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地方民俗(294)犹记儿时去放牛

张光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尤记儿时去放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了岁数的衡阳人,应当记得当年乡下农民盖房,除了起居室外,一般都会建一两间脚屋,这脚屋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作厕所用,二是供猪和牛作栏舍,同所有的江南农村一样,水田的耕作是借助牛力来完成的,因此,在农机尚未出现的漫长岁月里,耕牛被视为农家一宝,家家户户都会尽十二分精神喂养牛,以图它们在耕作时出力。</p><p class="ql-block"> 喂养耕牛是一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都不可或缺的农活,由于并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因此,平时放养的活,基本上都是由小孩子们来完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且幼时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多数会有过放牛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牛耕现象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西汉中期,犁壁诞生,到了东汉时期,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史书记载,当时的九真郡太守、庐江太守教百姓用犁耕,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出现了“垦辟倍多,境内丰给”的景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到了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牛与铁器的结合被看做是农业社会的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自此之后,农业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生存空间得到扩展,人口得以繁衍,也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也因此在劳动人民心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由孩子放养耕牛,不是现代人才出现的现象,中国养牛历史悠久,牛与劳动人民交情至深,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中国东南滨海或沼泽地带,野水牛就开始被中国原始社会的先民驯化了。经过1000年的驯化,野水牛逐渐演变成了普通牛,体积逐渐变小,性格逐渐温顺,可以轻易被人们驱使,由于家庭养牛平时多倚靠小孩,骑牛放牧成为农村一景,因此在文人的笔下,牧童便成了诗歌中常出现的词,我们最熟悉的可能是那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其实这类古诗还有不少,我最喜欢的牧牛诗是唐人栖蟾所写:</p><p class="ql-block">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p><p class="ql-block">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p><p class="ql-block">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p><p class="ql-block">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p><p class="ql-block"> 衡阳坊间也有民谚,说是“放牛有耍,喂马可骑,养羊走脱脚板皮”。意指放牛是三件活中最轻松的,但放过牛的人都知道,现实中的放牛,并不轻松,也没有诗歌或影视作品里表现的那么轻松浪漫和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 确实,放牛并不轻松。牛的主要食料是草料,须在一天喂食二次,即早晚各一次,每次大约二个小时,因其是反刍动物,牛在进食时会迅速地将其喜欢吃的食物,囫囵吞枣地填满自己的草肚,待回到栏舍时,再返回咀嚼呑咽到胃里,变成真正的营养,早晚喂养草料,正是适应了牛的这种特殊需求。说放牛不轻松,一是需要持之以恒地每天重复着做同一件事情,一般放牛的孩子都是初中以下年龄段,这种年纪正是长身体早上睡不醒的稚嫩时节,要在上学之前那两个小时将牛喂饱,必须起早床,这于一个孩子而言,确实有些残忍:冬天从温暖的被窝中被拎出,冒着刺骨的寒风走出户外,夏日从香甜的睡梦中被叫醒,揉着惺忪的双眼迈过门坎,这些都是现代同龄人难以体味的,更何况这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冬日的风霜雨雪,春天的雷电交加,夏日的烈日炎炎及秋天的虫咬蚊叮,这些大自然的磨砺,现代的同龄人更是无法想象。二是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放牛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牛绹栓住牛鼻子,牵着它在长满草的田埂上或菜土边,让其进草,这种时候,放牛的人必须十分小心,一不留神,牛就可能偏过头,偷食菜叶和禾苗;二是将牛牵到一片长满青草的河滩抑或许是山坡,将牛绹绾在牛角上,任其自由进草,这种放牛同样需要用眼睛盯住牛的动向,稍不注意,牛们会偷偷跑到田里或菜土里去大快朵颐,有时甚至走丢失。无论哪一种情况的发生,放牛娃都难免其责,轻则一顿臭骂,重则棍棒耳光相加。</p><p class="ql-block"> 当然,放牛于孩子们而言,也有自得其乐的时候,每当天气不冷不热节令,野草也一片葱郁茂盛,这时,大家把牛集中赶到一起,绾好牛绳后,牛有了进草的自由选择,孩子们则可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放飞自我,玩游戏自是花样繁多,最普遍的一种游戏是“丢洞”,所谓“丢洞”,就是在平地上用石块画一个圆圈,在三米开外的地方,划一站立线,人站立线外,手执一块石板,掷向圆圈,中者有奖,奖品多为一把猪草或一把柴火,一场下来,运气好的可以在提回满满一篮子猪草或一大梱柴火。</p><p class="ql-block"> 让放牛娃最感刺激的场面,是两头牛顶架,这种场面一出现,大家会象打了鸡血一般的亢奋起来,若是斗架的两头牛来自不同的生产队,就会形成两个不同啦啦队,为自己的牛吆喝助威,一般情况下,两牛相斗,会见好就收,但也有斗的难分难解的时候,当双方都红了眼,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时候,放牛娃们由开始的兴奋好奇,变成了紧张与害怕,不管哪头牛负伤最后倒下,他们都脱不了干系,但此刻他们也无力驱赶它们分开,只好呼喊大人前来解危,乡下农民对付这种场面非常有经验,他们会找来一根长竹篙,在一头绑上一梱稻草,点燃后支到两头牛头之间,牛一闻到这种烟火气味,便会迅即分开。当然,公牛与母牛之间的亲呢,也是孩子们喜欢看到的应景画面。</p><p class="ql-block"> 若是在晴好的节令早上单个放牛,那也别有一番趣味,此时醺风拂面,没有蚊子苍蝇,牵着一头牛行走在田埂上,嫩绿色的草尖上布满露珠,牛吃得悠闲,不用时时刻刻地甩着她长长的大尾巴,砸在他两边的肚皮上,偶尔会抬起头来凝望远方,睁着那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对着远方“哞”地叫上一长声,将清晨的雾气里划出一条浑圆的曲线,就像在平静的池塘里打了一个长长的水漂,你此刻也同样会被陶醉,高兴时可能打几个响指,或哼几句刚刚学到的歌曲。此刻,象古诗中那些描述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就会变成现实。当然,古诗放牛娃吹笛的情况几乎为零,但他也会随便摘取庄稼或野草的叶子,卷起来,放在嘴里吹,虽然吹得不成曲调,倒也自得其乐。</p><p class="ql-block"> 现在,农机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耕牛已不再是农家必养之物,农村的孩子也无牛可放,这些场景只能永久的留在记忆之中了。</p><p class="ql-block"> 注:图片来自网乐,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