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村北那条河

走四方

<h3>  我的故乡地处中原腹地郾城区西部,其村北有条古河,官方称其为“蜈蚣渠”,民间百姓则依河宽称之为“河”。该河起于邻村台王北的尧河末端,然后一路向东汇入颖河。尧河也是一条古河,相传为尧帝所开,发源于本镇新店尧河庙村。<br></h3> <h3>  有关资料显示,经文史专家考证,蜈蚣渠修建于清光绪年间,时任郾城知县的吴文坦为解决当地水患而四处奔波,实地调查探寻积水下泻之策。光绪32年,他按照自己勘测、规划的排水线路,决定将土垆河(现颖河)、玛瑙河(已消失)、裴城河(已消失)、尧河四水合流,俗称“四岔口”开挖渠道,途经郾城、临颖诸村,蜿蜒向东达坡杨村后,再导入西华县境内的土垆河,使西北、西南的积水下泻。此渠兴役2年,绵延近百里,涉及三县数百村庄,历经艰辛,终于开挖贯通,使漫溢郾城北部的积水得以疏浚,原来一到秋季便汪洋的万亩土地成了良田,沿渠百姓得以实惠,为纪念和感恩知县,便称此渠为“吴公渠”。新中国成立后,又在该渠上开挖了一些干渠,即“幸福渠”,并引出八条支渠与蜈蚣渠贯通,其图纸上形似蜈蚣,便将此渠改称“蜈蚣渠”,可惜遗忘了首开此渠造福百姓的功臣——郾城知县吴文坦。</h3> <h3>  60年代,数十万民工沿蜈蚣渠再次扩容开挖,工地上旌旗招展,士气高涨,锹挖、肩挑、马拉,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让人无不感叹“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威力。那时我上初中,周日还去工地看热闹,乡亲们的那种“精气神”让我刻骨铭心。现河宽已有50余米,两岸为滩,滩外有堤,过去的木桥早被钢筋水泥替代,沿岸两侧均有水闸布设,其泄洪灌溉功能较为完善。我们村也曾在北岸修建提灌泵站、方格化硬渠和排水沟,使得3000余亩田地有了旱涝丰收的保障。</h3> <h3> 这条河,流淌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长期与人们和谐共处,相依相伴,给人们带来了收获和幸福,已是沿河群众不可或缺的共同体。<br> 春光明媚时节,它倒映着身旁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陪伴着忙碌的人们春耕、春种、春管,欣赏着布谷鸟的催春之歌,与南来的燕子亲吻诉说。夏天来了,它时而悠悠荡漾,时而激流勇进,忠实地履行着灌溉、疏浚的职责。堤上青翠挺拔的钻天杨犹如它的守护神,布满堤岸的草丛、蒲公英、苜蓿、蒺藜花,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牵牛花为其增添了色彩。当劳动收工的乡亲来到它的身边时,它给人以丝丝清凉,女人们撩水喜嬉,男人们畅游洗尘。当人们信步在夜晚的堤岸时,它把明月抱在怀中,让大家醉听蛙鸣,使人倍感惬意。秋季大雨多发,时有爆槽,他一路重负拜会颖河兄长。看到那沉甸甸的谷穗,火样红的高粱,黄金般的玉米,还有那颗粒饱满的大豆、荞麦、芝麻及红薯,期待着它们的丰收归仓。中秋后,水渐平静清沏,人们和它的交际更频,划船捕鱼者,不住地驱赶鱼鹰下水,鱼儿则在其嘴里挣扎。张网捕鱼者网网有获,撑杆垂钓者不时飘出惊喜的叫声。那时河里的鱼多类杂,草鱼、鲤鱼、甲鱼、河虾、河蚌,还有那不知名的小黄鱼,特别是又大又肥的河蚌,令人垂诞欲滴,我和伙伴们曾多次去捞,终因不懂烹饪不再为之。记得学校还曾组织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们在桥下测量计算河水的流速流量,现在回味,仍有“味道好极了”之感。冰封大地时,它没了声势,冰雪覆盖了它的容颜,但它不畏严寒,在河心冲出一片天地,继续顽强地流淌。<br>  </h3> <h3>  曾几何时,这条河被污染无遗,河无鱼,水无清,异味弥漫,多见干涸。近年来,各地政府重视了环保,河水渐清,偶见鱼跃,鸭儿成群。河滩庄稼,堤岸树木、成片果林相衬,可谓“两岸风光览不尽,一河清水向东流”,相信未来会更好。<br> 因疫情小区封控,宅家寂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遂以笨舌拙笔,聊表乡愁。<br><br><br> </h3> <h3> <br><br> 撰文:走四方(王保安)<br><br> 图片:个张选自网络<br> <br> 2022年5月28日于银川<br>  <br> <br> <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