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绘就青春心不悔;三尺讲台,耕耘岁月志犹纯。为扎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5月26日和5月27日,伴着习习夏风,和着阵阵鸟鸣,我们迎来了郯城县第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年级组赛课”活动。本次活动在学校教导处的统筹安排下,共有十位语文教师代表年级组参与赛课,这是一场教师课堂教学魅力的展示,也是一次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的检验。 多彩课堂 魅力尽现 本次课堂展示以年级组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凝聚力了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的智慧,充分展示了年级组备课成果和参赛教师的课堂魅力。 四年级组的姚竺君老师和刘艳老师最先亮相,她们执教的《古诗三首》在教学方法上不采用传统古诗教学逐句讲解诗意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古诗来理解诗意,感悟人物的情感。为了让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四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把课外的相关知识引进课内,使古诗教学变得 “厚实”起来。 《漏》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三年级组的朱莉佳老师和徐捷老师紧抓单元训练点——复述故事,借地点转换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发展脉络,理顺故事情节,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组的杨雨老师执教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时,整节课的设计紧扣新课程的观念,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主学习氛围,在教学中,予以学⽣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采⽤师范读、⾃由读、同桌互读,师⽣合作⾓⾊朗、男⼥⽣赛读等多种形式,还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调动了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理解中读,在感悟中读,达到对语⾔的感知,感悟和积累。</p> 表演是语⽂学习的实践形式之一。在执教《⼩壁虎借尾巴》时,一年级组的徐宁教师让学⽣对课⽂内容进⾏绘声绘色地表演。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的,也在表演中揣摩⽂章的表达⽅法,为以后的说话、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奠基。 五年级组的颜峰和徐甜甜两位老师,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小古文的韵律之美。通过范读、领读、划出分节线后自读、指名读、齐读这几种形式,让孩子们充分读书。反复读文之后,引导孩子们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及时交给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 <p class="ql-block">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幻小说,纪菲菲老师和孙成秀老师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用表格记录现在和未来学校的不同。整堂课有效凸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p>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随着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的深入开展,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都将一步步得到有效提升。 常规养成 收获习惯 <p class="ql-block"> 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课堂行为,本次年级组赛课活动把常规管理作为课堂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们端正挺拔的坐姿,积极有序的交流,规范认真的书写,俨然成为学校里道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台主持落落大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组交流秩序井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学发言认真倾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齐声诵读书声琅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规范书写一板一眼。</span></p> 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全体任课老师的齐抓共管,细致落实。通过大家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常规习惯一定能够像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人人成为自信优秀的“雏鹰”,展翅高飞。 认真聆听 收获满满 整整两天的年级组赛课活动不仅吸引了全校语文教师的热情参与,还是全校范围内掀起了研讨、学习、评议课堂教学的热潮。 每一节参赛课的教室内外都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各科教师,没有地方坐,站着也要听。听到精彩之处,忍不住频频点头。 一页页密密麻麻的笔记,一次次智慧触碰的交流,一份份认真详实的记录表,是老师们付出与收获的最好见证。 磨砺促花开,赛课展风采。此次赛课活动,给全校所有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风采展示、相互学习、自我提升、不断超越的舞台,他们也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锤炼课堂教学技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p class="ql-block">编辑:刘红 黄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