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东西协作做教研接续努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师徒同台演杏坛薪火相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考复习效率和效果,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复习教学,2022年5月26日下午,“<b>珠海市初中化学质量增值评价研讨暨中考复习备考专题接力课”课例观摩与研讨专题活动</b>在珠海市红旗中学举办。全市化学教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金湾区化学教师线下全程参与活动,其他兄弟区的教师通过线上观看现场直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来自珠海市第七中学的杜慧蓉老师(香洲区化学学科带头人,香洲区首届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来自珠海市红旗中学的冯绮琪老师(金湾区化学备考中心组成员)带来的师徒接力课展示,第二个环节为评课。</p> 课例一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课由冯绮琪老师执教,课题为《物质成分的探究——固体、气体成分》。</p> <p class="ql-block"><b>一、导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呈现“嫦娥五号贴了许多暖宝宝”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一起开启物质成分的探究之旅。</p> <p class="ql-block"><b>二、学习目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朗读课件呈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晰本节课应掌握的内容要点。</p> <p class="ql-block"><b>三、新课讲授</b></p><p class="ql-block"><b>(一)固体成分的探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老师让学生提出探究暖包中固体成分的第三个猜想,学生依据题目信息及前两个猜想的内容较轻松地解答出问题。随后,冯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汇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老师肯定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引导学生一起梳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接着,小组开始进行实验探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验结束后,冯老师让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并总结得到的结论。与此同时,冯老师实时投屏汇报小组的实验现象照片,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充分感知“有图有真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冯老师提出问题——“在第一步操作中,除了用磁铁检验是否含有铁粉,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们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冯老师肯定并点评学生们的回答,同时提出一种新方法并进行实验演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冯老师总结,检验或鉴别物质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选取的原则都是根据物质的性质。究竟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需要考虑是否绿色环保、实验成本是否较低、实验操作是否简单、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等因素。</p> <p class="ql-block"><b>(二)气体成分的探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老师先播放某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内投放鞭炮发生爆炸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在学生完成学案上的探究实验内容之后,冯老师让小组代表汇报填写内容并进行投屏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检验混合气体的顺序问题,冯老师设置了气体成分探究的针对训练。在如何确定连接装置的最佳顺序的问题上,学生往往觉得是个较难处理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冯老师提供了装置教具让学生进行组装,实现了以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四、巩固练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关于固体成分及气体成分的探究问题是否掌握到位,冯老师设置了一道能力要求较高的固体成分及气体成分的综合探究题。</p><p class="ql-block"><br></p> 课例二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课由杜慧蓉老师执教,课题为《物质成分的探究——溶液成分》</p> <p class="ql-block"><b>一、它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老师向学生展示无色液体,并提问“它是什么?”,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随后,杜老师将该问题细化成四个小问题——若为纯净物/若为酸溶液/若为碱溶液/若为盐溶液,那它会是什么?学生们依据所掌握的物质的分类及颜色等性质成功解答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b>二、怎么判断它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老师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酸与碱的通性,随后让学生们思考并写出其中的一种检验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规范学生的表达,杜老师展示其中一种检验方法的规范表达格式,同时进行实验演示,证明该无色液体的确是酸溶液。</p> <p class="ql-block"><b>三、用碳酸钙和碳酸钠证明无色溶液是酸溶液,反应后溶质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老师引导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写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成功完成任务后,杜老师提问“化学反应发生后的溶液成分有什么该如何判断”,由于在该环节学生经历过判断反应后所得溶质的各种情况,因此学生十分顺利地回答出除了需考虑生成物,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p> <p class="ql-block"><b>四、判断试管中呈现的是①-⑤哪种情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老师展示她带来的五瓶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为①-⑤的五种情况,引导学生想办法检验出五瓶溶液是对应哪一种情况。学生先通过直接观察,快速判断出第一种情况氯化钙。随后,杜老师引导学生以氯化钙搭桥检验其他情况。学生提出可以用①检验⑤,并详细讲解自己的理由,杜老师表扬并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进行实验演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在杜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用⑤同时检验②③④,并指出呈现的不同实验现象。杜老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思路进行实验,最终成功确定五瓶溶液分别对应①-⑤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生成功解决问题之后,杜老师总结,面对五种情况可以采取上述的方法进行快速检验,同时也可以将五种情况进行排列组合解决问题,给予了学生多种解题方法的有效指导。</p> <p class="ql-block"><b>五、考题怎么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老师呈现2017年广东中考题的素材,让学生依据该素材,结合所学知识,尽可能地猜想考题可能会如何进行考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们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之后,认为考题可能会考查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实验现象及溶液混合的情况等等。接着,杜老师呈现当年的考题,学生们惊讶地发现除了“拓展与思考”部分的两个空没押中,其他的地方全押中了,<b>押中命题的几率达到了80%</b>,该活动使课堂的氛围再次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功让学生对复杂的混合溶液成分探究问题感兴趣之后,杜老师乘胜追击,设置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们练练手。由于前面的方法引导十分有效,使得学生基本上都能解决该练习题。</p> <p class="ql-block"><b>六、为什么要做物质成分探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的最后,杜老师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做物质成分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物质成分探究的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 评课 <p class="ql-block"><b>一、教学设计意图自述与评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老师阐述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本节课设置了探究实验环节。同时,在选取课堂教学素材方面,十分注重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成分,如探究一所采用的暖宝宝素材及探究二所采用的下水道气体素材。但本节课有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完善优化,如学生实验时间较长、学生较为紧张思维没完全打开时教师的引导可以更为充分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老师阐述在本节课的选题上,依据“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她抛弃了对特殊现象探究的选题,而选取了对物质成分的探究。与此同时,杜老师提出自己对公开课的见解,她认为公开课应该接地气且具有可重复性,让其他观课教师听完课之后,除了觉得该节课上得不错之外,回去之后还可以将课在不同地方,面对不同学生进行复刻,而不应该是高高在上,让人觉得十分疏远的课。</p> <p class="ql-block"><b>二、听课教师点评</b></p><p class="ql-block"><b>红旗中学梁智区老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老师首先表示两节课都呈现得非常好,但冯老师的课对于时间把控方面还可以再优化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梁老师从几大方面详细赞扬杜老师的课。第一方面,杜老师的课从引入到铺垫到过渡再到习题,几大环节的呈现梯度上有所区分,层层递进;第二方面,杜老师本节课不仅带领学生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不断地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做题解题的信心与勇气,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发展;第三方面,在面对学生有些许漏洞的回答上,杜老师及时点出来并进行纠正指导,体现了杜老师功力深厚,经验十足;第四方面,杜老师在本节课上十分注重启发、互动与探究,通过实验手段突破了难点,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了知识框架模型,梳理了解题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梁老师作为冯老师的师傅,提醒并建议冯老师要好好向自己的老师(即杜老师)取经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名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金海岸中学王学兵校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校长指出从冯老师的课堂教学上可以看出,冯老师的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干净利落,教态自然大方,能有效驾驭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王校长表示杜老师本节课是一节十分优秀且值得深深品味学习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b>本节课主线清晰、设计精妙,由浅入深、层层推进</b>。杜老师从呈现一种无色液体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起点低,情境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和兴趣,有利于整节课的开展。同时,从抛出一个大问题再细化为四个小问题,一步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性猜想的能力。随后,给出特定的物质,引导学生通过酸的通性与碱的通性进行判定,抛出物质成分探究的基本方法——即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和判断。再通过给出特定的试剂来判断未知的无色溶液,符合这类题的考查方法,同时巧妙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最后,利用后面剩余的溶液来进行判断,既有情境的真实性,也有典型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b>教师以多重身份和角色引导学生开展学习</b>。第一种,科学家——让学生模拟科学家来探究未知物质的成分,实现情境真实、探究真实。第二种,学习者——为了解决多种反应后混合溶液中溶质的探究这一难点问题,杜老师在课堂上多次提出“我当年最讨厌这类题目,所以想办法解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鼓励学生,不仅给学生充分的情感教育,同时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难点的突破。第三种,命题人——杜老师采取倒弹琵琶出新意的方式,激发学生从高位来看情境。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情境素材进行自主命题,再对比真题,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命题人的想法,从而更好地答题,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次,<b>实现教学目标的完美达成</b>。杜老师的这节课,无论从“双基”的落实,还是“三维目标”的达成,抑或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完成得十分完美。由此再次证明,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并不矛盾,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继承和发展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b>本节课的教学具有示范性</b>。第一是准备充分,面对不同的学情,提前有不同的预案;第二是注重细节,如在评价学生的答题反馈情况时,杜老师是说“我目之所及的答案为....”,而不是笼统概括;第三是交代清晰,对于每一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杜老师都安排地十分清晰明了;第四是指令明确,如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题时,杜老师发出指令“请你用所学流程走一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教研员宋志昭老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老师提出复习课需要各位任课教师花时间和心思进行细细设计,精心打磨,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其他手段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价值,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 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次东西协作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与机会,使听课教师们收获满满。相信在名师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下,教师们将不断进行磨砺,走好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为金湾化学教育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撰稿:黄婉琪</p><p class="ql-block">摄影:黄婉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审核:</span>宋志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