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头陀岭位于紫金山主峰西侧,为钟山二峰,海拔425米,虽然不高,但却为紫金山第二峰。因古时岭上有头陀寺,故名。</p><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势险要,峭石壁立,山峰险峻,是居高临下饱览湖光山色的绝佳之处,历代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登高远眺,古城南京万千气象、沧桑巨变尽收眼底。 </p><p class="ql-block"> 1993年辟为头陀岭景区,景区内有闻名中外的紫金山天文台,历经沧桑的天堡城以及刘基洞、弹琴石、黑龙潭、白去泉、江南第一弥勒佛坐像等众多胜迹。1993年投资兴建紫金山观光索道的终点就设于此。近两年观光索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用封闭的轿厢代替了简陋的坐骑,游人坐在舒适的轿厢上,悬浮在林海松涛之上,美丽如画的山水和古城建设新貌忽隐忽现,成为装点山色的一道流动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2月,周日想出去走走,就去了东郊,沿天文台路至西马腰,经华泰登山道至头陀嶺顶峰。到头陀嶺公园居然大变样,观光索道终点站与头陀嶺公园溶为一体,牌坊式石山门代替了矮小方框焊接的小门,多个观景平台可观看到长江,门票也不收了,但公园内的一些原有景点,疑有破败之相,也许观光索道新址刚建成,还未来得及对景点进行改进修复。</p> <p class="ql-block">路上几个被游客随意丢弃的鲜红花瓣轨迹,觉得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树林“窗户”看城区。</p> <p class="ql-block">走在天文台路上,听见山凹竹林中响起嘹亮的红歌,闻声引路,原来是一个群众自主创建的翠竹音乐台,每天吸引近百人在此唱红歌。</p> <p class="ql-block">紫金山天文台建筑边小景。</p> <p class="ql-block">西马腰的华泰登山道,直至头陀嶺。</p> <p class="ql-block">头驼嶺景区新山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头驼嶺上南京城区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江南第一弥勒佛坐像。</p> <p class="ql-block">弹琴石在刘基洞下方百余米处。其石貌不惊人,千余年前却因为一段君臣知音的佳话而成为“金陵三奇石”之一。据《宋书》记载:“萧思话从帝登钟山北岭,中道有盘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钟酒,曰相赏有松石闲意。”因而得名弹琴石。萧思话,宋孝懿皇后弟子,善弹琴,能骑射,官至青州刺史。该石硕大平滑,现已镌刻“弹琴石”三字于其上,并竖有一尊萧思话抚琴石雕,悠悠古韵犹似飘荡在山林间。</p> <p class="ql-block">看到头陀嶺焕然一新,查找了多次来头陀嶺的照片,既是对比也是回忆,并一并做成综合美篇。</p><p class="ql-block">以下为搜询到最早的,2003年8月到头陀嶺照片。</p> <p class="ql-block">刘基洞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主峰北麓岩壁间,因刘基曾藏身此处得名。刘基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军师刘伯温。传说明太祖登上龙位后,大肆杀戮功臣。在炮轰功臣楼之前,刘伯温即已预测得知,唯有躲在此洞方能得以幸免。刘基洞洞口石壁上三字,系当代书法家黄鸿仪隶书。洞之西侧是刘基与童子对弈图石雕,洞之下方有刘基庙,塑刘基石雕坐像,供游人观赏或供奉。</p> <p class="ql-block">2009年2月21日</p> <p class="ql-block">2018年2月17日,春节。</p> <p class="ql-block">初一在家,初二去爬头陀嶺。</p> <p class="ql-block">原来登山道基本上是野路,这一段很难行,岩璧光滑陡峭,行路难。</p> <p class="ql-block">西马腰</p> <p class="ql-block">2019年2月11日,春节初七,再上头陀嶺。</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雪后游览东郊,积雪尚未融化。</p> <p class="ql-block">雪风冰凉有点冻耳朵。</p> <p class="ql-block">因雪,从华泰登山道至头陀嶺,路上积雪仍较厚,且结冰,再上恐不安全,只能的行至西马腰。</p> <p class="ql-block">老来乐,在西马腰打起了雪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