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26日,盛奕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走进安吉嗳咪儿幼儿园,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畅谈观察与倾听。本次活动通过跟班观摩和交流研讨,解答了一线教师在带班过程中的困惑,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也积极给予我们保教人员赋能,增强了落实“安吉游戏”课程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盛奕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利用上午半天时间,走进大四班,观摩班级课程环境,观察幼儿游戏,关注班级惯例性活动的开展。</p> <p class="ql-block"> 游戏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听取了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 分享结束后,工作室成员被两位迟迟未离开的小朋友所吸引,他们带着好奇走近观察,发现孩子们正拿起身边的材料,继续探索着,用实际操作来证明着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下午集中研讨时,首先由带班教师何静对半日活动流程进行了反思,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困惑:分享活动中,当很多孩子都想要借助材料佐证观点时,教师应该如何支持与推进?接着,工作室成员们针对问题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游园长针对问题,结合自己前几天分享活动的经验,也说了自己的感受:在集体倾听分享中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追求知识的传递,而是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着力于一种标准化的结论,而是孩子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思维共享的过程。因此,分享活动中,当孩子想借助材料运用实验来佐证观点时,大家的兴趣点都在同一件事情上,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盛园长表示:同时,我们要想明白这样做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理解孩子的现场验证——最大限度提供给幼儿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断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思想。</p><p class="ql-block">●理解分享教学的核心要素——关注幼儿间精彩观点的迸发。我们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幼儿的亲身经历;教学素材的呈现(照片、视频)都来自于游戏和生活经历;关注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观点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假设验证——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比如:今天的分享课中孩子利用了瓶盖、小木片、气球、纽扣等替代物还原游戏现场,来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戴园长表示:</p><p class="ql-block"> 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今天的分享活动每一点都与之对应,这对幼儿来讲是非常精彩的游戏讨论过程,正好也追求了孩子们对现象的表达,用小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之上还能质疑他人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其余的工作室成员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与欣赏。谢根娣副园长对教师在游戏场上的观察状态点赞;还发现记录中为了让幼儿能关注到教师的记录,教师总能将手机屏幕倾向幼儿的小细节点赞,体现了师幼关系的自由和谐。方贝娜园长发现教师的分享课照片视频准备充分且备注清晰;天气渐热,游戏结束后满头是汗的幼儿会用吹风机相互吹一吹,体现了温馨有爱的一幕。朱芬兰园长说到了教师给幼儿进行记录前,都会尊重幼儿问一问他们今天记录在哪里,是手写记录还是用“咕咕机“进行记录,幼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俞晓霞保教主任认为幼儿在分享课前将窗帘渐渐拉下,将多余的桌椅自主合作抬走等小细节的体现一定离不开班级保教人员的关注与陪伴。</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游戏场地上教师的多角度观察还是生活环节里幼幼的友爱互动;无论是游戏分享课中幼儿的畅所欲言还是一对一记录中保教人员的全息式倾听,都体现了师幼间的良性互动,这样的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一定是通过三年的日积月累。</p> <p class="ql-block"> 最后,盛园长还组织大家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对观察与倾听进行再一次提升与梳理,让我们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1.富有爱和尊重的安全感环境是孩子自主表达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教师需要不断放下自己,最大限度地保持好奇,才能与幼儿同频共振。</p><p class="ql-block">3.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