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势,充分发挥教师的群集智慧,使教师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宾县第五小学校特别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结合我校省级科研课题《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和“教师基本功修炼基地校”的指导要求,2022年5月25日下午,一学年的几位老师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度备课,共同探究本单元深度教学的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 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 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与目标。”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认真去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p> 教材解读 <p class="ql-block"> “探索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而《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它有着广阔的生活背景,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找规律》这部分知识贯穿整个小学,每册教材都有不同找规律的教学,因此学好这部分知识非常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 找规律这块知识在一年级上册中就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渗透。比如在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时,出现的加法减法表,就要求孩子找到了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是在一个一个多起来,和也是一个一个多起来。还有第一册教材95页画出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它就是在学生找出规律的基础理论,根据每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差是半小时而得出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寻找规律的基础,他们对规律并不陌生。本单元的学习是最简单的,在第二学段将进一步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学习的是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规律,共有5个例题。例1从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引入,同时明确: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使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主要结合直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来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感受虽然图形和数字的形式不同,但他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进而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并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例3仍然是教学数字的变化规律,只是这里的规律不再是循环排列,而是递增排列,与例2有两点不同,一是图形由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 二是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例3第二小题没有直观图像的规律的形象支撑,只研究抽象的数字排列规律:等差数列。例4的规律最为隐蔽,也最为复杂,本例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加、减法和数的组成的知识研究每一个完整的数组中3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例5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重在让学生运用知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在课程实施中要提供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规律的兴趣和欣赏数学规律的美的意识。</p> 学情分析 <p class="ql-block"> 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律已经有了许多的感性的认识,在数数、认识图形、整理二十以内加减法表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规律的存在。本单元的学习是探索给定图形或者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习题,只是没有把他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本学年学生初次正式接触。</p> 确定教学重难点 <p class="ql-block"> 根据几位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及学情的分析,确定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p><p class="ql-block">1、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p><p class="ql-block">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p><p class="ql-block">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上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p> 深度教学落脚点策略 <p class="ql-block">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研讨梳理出《找规律》深度教学的落脚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p> <p class="ql-block">一、以规律的呈现形式为深度教学的落脚点,体现教学的开放性。</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研究的“规律” 的呈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除了教材涉及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外,还可以涉及图形的方向、声音、节奏等其他属性。在练习题中也要设计一些像教材第85页“做一做”那样的题目,如用红、黄两种颜色的小圆片,摆出不同的规律等,针对学生富有代表性的生成,针对每组数量的不同或每组顺序的不同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既可以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二、以规律的方法的探索为深度教学的落脚点,突出教学的趣味性。</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时,要利用好教材上的相关素材,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富有情趣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观察、猜想、验证,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还可以让学生借助电脑进行学习发挥想象,创造出更丰富、更美丽的图案,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三、以设计梯度的练习题为深度教学的落脚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练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找规律练习题的设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练习题的设计,在设计时可将练习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题,例如教材上比较容易的题或者与例题相似的题,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没有很大的难度;第二个层次是综合题,这类练习题就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种练习题的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第三个层次就是发展题,这类题型一般都比较困难,通过做发展题,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间近距离的交流,使得大家多了一份信任与坦诚。促进了团结协作,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国。我们也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集体备课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的融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一路走来,一路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