位手术,很可能再次手术失败。 第三个病例告诉我们,联想的重要性。这种结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病理生理的联想,有时候就是我们诊治疾病成功的关键。这里面还有一点哲学思想,就是回归自然,才是本源。 临床医疗工作中有许多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一个好的临床医生要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培养自己观察、发现细节的能力,见微知著;灵活运用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联想、类比,并提高自己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苏放明于2022年5月29日16点4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