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无反顾 师者大爱——致敬进修学校援丹志愿服务队

Summer

他们是东港基础教育的引领者,他们是新冠疫情前逆行出击的最美大白,自4月28日起,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15名勇士披甲上阵,在一线奋战了近20天,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离家33天后,他们终于可以平安回家!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疫’路有你 胜利可期”</b></div> “大家伙儿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这是进修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庆国在驰援丹东的战场上说的最多一句话。作为多辆援丹车的“调度长”,他牵挂着车上的每位教师志愿者,每天睁开眼就不停地打电话、发微信,每天150多个电话、近200条微信谱写了他战疫日常的“主旋律”,有一次甚至36个小时没有合眼组织工作。在援丹的战场上,他每天都和餐车打交道,却从来没吃上过一口热乎饭,最先吃饭的战士们总有不同,但最后一个吃饭的一定是张庆国。什么是“疫”路同心,什么是战友情谊,那是只要你在,我便知胜利可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共克时艰,与你携行”</b></div> 进修学校干训部毛主任今年58岁,是此次援丹队伍女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4月28日接到援丹动员的当晚,她身患癌症的哥哥已是弥留之际,在亲情和大义之间她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加入志愿者队伍。福春社区、白房一社区、白房二社区、红房二社区,她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辗转,无所畏惧,不断挑战着自己的年龄和体能,也挑战着自己的情感和内心。5月6日傍晚,她收到了哥哥离世的消息,那一晚她整夜未眠,一边忍受着痛彻心扉的悲伤,一边有序安排哥哥的后事,第二天早上,她准时登上援丹的大巴车奔赴红二社区,与其他战友一起入户采核酸,一直在一线坚守到最后。她用一颗柔软而坚韧的心温暖守护边城的安好无恙。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b></div> 党旗红是援丹队伍中最鲜艳的颜色,每当集结的号角吹响,总能看见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模样。进修学校信息化部主任谷彬牢记党员使命,不顾自己的高血压闻令而动,以“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的觉悟积极投身到援丹行列中。在红房二社区全员核酸检测的战场上,他主动扛起丹建馨园3栋步梯楼、12个单元的入户扫码任务,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下午一点多,累到腿肚子打转、眼前发昏,面对战友关心时还开玩笑地说道:“我还行,嘿……省了一套防护服”,他的身上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光辉,为年轻一代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b></div> 4月28日凌晨,接到援丹的通知,孙文胜主任翻身起来洗了把脸就往市文化礼堂赶,作为学校的总务处主任,他一直是心细如发、考虑周全的代表,这大概是他最匆忙的一次,只提着一个装着洗漱用品的随身小包就冲向了丹东。变身大白的第一天,他就被派到五中附近,没有退缩和恐惧,他毅然决然深入“中心地带”,只为一句“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为疫情能早日结束出一份力”。虽然不再是青年,但不影响他的脚步,穿梭在不同的街道、社区,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消毒、入户扫码、采样管消杀、维护秩序等,他样样精通,成为打好援丹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坚实力量。<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疫’路同行 守望春天” </b></div><div> 进修学校学前教育部的蔡娜主任向来一副温柔可亲、细声软语的形象,但在援丹的战场上,她却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一面。临江街道新村社区是她的主战场,在居民楼下,她放开嗓门儿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在采集现场,她帮着社区维持检测秩序,人手不够时她还协助医护封装采集样本,她娇小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使不完的劲儿,上午完成近千人的集中核酸检测任务后,下午还能参与入户检测,她让我们看见疫情防控中的“她”力量,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家乡出力 为光明奋斗”</b></div> “舍小家为大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放下尚未从丈夫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的母亲,顾不上刚满周岁正经受高烧折磨的小儿子,他跟妻子简单交代了一句“我要去丹东战斗了”就登上援丹的大巴,他就是进修学校综合办主任张大伟。出征的那个凌晨因为孩子生病他几乎没睡,到达丹东后他又被紧急任命为车长,整天忙着与社区对接任务、回车分配任务、带队工作、组织午饭、传达通知……每天跟同事通话到深夜十一二点,却挤不出时间给妻子打一个电话,他是逆行的大白,也是热爱家乡的青年,他是家人和孩子的骄傲,也是用担当和奉献诠释师者精神的防疫工作者,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b></div> 5月6日,援丹的第9天,隋乾丰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写下“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配图是一张实时定位截图。一片泛红的“包围圈”中,显示着所在地——帽盔山街道。在进修学校的援丹队伍中,隋乾丰是专干硬活、难活、危险活的“钉子队员”,在浪头镇,他带着一个小队专干“茬子活”;在白房社区,他80分钟内完成7个封控单元抗原试剂发放任务;在红房社区,他奔走万步只为采集十几户密接者”散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呼叫支援,哪里就是他的战场。他不知疲倦奔走在阻击疫情的前线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为人民服务”!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尽绵薄之力,还安东一切安好”</b></div>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上,王鹏老师是“手速全开”核酸检测扫码员,连续奋战在纤维街道、帽盔山街道和浪头镇多个封控小区,18天累计为近2000户丹东居民完成入户核酸检测登记。一次在红二社区丹建锦园,他需要连续采集3栋21层电梯楼和3栋7层步梯楼。当天3个高层采完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裹在防护服里,他汗如雨下全身湿透,但没有太多犹豫,他转头走向了身后的步梯楼,饭也不吃一直到下午两点半完成任务,共采集了421管核酸样本。疫情之下,他是任劳任怨的“大白”,褪去光环,他是平凡的数学教研员,他用坚毅的身影和有力的行动,为家乡筑起一道牢固的疫情防控墙。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家召唤 使命必达”</b></div> 驰援丹东核酸采集进行到第6天时,于乾老师的嗓子已经嘶哑到发不出声音,这几天他每天都要重复千百遍“请准备好健康码或身份证,开门进行核酸检测”,喊的口干舌燥。出发的时候他没敢告诉八十多岁的母亲自己去援丹了,现在嗓子哑了更是不敢打一个电话,每天4点从东港出发,深夜再从丹东返回让他睡眠严重不足,肠胃炎也接踵而来,但身体上的不适阻止不了他援丹的脚步,前线上一直有他坚持的身影,从教师到志愿者,从讲台到封控区,他用逆行坚守,用奉献担当诠释了”国家召唤,使命必达”。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齐心战疫,我将无我”</b></div> 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丹东疫情来到时,纪春晓老师选择了义不容辞赶赴丹东,他说“我很自豪,自己不仅能在教育事业上,而且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也能为之做出贡献。”出发时,谁都不知道他的左膝有半月板撕裂的旧伤,一旦走步过多或爬楼层数多就会引起膝盖肿痛,甚至出现绞锁症状,对于自己的情况,他绝口不提,忍着膝盖钻心的疼痛默默奋斗着,有一次甚至还背着30斤的消杀壶一连爬了七个单元,每个单元7层楼,7个就是49层楼,当天晚上他的膝盖就肿成了一个球。这种情况下,他又继续坚持战斗了一天,直到第6天被领导强制休整,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援丹必胜”的缘由,这不是一场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一群人的战役,齐心战疫,我将无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若我们的苦能拓宽众人的坦途,这盛世便也可期</b>”</div> 名仕家园高层是红房社区内的最高楼盘,楼高26层,每层4户,核酸采集需乘电梯到达顶楼后,逐层向下走到1楼。作为消杀员,毕晓东老师一马当先,手上提着四五斤的消杀壶,腰上缠着备用消毒液,对通道、防火门、入户门等地逐个消杀,为战友们保驾护航。防护服里密不透风,向下采到12楼时她已经汗流浃背,等坚持完成任务脱下防护服后,我们才看到她脸色通红、头发湿透,纤细的手臂也累得抬不起来,在那天的抗疫日记里,她写道:“原来看似的岁月静好,真的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次真是身临其境体会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逆境中挺身而出的平凡人”</b></div> 在被朋友问到成为援丹英雄有什么感受时,刘新老师笑了一下说:“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人,在逆境中站出来,挡在其他人面前而已。”隔离期间,他最特别的装备是一台用来治疗腰椎间盘的红外线理疗灯,本身腰椎就有旧疾,还总是背着笨重的消杀壶,长时间的站立让他每晚都疼的难以入睡,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他依然咬牙坚持着,在纤维街道连续工作了三天后又转战到浪头镇,指导社区人员消杀、协助医疗人员完成入户核酸采样封管,在防疫一线上展现出教育工作者的斗志和韧性。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命必复 使命必达”</b></div>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刘金惠老师在得知丹东疫情消息,第一时间主动请战,成为进修学校志愿者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代。驰援丹东,她协助领导做好援丹人员的组织和调度工作;深入抗“疫”一线,她团结“战”友,勇于担当,不畏苦累,不惧风险!拥有军人梦的她,终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实现了为国冲锋陷阵的梦想。带着进修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守着“有命必复,使命必达”的人生信条!化身大白,勇往直前,她就是最美教师志愿者,是进修学校最年轻一代风姿的完美展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乌云不可遮月 我愿化作春风”</b></div> 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睡梦之中接到援丹通知,90后教师叶秩菲没有犹豫,“去!”只有一个字的回答,简短而坚定。防疫一线上她胆大心细、勇担重任,在福春街六合小区协助医护完成500份样本封管,在帽盔山街道主动请缨成为紧缺的核酸采集扫码员,5月16日红二社区全员核酸检测,她在采集完6个单元后,回到社区又接下300人的平采扫码任务,这一天她站到腿软,喊到嗓子哑,热到虚脱。在援丹的日子里,她是扫码员,是封管员,是引导员,人手不足时还曾身兼数职,她证明了艰难之时,90后有勇气、有能力完成时代交付的重任,不惧不退,实干担当。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好共安,平安回家”</b></div> 疫情当前,使命在肩。在驰援丹东的战役中,进修学校15名勇士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令人动容。但在他们身后,还隐藏着这样一群“勤务兵”,他们默默无闻、不言苦累,一趟一趟为前方人员送来各种补给,他们体贴入微、周全细致,会在打包物品时悄悄区分好性别,为女教师装上粉色的毛巾。虽然在援丹前线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是一线人员最坚实的后盾,他们说着“无情的是新冠,谨记的是防范,深深的是牵念,久久的是祝愿,进修人同好共安”,为前方战士驱散心中阴霾,他们是进修学校援丹后勤保障组,是疫情笼罩下最温暖的家。 面对新冠,进修学校援丹志愿者战队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教师高尚的师德师风,用坚强党性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书写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勇者无敌,师者大爱。“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欢迎逆行的援丹英雄回家,谢谢你们的付出,谢谢你们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