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陇西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自古为“四塞之国”,兵家必争之地。西北高,东南低,构成“北山”“城川”“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p> <p class="ql-block">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p> <p class="ql-block">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p> <p class="ql-block">唐朝贞观年间,陇西已成为西北的名城重镇,唐天子重视在李氏发现、繁衍、迁播之地的陇西设立宗祠,意在光显祖宗、威震远方,李世民钦准当地官员大兴土木、兴修殿宇,经数千能工巧匠用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苦心营造终于完成。</p><p class="ql-block">李家龙宫”属于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李家龙宫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整个县城的三分之一。高大的殿宇和红色宫墙,巍然屹立的南大门上,高悬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的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p> <p class="ql-block">称宫者,不但规模大,且规格也高于寺庙,宫内建筑分前、中、后三组,楼阁林立,殿堂巍峨,环境肃穆,颇为壮观。龙宫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只有皇宫和太和殿安放十兽,李家龙宫的地位由此可见。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根深叶茂。</p><p class="ql-block">宗祠不称“祠”,而名“龙宫”,隐隐昭示着睥睨天下的霸气和自信。</p> <p class="ql-block">李氏文化源远流长,已成为与敦煌文化、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李家龙宫,历经一千四百年,成为全世界李姓族人寻根祭祖、追本溯源的圣地,千年雄镇威远楼更是千古绝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