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五五端午

大嫚

<p class="ql-block">院墙外的一篷艾草齐刷刷地绿着,差不多有半人高了,不用说,端午节就要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这儿没人叫“端午节”,我们打小就称这个节日为“五月单五”。至今也拿不准“单五”是不是“端午”的谐音?但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那倒是确凿无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端午节为题的诗句众多,最喜欢的莫过于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字里行间透着俗世的欢喜。端午节俗栖居于古诗词中,节俗与诗词相映生辉,共同装点着这一美好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 1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免不了捉襟见肘,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清汤寡水的日子过久了,人们自然盼望着能借着节日的由头吃点可口的打打牙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端午这天会吃到用艾草煮的鸡蛋和用大黄米糗的糕。采艾草这活儿多是由我们小孩子去做。一大早,我们姊妹几个便被母亲唤醒,睡眼惺忪地结伴去村外的沟边崖洼采艾草。“孟夏草木长”,初夏时节,草木枝叶里的水份已呈饱和的状态,因而勃发着盎然的生机,处处绿意葱茏,满目的苍翠。艾草也长势喜人,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挨挨的,一会儿的功夫就能采到一大捆。运气好的话还会收集到在叶尖上踮着脚跳来跳去的新鲜的露珠,母亲说,端午早上的露珠就是我们平常用的防蚊虫叮咬的“花露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着艾草回家的路上只可盯着家的方向闷着头走,哪怕人家在身后喊破喉咙也断断不能回头答应。这是母亲一再的叮嘱,母亲说,不听的话是会触霉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撸一把碧绿的艾叶到灶上的锅里煮鸡蛋(用艾叶煮出来的鸡蛋据说有温经散寒的滋补功效),再把艾草一束束地别在门框上,可驱虫也可避邪。去年的艾草早已成了枯枝败叶,便丢到灶里当柴禾烧了。</p><p class="ql-block"><br></p> 2 <p class="ql-block">比起寡淡的煮鸡蛋,甜粘软糯的糗糕自然更愉悦人的味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糕”有“高”的偕意,因而也有着“高升”、“高寿”等的吉庆寓意,在老人生日、小儿百岁、结婚嫁娶、乔迁新居及几个重大节日里,免不了要借糗糕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祝福。糗糕以黍米(大黄米)为主料,配以大枣、红糖熬煮而成。熬煮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翻搅以防糊锅。今天并不讨喜的字眼“糗”,其实在这儿是指边煮边搅的动作。糗好的糕泛着油亮亮的紫红色,且粘稠且滑腻,饭勺可直挺挺地立在锅中而不倒,舀到碗里可超过碗沿半寸而不外溢。用调羹抿一口到嘴里,那在舌尖上一下子漾开来的甜美,不输世间任何的美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糗糕的活儿是母亲的。灶里的火舌舔着灶上的锅底,氤氲的蒸汽弥漫开来,丝丝缕缕地笼罩着母亲那被灶火烤得通红的脸。一边往灶里添柴禾,一边不停歇地翻搅,豆大的汗珠挨着两鬓往下淌……母亲糗糕的场景恍如昨日。可如今,年迈的母亲已卧病在床多年,那个忙进忙出的身影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天参加同学女儿的婚礼,席上的一道面食竟是用素油煎制的糗糕,只夹了一筷子便兴味索然,这哪里能品出母亲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3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江米是稀罕物,极少见到。第一次吃江米粽子,是18岁那年的端午节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到的,豆沙馅儿。有一外婆家在南方的同学有些不屑: 切,这也叫粽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过了些年,寻常的日子里也能吃到粽子了,我也终于吃到了正宗的豆沙馅儿江米粽子,是邻居范师傅家做的,就像母亲做的糗糕那般甜粘软糯。我认识范师傅时,他们两口子已从自行车厂下岗两年,硬是靠起早贪黑地做粽子,让一家人摆脱了生活的窘境。范师傅家住一楼,院子里常年支着一口煮粽子的大铝锅。刚出锅的粽子能香过一条街去,路过的行人总要被浓郁的粽香裹挟着走出老远。满满当当的粽子堆在一个大笸箩里,笸箩旁放着盛钱的纸盒子,任由买粽子的人自己取粽子、找零钱,他们两人顾自忙着手里的活儿,眼皮都不带翻一翻。有熟人戏谑: 也不怕多拿了,少放了?范师傅淡然回应: 人心不都是肉长的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有三三两两的人慕名来跟范师傅学包粽子,范师傅从不藏着掖着,一概倾囊相授,只象征性地收点费用,但对下岗工人是例外,分文不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搬家去了远处,便很难吃到范师傅家那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的豆沙馅儿粽子了,但我不管在什么地儿看到粽子,还是会想到范师傅,一个貌似平实朴素,却韧性十足的人儿,就像他包出的粽子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4 <p class="ql-block">我们家只有大姐会包粽子,往年的端午节我们只是坐享其成,可近来大姐身体欠佳,本以为今年吃不到她包的粽子了,试探着问了一句,大姐乐哈哈地说:“肯定得包啊!生活得有仪式感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确实,虽然我们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不同的讲究,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节日的存在是为了提醒我们,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记得演员黄磊在《奇葩说》中曾说过:“就是这些仪式让我们记住这一辈子,让别人记得我们这一辈子,让我们记得别人的一辈子” ,深以为然!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为了爱与被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节日带给平淡的生活以温馨、感动、期待与希冀,也给我们琐细寡味的日常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欢笑。细数这一年年的过往,开心也好,痛苦也罢,不管是好日子里的美好与欢笑,还是坏日子里的艰辛与酸涩,因为有了节日的调剂与点缀,所经历过的往事便都成为了记忆宝库中的珍珠玛瑙,时不时地拎出来把玩一番,免不了有一份感慨荡漾在心头:原来我的平凡的生活中也有着不平凡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2年5月28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