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又到一年麦穗黄,遥望着麦浪翻滚的金色田野,穿梭在麦田中一台台轰鸣的收割机,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早年所经历的那些“三夏” 麦收农忙时的遥远而温馨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儿时所经历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在老辈人心中留下温馨记忆的人民公社岁月。那时候,每年到了五月天,社员们又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只见田间麦浪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这段日子又是农活儿最忙的“三夏”(夏收、夏管、夏种)大忙时节,庄稼人们把这一时期形象的比喻为火麦连天农忙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早在麦穗还没有黄了的时候,生产队里就已经开始了夏收的各项准备。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的古刹集市大会,是四乡八村的乡亲们筹备夏忙的专场会,大家热热闹闹的聚集在一起,购置收麦用的镰刀,桑叉、苇席、等农具物品,同时也为家里添置一些夏季生活用品,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初夏时节的四月十五古刹集市大会,更像是夏收农忙前无形的动员会,社员们的心里从这一刻起,俨然就迎来了麦穗黄了的夏收农忙时节。生产队里更是早早物色起精壮的骨干力量,组成了三支队伍,一支是有青壮年男劳力组成打麦场队伍,我兄长们每年都在这个生产队里最强壮的有生力量行列;第二支队伍是由健壮的女社员组成的割麦子队伍,那时候还没有收割机,生产队里成片成片的麦子都是靠人们挥舞镰刀,一行行、一把把从麦田里割倒的。我姐姐们那一帮“铁姑娘”队员,便都在这支苦累的战队里;第三支队伍是由生产队里的骡马胶皮轮大车,以及家里备有架子车(人力车)的社员们组成的运输队,专门将收割的秸秆麦子拉到生产队的打麦场上,进行集中脱机作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产队里在组建三支队伍的同时,麦收所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队里早早腾出交通位置便利的地块,碾压出平整宽敞的打麦场,安装好机动麦子脱粒机,在麦场四周备置好水缸、水桶等防火物具,张贴上五颜六色的“三夏”农忙宣传标语,万事俱备,只待开镰收割时刻的降临。</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候,我和同在上学的伙伴们,每到夏收时节也会迎来一个特殊的暑假,组成另外一只特殊的队伍,跟着大人们,在收割运输麦子的田间地块里拾散落的麦穗。小伙伴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人挎着一个小竹篮,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至今依然耳熟能详的歌曲:“我是公社小社员,手拿小镰刀来身背小竹篮,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基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生产队里对我们这些特殊的小社员们给予特殊的关怀,为了预防大家在炎热的田间干活时中暑,特意发给我们一包包“仁丹”,烧好了菊花开水,用于防暑降温,使大家觉得这些小福利是一种甜蜜的礼物。</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麦收时节农活集中紧张,活儿既苦又累,但是大人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和退缩,一个个都把投入紧张的麦收,当做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丝毫不怕苦不怕累,生产队里还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个年代很流行的口号应用到“三夏”农忙中,有时候为了赶在疾风暴雨前抢收抢运抢打麦子,大家更是抢时间赶速度,早出工、晚收工,甚至耽误吃饭也在所不所辞,不管再苦再累,社员们都抱着那年代特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尽职尽责完成麦收农活任务。</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打麦场脱粒堆彻麦秸垛是麦收中最关键,任务最繁重的环节,这也是为什么生产队要把最强健的壮年劳力放在这里的原因。由于打麦场只有一台脱粒机,生产队把队员分为四个班组,采取昼夜不停机轮班作业,使人停歇机器不停转,确保全部收割的麦子在短短一周内脱粒完毕,也避免突发下雨时麦子遭受雨淋。打麦场的队员活儿最苦最累,但也有一份特殊的待遇,生产队里起伙每天供给三餐,每人每顿饭可以发两个长条状的大个儿白面馒头,一碗香喷喷的大肉烩菜,在那个生活不富裕的年代,这份特殊的饭菜让人们感觉特丰盛诱人,三餐下肚中也驱赶掉了苦累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紧张的麦场脱粒作业后,那一排整齐堆码起来的像一座座小山头的麦秸垛,一堆堆金灿灿的麦粒,使社员们品味到了丰收的喜悦,人人心中有一种紧张劳作后的成就感。</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接下来的环节便是家家户户分领麦子了。生产队把麦子的产量和社员人数进行平均估算,扣留队里适当的存量,然后折算出每人可以分领几十斤、几百斤的数量,会计再把每家应该领的小麦斤数开出一张张单据,通知家家户户到打麦场领取麦子。这也是家家户户分享丰收成果的环节,人们带着一捆盛放小麦的口袋,拉着一辆辆架子车,排着长长的队伍,领取自家的丰收成果,备下全家人一年的口粮。那一刻,家家户户人们脸上挂着喜不自禁的笑容,感觉殷实而满足,满满的幸福感在心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留在脑海中那个年代的温馨记忆,令人回味无穷而难以忘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