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生态廊道-黑喉石䳭

中原虎

黑喉石䳭(学名:Saxicola torquatus)是鹟科、石䳭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雄鸟上体黑褐色,腰白色,颈侧和肩有白斑,颏、喉黑色,胸锈红色,腹浅棕色或白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喉近白色,其余和雄鸟相似。幼鸟和雌鸟相似,但棕色羽缘更宽而显著,眼先、脸颊、耳羽黑色,颏、喉羽端灰白色沾黄,羽基黑色,其余似成鸟。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脚黑色。 黑喉石䳭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草地、沼泽、田问灌丛、旷野,以及湖泊与河流沿岸附近灌丛草地。从海拔几百米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河谷和山坡灌丛草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灌丛草地鸟类。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平时喜欢站在灌木枝头和小树顶枝上,有时也站在田间或路边电线上和农作物梢端,并不断地扭动着尾羽。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从冰岛、英伦三岛、丹麦、一直往南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地中海等西欧和非洲,往东到马达加斯加、沙特阿拉伯、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中东、高加索、原苏联南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亚、西伯利亚,一直到堪察加半岛、远东、朝鲜和日本。 黑喉石䳭雄鸟前额、头顶、头侧、背、肩和上腰黑色,各羽均具棕色羽缘,下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羽缘微沾棕色,尾羽黑色,羽基白色。外侧翅上覆羽黑褐色,内侧上覆羽白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与白色内侧翅上覆羽一起形成翅上大块白色翅斑。颏、喉黑色。颈侧和上胸两侧白色形成半领状,胸栗棕色。腹和两胁淡棕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黑色,羽端微缀白色。 黑喉石䳭雌鸟上体黑褐色具宽阔的灰棕色端斑和羽缘,尾上覆羽淡棕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羽缘均缀有棕色,内侧翅上覆羽白色,形成翅上白色翅斑。下体颏、喉淡棕色或棕黄白色,羽基黑色。胸棕色,腹至尾下覆羽棕白色,翼下覆羽和腋羽黑灰色,羽缘棕色。 黑喉石䳭幼鸟和雌鸟相似,但棕色羽缘更宽而显著,眼先、脸颊、耳羽黑色,颏、喉羽端灰白色沾黄,羽基黑色,其余似成鸟。<br><br><div>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脚黑色。</div> 黑喉石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平时喜欢站在灌木枝头和小树顶枝上,有时也站在田间或路边电线上和农作物梢端,并不断地扭动着尾羽。有时亦静立在枝头,注视着四周的动静,若遇飞虫或见到地面有昆虫活动时,则立即疾速飞往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有时亦能鼓动着翅膀停留在空中。或做直上直下的垂直飞翔。 黑喉石䳭在繁殖期间常常站在孤立的小树等高处鸣叫,鸣声尖细、响亮。责骂声“tsack-tsack”,似两块石头的敲击声。 黑喉石䳭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在中国越冬。通常在3月末4月初迁来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开始飞往越冬地。 黑喉石䳭繁殖期4-7月。繁殖期间雄鸟常站在巢区中比较高的小树枝头鸣唱,雌鸟则致力于筑巢。通常营巢于土坎或塔头墩下,也在岩坡石缝、土洞、倒木树洞和灌丛隐蔽下的地上凹坑内筑巢。巢呈碗状或杯状,主要由枯草、细根、苔藓、灌木叶等材料构成,外层较粗糙,内层编织较为精致,内垫有野猪毛、狍子毛、马毛等兽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据赵正阶等(1985)、王直军等(1982)和吴至康等(1987)的测量为外径10-15厘米,内径5.5-7.5厘米,高4-12厘米,深3-7厘米。营巢全由雌鸟承担,每个巢需1周固左右筑好。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5-8枚,1天产1枚卵。卵为椭圆形,淡绿色、蓝绿色或鸭蛋青色,被有红褐色或锈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6-19.8毫米×12-15.6毫米,平均18毫米×14毫米,重1.5-2.1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2±1天。雏鸟晚成性,雏鸟刚孵出时体重仅0.8-0.9克,体长31-32毫米,全呈淡橙红色,除背中线和肩部有几簇灰色绒羽外,其他全赤裸无羽。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12-13天的巢期生活,幼鸟即可离巢。 拍摄地:三门峡市沿黄生态廊道大王后地<div>时间:2022年4-5月</div><div>摄影/编辑:中原虎</div><div>黑喉石䳭介绍选自网络。</div> ==谢谢光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