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粽子,与元宵、月饼并称为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特色节日食品。</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大师只寥寥数笔,便画出了三只简单的线缠粽子,相比较,欧阳修笔下的“五色新丝缠角粽”就讲究多了。</p><p class="ql-block">“角粽”就是“粽子”,古代祭祀时,最高规格是宰杀牛、羊、猪三牲为祭品,称为“太牢”,普通百姓杀牛祭祀,显然力不从心。所以,百姓用叶子包裹黍米,将其制成牛角形,蒸熟或煮熟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因其像牛角,包的是黍米,叫作“角黍”。并非端午时的专用食品。后来,有了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的传说,还有这是为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等传说。</p> <p class="ql-block">包粽子,必须要有粽叶。有资料说,“粽”,本作“糉”,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芦叶裹米也”,可能许慎吃的粽子是芦叶包的。</p><p class="ql-block">据说最早包角黍用旳是菰叶,就是茭白叶,后来的粽叶五花八门,荷叶、甘蔗叶、玉米叶、笋叶等都榜上有名,还有不常听说的檞叶等,使用最多的就是箬竹叶和芦苇叶。</p><p class="ql-block">不管哪种粽叶,都能提味增香,包出的粽子都有独特的天然香气。同时粽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且有特殊的防腐作用,可延长粽子的保质期。</p> <p class="ql-block">家乡盐城包粽子,用的是芦苇叶。</p><p class="ql-block">提到芦苇叶,就会想到《诗经》中那首著名的传唱千年,历久弥新的《蒹葭》。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后来泛指芦苇。诗开头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青苍,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浓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执着不舍,苦苦追寻。</p> <p class="ql-block">《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秦风,秦地民歌。《蒹葭》时期,秦已发展到了关中地区。</p><p class="ql-block">秦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跪射俑,是出土的唯一一个完整的兵马俑,俑的侧影跟陕西地图极其相似。《蒹葭》的歌唱者,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关中汉子。这位威严从容的秦兵挺身而立,站在长满苍茫芦苇的河边,以嘹亮高吭的陕西民歌信天游曲调唱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唱三叹,绕梁不绝。</p><p class="ql-block">从《蒹葭》诗中可知,当时的秦地水网密布。确实,这里沃野千里,号称“天府之国”。想来,这位关中大汉,吃上芦叶包裹黍米的角黍并非难事。</p> <p class="ql-block">诗圣杜甫,也有《蒹葭》诗:</p><p class="ql-block">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p><p class="ql-block">杜甫看到秋日芦花,被秋风吹折枝干,叶枯花败,凄凉凋零,感慨良多,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沉郁苍凉,意蕴深远同时自我激励,决不蹉跎岁月。</p><p class="ql-block">蒹葭,也引发了诗圣的笔底波澜。</p><p class="ql-block">杜甫生活的唐朝,粽子己成为端午必备的食物,他应该是吃过粽子的,但杜甫诗中有蒹葭,但却没有吃粽子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杜甫的君王唐玄宗李隆基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写端午时节赏花食粽的习俗。</p><p class="ql-block">李隆基此诗题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应是端午节大宴群臣所作。“九子粽”是当时京城长安流行美食,将九个粽子连成一串,采用不同的馅料包制,九种口味,九种不同颜色丝线捆扎,看起来五彩缤纷,吃起来咸甜软糯,口味各异,实为宴席佳品。当时的名臣、诗人,如张说、张九龄、贺知章、李白、王维等,都有可能适逢其会,品尝这九子粽。</p><p class="ql-block">九子粽,大概是今日陕西各种粽子,如四喜粽子、蜂蜜凉粽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关中地区本来是生态环境优美的天府之国,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环绕长安,润泽长安,称八水绕长安。隋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都城。然而隋唐两代三百余年间,关中地区的人口大量增加,黄土高原开发过度,森林急剧消失,天然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关中,不再是天府之国,长安也不再作为都城。于是,今人只知道陕西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却不知道,今日陕西这片土地,曾经河流如织,水草丰美,孕育了千古名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才是这里的原产歌曲。</p> <p class="ql-block">一碧如洗的浅滩,莽莽苍苍的芦苇,形成了浩瀚茂盛的芦苇荡,见到芦苇荡,就会想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p class="ql-block">现代京剧《沙家浜》的抗日故事,展现了江南抗日军民与敌伪的殊死斗争。对,《沙家浜》移植自沪剧,沪剧的剧名就叫《芦荡火种》,剧中的战场就是阳澄湖的芦苇荡,这是我们这代人印象最深的芦苇荡。如今,这里成为红色旅游基地,以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形成芦荡迷宫,为游客提供体验新四军转战芦苇荡情景和追寻野趣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有芦荡迷宫,盐城大纵湖的芦荡迷宫号称“世界最大芦荡迷宫”,可乘船在芦荡中穿行,领略独特的水乡风情。</p><p class="ql-block">一次在火车上,邻座一位来过盐城的旅客抱怨:你们盐城人都说大纵湖的芦荡最迷人,可我在大纵湖什么都没看见。在大纵湖没看到芦苇荡?问他什么时候到大纵湖,他说是2月。原来,那时连芦芽还没钻出地面,哪里来的芦苇荡?</p> <p class="ql-block">盐城有中国沿海最大的滩涂湿地,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鸟类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栖息地。大量鸟类在在此聚集,换羽、越冬、觅食、繁衍。这里有一望无垠的芦苇荡,发生在盐城射阳珍禽保护区旳《一个真实的故事》被传唱,歌的第一句就是“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秋天,成群野生丹顶鹤,开始飞往盐城,盐城的珍禽保护区,是它们的越冬佳地。</p> <p class="ql-block">春天,丹顶鹤又飞到黑龙江扎龙的芦苇荡栖息。</p> <p class="ql-block">盐城是百河之城,河里就生长着芦苇,立夏到端午之间采摘的粽叶最好,盐城人称为“打粽叶”。中学时代,我是打过粽叶的,打粽叶,是我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1977年,我在盐城县步凤公社二条港中学做教师,带两个班数学,每班50多人。端午节前,和我搭班的班主任老师让大家每人送我两把粽叶,他们送来的粽叶又长又宽。我骑着自行车,车的龙头和后座上都是粽叶,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就叫拉风。</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10月21日,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和我弟弟,我姨家的弟弟及同学,朋友报名参加了高考。我妈说,过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由亲戚送糕、粽、笔、镜,寓意“高中必进”,现在也不用这么讲究。二条港中学学生送的粽叶就很好,我妈就是用这粽叶包粽子,两张粽叶就包一个大粽子。我和我弟弟还有一起高考的同学朋友都吃了粽子。</p> <p class="ql-block">粽,中也。后来,我们大家都通过了11月28日-29日的初试和12月23日-25日的正式考试,一起闯入了体检。体检前我弟弟去请住在隔壁小区的我爸妈朋友的同样参加高考的儿子来共进早餐。他的姨妈说自家已准备好早餐,就不过来了,我弟弟说,他吃过了我们家的粽子,已是中了,再吃一回我们家的圆子,就圆了。这位欣然而来。</p> <p class="ql-block">那年,吃了我们家粽子和圆子的,大家一起中了,圆了。</p><p class="ql-block">中了,圆了,改变了我们大家的命运。</p><p class="ql-block">1978年3月2日,我接到了这个信封中装着的录取通知书。</p><p class="ql-block">说明:1977年高考,考试在当年11月和12月进行,考生在1978年2月和3月入学。</p><p class="ql-block">江师:江苏师范学院简称,今日为苏州大学。</p><p class="ql-block">江师盐城分院:即盐城师范专科学校,今日为盐城师范学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YUQ先生珍藏的我们报到纪念。政文系,后来分为政教系和中文系。</p><p class="ql-block">虽然,吃了我们家粽子的都中了,可是我女儿白水小升初的粽子却是请我一个舅妈,中考、高考的粽子是请我的同事张老师包的,原因是他们教子有方,子女都高中,要沾沾他们的喜气,福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粽子,除了是端午节的时令食品,还在各种考试场合出现,有的地方农村房屋上梁,还会撂粽子和水糕。</p><p class="ql-block">粽子,已融入永恒的历史,悠久的文化,血脉的传承,难忘的乡情,家庭的温馨,美好的祝愿——也许,还是强大的心理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