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绚丽奇葩——《牡帕密帕》

银理

<p class="ql-block">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以说唱形式流传的长篇创世史诗,是拉祜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绚丽奇葩。《牡帕密帕》(拉祜语音译,意为“开天辟地”)内容丰富,虽然在各地流传的篇目名称不尽相同,但都涵盖了造天地日月,造万物,造人类和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p> <p class="ql-block">李石开,拉祜族,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寨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舞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牡帕密帕》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具和临沧市双江县等地。2006年《牡帕密帕》被列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芦笙舞是《牡帕密帕》的一种形式。拉祜人以芦笙舞表现、模仿动物生活中的动作和习性或人类劳作的行为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想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p> <p class="ql-block">李石开是《牡帕密帕》传承人,能熟练传唱巜牡帕密帕》的全部内容。</p> <p class="ql-block">《牡帕密帕》 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它不仅反映了拉祜族远古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风貌,也包含了拉祜族先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即:在人类产生以前,宇宙就已存在;宇宙的起源与形成是渐进的,人类的起源是渐进的。</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芦笙舞》以吹奏芦声为伴奏,以芦笙曲调为导舞,动作粗诳豪放,俯、仰、摆、扭、转跳,幅度大小有变,节奏有张有驰。</p> <p class="ql-block">老达保是中缅边境的老村寨,现有119户人家、503口人,粮食自给自足有富裕,茶叶和文化产品都是百姓生活的经济来源。</p> <p class="ql-block">《牡帕密帕》反映了拉祜族的科学幻想力和超凡智慧,反映了拉祜族的社会习俗和社会发展全过程。它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拉祜族极其发展过程,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模仿生产、生活和或动物的动作,时而细腻逼真,时而夸张滑稽。形成深沉而坚毅,洒脱而机巧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牡帕密帕》 由“嘎门科”(拉祜语,意为会唱诗的人)和“一魔八”(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由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说唱特点很派,在宗教祭祀、拉祜族传统节日或衣闲期间说唱《牡帕密帕》,往往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通宵达日。</p> <p class="ql-block">《牡帕密帕》是根据数位老艺人的演唱整理而成,收集范围广,内容全面丰富,用汉、拉(祜族)两种文字对照编撰而成。全书由造天造地、造太阳月亮、划分季节、造江海湖泊、造花草树木,造扎努扎别、播种葫芦、扎迪娜迪的传说、比氏依休的出世、猎虎分族、战争与迁徙等十一个篇章组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