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课标”,把握“风向标”——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年级组学习2022新课标解读记录

自在人儿

<h5><p>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引起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新的课程标准被视作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它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哪些要求?教师将如何根据新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p><p></p></h5> <h5> 为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年级组的老师们共同观看了外滩教育论坛——义务教育新课标深度解读。由于疫情的原因,老师们都是在家中收看,会后在线上平台结合自己的工作交流了学习体会。</h5> <h5><b>顾明远:“新课标”具有四大特点</b><br> “新课标”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论坛中指出,“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是把过去重视”教师怎么教“转换到现在重视“学生怎么学”,一切从学生出发。<br></h5><h5> 顾教授认为,“新课标”有四大特点:<br> 一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教师不是把课本中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传给学生,而是要关注到学生的整体发展。<br> 二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完整性、结构性,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要了解本节课在课本中、在这门学科中的地位,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阶段性和衔接性。<br> 三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跨学科性。教师的教不只是考虑到自己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关注到其他的学科,要和其他的学科有一个联系,组织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题,让学生探讨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br> 四是“新课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br> 顾明远教授认为,“新课标”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并从目标、内容、方法上都提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h5> <h5><b>崔允漷:“新课标”有三新</b><br> 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在论坛中指出,“新课标”有三新:新目标,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新教学,用大单元实现学科育人;新评价,三管齐下推进素养量测评。<br> 1、新目标: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br> 据崔允漷介绍,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首先要建构一个培养目标,每门课程要依据培养目标来制定课程标准,随后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教学评价,最终达到教学目标。<br> 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目标,就是把“想得到的美丽”,变成“看得到的风景”,转化为“走得到的景点”,这样就可以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br>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看一辈子的素养”。那么,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的素养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立什么“德”?树什么“人”?<br> 崔允漷指出,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课程思维,借助层级化的目标体系来回答。<br> 第一层级是培养目标,代表国家层面为初中毕业生画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时代新人提出的新要求、新提法。<br> 第二层级就是课程标准,围绕着素养导向构建,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学业质量。<br> 课程内容就是“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建构学习经验的框架。<br> 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的标准,比如说出什么、指出什么、了解什么、记住什么。<br> 学业质量就是指学生运用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更高阶位的目标。<br> 课程标准这个概念既有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又有学业质量、内容标准。<br> 2、新教学:用大单元实现学科育人<br> “新课标”需要新的教学与评价,随之而来的就是推进流程,需要新教材、新教案、新课堂、新考评。<br> 新教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崔允漷指出,现在我们的目标变了,目标不再是了解什么、记住什么,而是确立观念、解决问题、创意实现、形成美感、完成任务、制作产品、形成作品、编制方案。<br> 这样的目标该怎样完成?现在的新教学必须要超越以前一课时、一课时的设计,要用大单元把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活动整合在一起来设计。<br> 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br> 据崔允漷介绍,这个“大”有四层意思。<br> (1)高阶位目标:以素养为目标,解决真实情境问题;<br> (2)多课时构成:多个课时构成一个教学单位;<br> (3)微课程建设:将目标、情境、知识点、课时、教、作业、展示、评估建设成一个微课程,或一个项目;<br> (4)有个组织者:作为单元的“骨架”统摄所有学习生活,主要有三类,包括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br> 那么,学习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br> 崔允漷指出,这次“新课标”专门重点提出要强化学科实践。如何解决课堂上的“乱动”(无方向)、“盲动”(无目标)、“瞎动”(无深度)?“新课标”中每一门学科都在学科实践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强调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学习“像”专家一样行动。<br> 3、新评价:三管齐下推进素养量测评<br> 素养测评到底该怎么测评?崔允漷指出,要三条路径一起来!<br> 第一条路径:纸笔考试,仍然是考试评价的主要方式。但是必须要完善、改进。改进的方向是要重建试题属性,通过“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哪一类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来命题。<br> 第二条路径:表现评价,以素养导向作为评价改革的着力点,考验学生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解决高分低能问题。<br> 第三条路径:过程数据,将评价与新技术融合。教育亟需拥抱新技术,把技术支持的过程数据与学科评价整合在一起。就好比运用新技术为学习装一个“行车记录仪”,通过采集行驶数据来进行综合数字评价,解决有分无德、有习无惯。<br></h5> <h5><b>吴刚平: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b><br> 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吴刚平在论坛中指出,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br> 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结构?<br> 吴刚平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所说的内容课程中的“内容”到底指什么?<br> 一般情况下,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学什么,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是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作为基础的课程内容结构,主要由三个结构组成。<br> 第一个是横向领域结构,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并行设置的科目,以及学科内部不同的领域,如语文学科中的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br> 第二是纵向进阶结构,学科知识要一级一级往上学,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进阶。<br> 第三是纵深表里结构,从横向,到纵向,再到纵深,是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结构。<br> 吴刚平指出,我们要重视的是里层的学习意义,这是最能够回答“知识最重要的育人价值是什么”。这个内涵价值包括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动机、学习体验、认识成就、能力高度、情意态度、身心和谐、精神境界等。<br> 表层的知识形式回答的问题是“用什么知识育人最有效”,具体而言,不同学科特定领域有着各种不同符号系统和逻辑形式,包括术语、概念、事实、公式、图谱等。<br> 吴刚平特别强调,一些学校探索的“深度教学”,其实是个误解,只是把特定领域的术语、概念等符号系统搞得很深、很难。其实,不论多深多难,都仅仅是表层,并没有深入育人价值的内核。<br>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标准,明确按照“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来展开和说明课程内容。<br> 完整的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br> 学习对象即对象性内容,就是教什么、学什么;<br> 学习过程即过程性内容,就是怎么教、怎么学;<br> 学习结果即结果性内容,就是教出什么来、学出什么来。<br> 对象性内容可以一模一样,规模化地进行统一讲授,但过程性内容和结果性内容只能因人而异,必须设计每位学生卷入其中的主题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br> 日常教学中,往往更重视对象性内容,而忽视过程性内容和结果性内容。吴刚平指出,现在必须从理论认识上将原有单一的对象性内容迭代,升级为对象性、过程性和结果性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内容概念。<br></h5> <h5><b>徐淀芳:给跨学科学习一个支架</b><br> 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指出,要落实课程方案的要求,各个学科课程标准采用的策略与路径基本相同,都是倡导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而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于是跨学科学习就成为实现改革策略和路径的抓手。<br> 各个学科如何实施跨学科学习?<br> 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描述跨学科学习的时候,通常从三个方面展开,包括主题领域、学习方式和学习形态。<br> 主题领域通常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个三个大领域,结合学科的特点,从与生活的结合,与社会的结合,与科技的结合,以及与专题教育的结合等方面来提炼学科主题。<br> 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着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比如说阅读、观察、实验、制作、创作、服务、调查、梳理、展示、表达等。<br> 学习形态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团队合作,强调任务驱动,具体形态包含文献学习、科学探究、作品创作、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br> 把握好跨学科学习,徐淀芳有三点建议:<br> 1、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把握跨学科主题,其中包含知识、技能、方法,凝练育人价值。<br> 2、以综合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设计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活动。<br> 3、关注学习活动的层次性和进阶性。<br> 我们可以把跨学科学习凝练为一种实践模型,这种实践模型就是在跨学科学习主题的引领下,抓住三个环节:学生学习信息的获取、学习信息的加工以及学习结果的输出。<br> 徐淀芳建议,跨学科学习的参考支架,可以依据课程标准,从主题名称、主题概述、学习目标、核心内容、能力方法、资源获取、任务活动、结果输出、学习水平、主题评价等这些层面进行思考,完成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和实施。<br></h5> <h5><b>顾建军:劳动不是简单增加一门课</b><br> 劳作、手工劳动、生产技术、生产常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近百年以来,劳动课的称呼一直在沿革。<br> 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在论坛中指出,“新课标”中的劳动教育超越了原有的技能本位,将劳动作为起点,以劳动教育作为主体,强化劳动课程的价值引领和时代的竞争,整体建构了九年一体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设计。<br> 这是我国国家层面上的首个劳动课程标准,对形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落实机制,建构五育并举与全面培养的体系,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具有突破意义。<br> 劳动课程不是简单地增加一门课,顾建军建议“做深”“做真”“做精”“做新”“做恒”劳动教育。<br> 1、关注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属性,把劳动课程纳入学校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高质量教育发展,强化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与综合育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做深”劳动教育。<br> 2、强化基于真实世界的劳动实践项目的整体设计,切实规划好学校的劳动课程,提出校本劳动清单,“做真”劳动课程。<br> 3、科学把握劳动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价值体悟、习惯养成、品质雕琢和精神培育,关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默会知识的习得,学会筹划与设计,反思与迁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做精”劳动课程。<br> 4、正确处理劳动课程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关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劳动关系、劳动心理,劳动文化的现代建构,强化规范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协同劳动意识,切实保障劳动安全,“做新”劳动课课程。<br> 5、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劳动课程协同实施和跨学科综合实践体系,加强劳动过程和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科学评价,坚持劳动课程价值理性、科学理性、实践理性的高度统一,“做恒”劳动课程。<br></h5> <h5><b>熊璋:面向全体下一代的信息科技</b><br> 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熊璋,指出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强调素质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下一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br> “不能只考虑大城市,不考虑乡村,只考虑东部,不考虑西部,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业质量。”熊璋说,“我们的核心是信息科技,而不仅是知识、技能、操作、编程,我们的目标是我们下一代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br> 如何落实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熊璋认为,“新课标”仅是课标的一个起点,还需要教材、资源建设去细化课标,让老师有抓手,学校和老师才是我们的“最后一公里”。<br> 熊璋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已经时时处处融入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中,我们倡导学生尝试使用数字设备、数字资源扩充语言学习,体验、感受与数字设备的交互过程,激发对信息科技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br></h5> <h5>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论坛总结发言时指出,基础教育的广大校长、老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中的特点和要求,这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结合已有的课改实践和经验成果,明确方向、分析差距、努力行动。</h5> <h5> 解读、学习、理解和落实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成为基础教育界的一件大事。观看后,三年级组的老师们也在线上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h5> <h5><b>张天一:</b></h5><h5>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新的课标课程标准也被视作教育改革的风向标。5月22日,我在网上学习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外滩教育论坛,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义务教育新课标的深度解读。顾明远教授从新课标的目标导向入手,谈到了新课标主要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他谈到了新课标主要有四个特点,一、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二强调了课程的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性,三、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四、新课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吴刚平教授从课程结构中来深度解读新课标的结构:横向领域结构、纵向进阶结构和纵深表里结构。也就是说,新课标从阶梯度、延伸度和拓展度都有了更高要求。上海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就新课标的倡导跨学科学习,讲述了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强调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倡导真实的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br></h5><h5>通过学习《新课标解读》使我明白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也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以便能更好的把这些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去,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h5> <h5><p><b>刘志惠:</b></p></h5><h5> 新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br> 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还体现在增强了实践的操作性,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尤其是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热点,新课程标准也做出了相应的指导,比如说幼小衔接、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等等。<br> 新课程标准可以实现教育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公平性;还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能彰显国家意志;进一步加强课程一体化的实施;更可以将新时代人才特点创新性和实践性凸显出来。<br> 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新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堂教学中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听说读写”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创造性的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争取让学生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h5> <h5><b>段晓丹:</b></h5><h5>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内容结构的解读,我对新旧课标间的差异和联系有了充分的认识,也意识到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结构化和“大单元”整体型教学的势在必行。主题结构化整合具有整体性、一致性、阶段性特征,这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保持学科本质。新课标中内容结构化是适应教学背景的改革,具有重大价值,这样的内容结构化更突显内容的关联,促进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形成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核心素养的连贯流程。同时课程内容结构化也为我们如何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宽阔的思路:设计单元教学要以单元为形,学科本质为魂,确定单元关键内容,设计有效教学活动。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此次教研学习,收获颇丰,期待将培训学习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用于教学实践中。</h5> <h5><b>金爱顺:</b></h5><h3></h3><h5> 新课标以目标为导向,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要从重视教师怎么教转换为重视学生怎么学,一切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专家思维,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新课标重视课程的结构性、完整性,要克服课本的碎片化教学,每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仅要考虑到每个课时在本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关注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要转换思想,紧跟时代步伐,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h5> <h5> 新课标的颁布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勇敢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教育教学走向新的高度。当然,新课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实践与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也将不断学习和领会新课标,为下一步的行动打好基础。</h5>

新课标

学习

课程

课程标准

教学

学生

劳动

课程内容

学科

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