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夏,院子树上瞧瞧瞧,哥哥,哥哥,起床末,起床末,鸟儿欢乐的歌唱声,唤醒了熟睡的人们,唤醒了地平线发亮的天空,唤出了升空的阳光。</p><p class="ql-block">近来疫情渐好,吃过早餐,我和爱妻踏上了西南之路。</p> <p class="ql-block">西汉高速的第一站就是秦岭服务区。</p><p class="ql-block">服务区夹在两山之间一小片空地上,穿过长长的隧道,出口就是服务区。服务区双车道隔离带间有座《华夏龙脉》花岗岩石雕群。</p><p class="ql-block">记得自从西成高铁通车之后,往返西成就选择了高铁,速度快,时间短,可观景,很享受,就再也没有自驾那条隧道成群的山路。虽然现在已不是最长的隧道,陡坡,急弯,高山峰叠,秀丽,风景如画的318国道了。而且之前西汉高速通车后来来回回n次穿越秦岭,不仅我从来没有特别留意,估计很多人都因为赶路,也没有留意过秦岭隧道群深处的一号群和二号群之间的那个大型《华夏龙脉》花岗岩石雕群。</p><p class="ql-block">现在退休后,没有了急于赶路的紧迫感,又重走西汉高速,便刻意停车在秦岭服务区,仔细观赏了《华夏龙脉》这个群雕,且手机拍摄了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条高速公路,数了多少回,多少次,数着数着就数不清楚多少个山洞隧道,只是知道大概100多个,看了这个群雕的介绍和资料显示,西汉高速全长255公里,穿越秦岭山脉,全线桥梁540座,隧道多达136座,桥隧相连总长占总里程的百分之六十之多。这条高速路的修通,使西安到汉中的车程由8个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而西安和成都之间只需7个小时,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被彻底改写。</p><p class="ql-block">这个石雕群把蜀道上的风云变迁和几千年积淀的丰富历史文化保存在了长达200多米的秦岭峡谷中。</p><p class="ql-block">盘古开天地,宇惠王率秦军,攻蜀起血战;萧何追韩信,千古美名传;汉武上林苑,骑兵大操练;诸葛计出木牛流马,黄忠斩将定军山前;唐贵妃得宠,荔枝路上绝尘烟……一幕幕史诗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蜀道沿途汉魏以来摩崖石刻、题名纪事、镌刻书艺、佛道造像以及有关蜀道的诗词歌赋、游记散文等,“蜀道文化”让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华夏龙脉》雕塑群,以它独特的魅力,围绕秦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华夏民族不畏艰难,以人定胜天的决心改造自然的力量,让人看后充分感受到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华夏龙脉》雕塑群,蕴含着</p><p class="ql-block">秦岭,它横亘华夏大地中部,雄姿巍峨,自古以来,就被民间称为“龙脉”。</p><p class="ql-block">石雕群中遴选的人物,都是开创华夏文明和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英雄,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他们组合在一起,镶嵌在秦岭,构成一部简约的华夏文明史,也张扬着秦岭内在的脉象—龙脉。</p> <p class="ql-block">这里龙脉旨在“路”的含义,诸葛亮从蜀中六出祁山,后来星落五丈原,这一路可真是难走。其实就算是40年前,别说来成都,从西安到汉中都让人犯愁,还得在火车上过夜。</p><p class="ql-block">秦岭高耸险峻,巴山谷坡陡峭,蜀道难,很大程度上难在翻越秦巴山区。西安到成都这段蜀道,李白念着锦城云乐,也不得不喟叹由陕入蜀的不易。</p><p class="ql-block">秦岭被史圣司马迁冷峻地视为“天下之大阻”,诗仙李白一诗三叹“蜀道难”。但自古至今,围绕秦岭开凿路途的故事举不胜举,让人惊叹。</p><p class="ql-block">行驶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时而高山俊岭,时而山川河流,时而急弯下坡,时转时上,今天走完了所有弯路,未来将是一片坦途。</p><p class="ql-block">如同我的老同学党博撰诗:</p><p class="ql-block">夏晨凝朝霜,朦胧穿林间。</p><p class="ql-block">南路洒芬芳,云雾待君开。</p> <p class="ql-block">文/西安老车</p><p class="ql-block">诗/党博</p><p class="ql-block">摄影/手机拍摄,西安老车</p><p class="ql-block">音乐/秦岭情</p><p class="ql-block">感谢老师、朋友们雅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