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份,应四子王旗政协之邀,对四子王旗境内古代长城遗迹进行了一次系列的野外实地考察考古活动。先期在政协统一安排下,组成了专门的考察团队,对古代长城的总体分布情况与北魏重镇--抚冥镇进行了两天的考察查活动。</p><p class="ql-block">之后,为了对一些重点地段和模糊地段进行进一步详细了解,老谢与文物部门几次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了局部勘察。对车辆无法通行的山区和无路地段,老谢一人骑摩托车进行了多次考察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选择其中一次较有收获的考察行动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1、金长城古日板赛罕段考察</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年5月23日</p><p class="ql-block">出行方式:骑摩托车</p><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有飘云,风力3-4级</p><p class="ql-block">午餐准备:面包一个、纯净水一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代长城,史料上又叫金界壕或成吉思汗边墙,金长城属辽金或蒙金时期,相当于公元900年至13世纪的中国北方主要长城遗址之一。金界壕东西贯穿四子王旗全境。西界从红格尔苏木白音花嘎查与包头市达茂旗界进入四子王旗境,经锡拉木伦庙北侧一路向东进入查干补力格苏木白音补力格嘎查补力太境,再向东延伸,在白音朝克图镇与查干补力格苏木交界处的干察花分为南北两条,南线长城经白音锡勒水库南侧跨过查干库特勒梁,经新尼淖儿嘎查全境,进入闪丹嘎查境内,再经达布苏淖儿继续向东进入白音朝克图镇乌兰哈达嘎查境,经塔布呼都格庙遗址北侧后,进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境。金长城北线从干察花向东北延伸,经白音朝克图镇白音朝克图嘎查境进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p> <p class="ql-block">金长城是由我国北方古代民族女真族政权时期,修筑的除秦、汉、北魏以外的又一道“万里长城”。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由女真部族完颜部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1189年完颜(原名麻大葛·世宗孙)继世宗为帝,称金章宗,章宗在位期间,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另一兴起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南进,修筑了一条东起今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至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的金长城,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因长城内侧有墙,外侧有壕,故习惯上称“金界壕”。</p><p class="ql-block">金长城全长(含副线)5000余千米,四子王旗境内有两条遗迹长度总和330千米,两条长城在白音朝克图镇白音锡勒嘎查西段的干察花合并。这一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特点是由外壕、内墙构筑而成。又在城墙上附筑了烽燧、马面(突出墙面的墙体),靠墙的内侧修建了戍堡,布局严密,利于防守。墙、壕的构筑方式多为就地取材,外侧挖壕取土,内侧堆土筑墙,个别位于山地丘陵地段则用石块垒砌,此外还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山脉、河流作为防御设施。</p><p class="ql-block">在四子王旗境内保存较好的金长城位于四子王旗镜南线至达茂旗段。从理论上讲,这一带属于纯牧区,除自然损坏外很少人为破坏。 </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这一段要比东北段(北线)修筑时间要晚一些,在南宋《蒙鞑备录笺证》一书中记载:“章宗又以为患,乃筑新长城,在净州之北”。这告诉我们,这段长城的修筑时间为明昌年间(即1190--1196年)。因较其北线的长城修筑时间晚一些,故称之为“新长城”。因此,这一段长城较完整地保存着当时的边防工事、烽火台等的原貌。</p><p class="ql-block">金长城古日板赛罕段的长城遗迹保存最为完好,可清晰辨别古代长城的风貌,烽燧保存较为完整,只是顶端的石头垒砌的城垛毁坏而已。外墙没有烽燧,内墙每隔500米左右建有烽燧,每个烽燧内侧均修建有65平方米左右的小型轮值院落,间距5--10公里有一座守军军营城址。在河流断面处可清晰看到墙体夯筑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长城戍边军营城址一角(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金长城烽燧遗迹(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内外墙清晰可辨(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长城墙体夯筑的痕迹(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长城墙体夯筑的痕迹(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2、发现北魏时期烽火台敖包</p><p class="ql-block">此次考察的另一收获是,在金长城正南5千米的席片敖包山顶发现一座典型的北魏时期的烽火台敖包。</p><p class="ql-block">席片敖包位于今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汗乌拉嘎查(原东达图大队)境内最西端的中格尔井东北1.5千米,哈穆尔滩东南2千米,莫力嘿河东1千米的席片敖包山顶。地理坐标为:北纬41.88126°,东经111.32686°,海拔高度为1477米。现在为汗乌拉嘎查蒙汉族牧民共同祭祀的祈雨敖包,每年的农历五月份选择吉祥日祭祀。</p><p class="ql-block">经实地考察发现,该敖包基座为25米,基座上的主敖包为直径10米的三级式敖包,紧靠主敖包南侧有一15米见方的石头围墙,围墙南留有1.5米的开口,再往南侧2米处还有一个簸箕状的三面垒墙的圐圙,围绕敖包有放射状13道扎拉嘎石碓,在扎拉嘎之间有数量不等的多个玛尼石碓,主敖包直线高度约有6米。站在古代敖包上,正北面的东北向西南走向的金代长城清晰可见,西南可瞭望尔地敖包,正东远眺朝浩白音敖包。从席片敖包的地理位置与建筑形状可以肯定为北魏时期的瞭望烽火台军事敖包。</p> <p class="ql-block">编者实地勘察绘制的席片敖包形状示意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席片敖包前方的圐圙(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席片敖包全景图(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3、发现疑似北魏长城遗迹</p><p class="ql-block">在沿长城遗迹考察一段后,已是下午15点,在返程途中经过另一座北魏长城烽火台敖包--尔地敖包西侧时,忽然在土路西发现一条东西走向的土坎,很像是北魏长城遗迹,老谢沿土坎向西骑行一段后,在格斯尔村南的耕地里面土坎消失。因时间关系,无法继续寻找,只能踏上归程。这段遗迹只能作为下次继续追踪研究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发现疑似北魏长城的土坎(谢青海摄)</p> <p class="ql-block">踏上回家的大路(谢青海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