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内小天地,课堂大舞台——信宜市池洞第一中学语文科组“小组学习”教学实践活动掠影

<h3>  改革决心大,课堂活力足。我校致力于“小组管理”“小组教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已初见成效!体现在学生们的参与度增加了,学习的劲头提上了,笑容多了,青春的活力现了!<br> </h3> <h3>一、理论支撑有底气<br>人的心理需求分为三大类:<br>一是对“权利”的需求:人们渴望被认可,渴望自由和自主选择权,渴望功成名就并且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希望自己拥有卓越的能力。<br>二是对“乐趣”的需求:人都有好奇心,充满趣味的事物更能让我们愉快地学习和成长,这种趣味还包括冒险、惊喜及多样化,这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br>三是对“归属感”的需求:包括被重视、被欣赏、被需要以及超越自我的需求。<br>“小组学习”的教育方式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三种“心理内需”的教学理念。<br>我们语文科以此为出发点开启了我们“小组学习”探究之旅。<br></h3> <h3>二、实践形式多姿彩。<br>我们学校的“资深语文人”科组长李琼珍率先垂范,引领改革。她善从细处着笔——早晚读利用小组互查方式落实知识点。</h3> <h3>1、小组学习在早晚读中的运用</h3> <h3>2、利用小组讨论错题,让学生互帮互教,印象深刻!</h3> <h3>3、抓住常考题—句子赏析,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做题经验。</h3> <h3>4、合作板书,小组文思泉涌!</h3> <h3>“年轻有为”的缨婷书记利用小组开展“鸿篇巨制”名著经典阅读探究分享。学生读得深刻,自然分享的“干货”满满!</h3> <h3>教坛新秀“李南老师在新授课中运用“小组学习”探究课文内容。</h3> <h3>气氛不错👍</h3> <h3>5、古文深奥,合力解读!</h3> <h3>6、梅英老师基于课文主旨,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小组内来一场自我教育!</h3> <h3>7、重点内容通过讨论分享印象最深!</h3> <h3>小组学习在课堂上运用,让课堂“活”出生机盎然的感觉!</h3> <h3>8、课堂难点,通过分享智慧寻求突破!</h3> <h3>9、阅读理解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分享做题经验有望克服畏难情绪,激励自信!</h3> <h3>10.“德高望重”的潘老师把“小组学习”用于拓展学习,收效显著!</h3> <h3>1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语文综合实践展示厚植了学生们家国情怀!</h3> <h3>12、读书分享带动人人爱读书!营造读书氛围!</h3> <h3>13、互批试卷认真地互找“刺儿”,争论不下,找老师定夺,实现了“质疑”精神的培养目标!</h3> <h3>小组互批互改有劲头!</h3> <h3>14、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一场朗诵比赛更是“别开生面”,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准备,每一个小组都为展示出好形象而拼尽全力!</h3> <h3>三、总结归纳有顿悟。<br>学生们通过“小组学习”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内心需求,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权力”;有了“乐趣”;有了“归属感”。<br> <br> 小组是他们学习的小天地,课堂成了他们展示自我大舞台!<br> 原来:当分享 、展示、合作、探究、质疑等词眼遇上“小组学习”真能碰撞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青春的活力,智慧的光芒,向上的力量!<br>  教育就是唤醒,教学需要创新,我们教者也将与时俱进,为国育人!</h3>

小组

学习

分享

课堂

学生

探究

实践

需求

教学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