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花镇:念好致富“牛字经”,奏响振兴“五重奏”

巴彦花镇 黄丽娟

<p class="ql-block">  走进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道伦百姓肉牛养殖场,整洁的场区道路和一排排标准化肉牛养殖棚圈映入眼帘,忙碌的饲养人员正在投放饲草,牛舍内“哞哞”声此起彼伏,场区内牛正在悠闲地吃着饲草、喝着恒温水……</p> <p class="ql-block">  据悉,巴彦花镇目前正在规划的十万头育肥牛全产业链示范园区项目,项目规划了8个养殖小区,配备饲草料库、青贮发酵区、牛博物馆、有机肥厂、改良中心、牛产业社会服务中心、学创基地、技术研发培训基地、益生菌研发中心、大数据中心和交易中心,形成了全产业链高端养殖区。项目建成后年可育肥800斤架子牛2批次20万头,每头按3000元效益估算,年可实现净效益6亿元。同时幅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每户实现增收2万元以上,年可发展散户肉牛养殖5万头,企业回收加工可实现增值1亿元。</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巴彦花镇党委、政府紧扣产地条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肉牛养殖大旗为依托,发挥农牧结合地区优势,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聚焦延链强链,念好“牛字经”,同步奏响产业振兴、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地力提升、党建引领“五重奏”,聚力打造阿旗北部重镇和最美乡镇,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b>奏响产业振兴曲</b></p><p class="ql-block"> 巴彦花镇位于阿鲁科尔沁旗中部,欧木伦河上游,距旗政府所在地以北45公里处,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具备发展肉牛产业的天然优势。为了培育具备竞争力的支柱型产业,结合传统种植业日趋饱和的发展现状,经过多方调研,镇党委牵头组建了肉牛产业发展专班,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任班长和副班长领衔主抓,2名班子成员和3名专干专抓,高位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壮大。镇党委、政府借助金融机构评定的“信用镇”有利契机,大力宣传全旗金融机构支农支牧优惠政策,引导广大群众以普惠金融杠杆撬动肉牛产业发展,巧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各家各户的肉牛产业。共计协调信贷资金2亿元,可新增肉牛养殖10000头以上。通过动员村两委、致富能手、合作社成员等带头发展肉牛业,村民看到可以赚钱,越来越多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加入肉牛养殖行业,通过养殖区和养殖大户的规模效应、现实效益、言传身教,肉牛产业成为了农牧民增收的加速器。如今,肉牛产业成为巴彦花镇乡村振兴的先锋示范产业,为产业振兴持续赋能。</p> <p class="ql-block"><b>奏响农牧民增收曲</b></p><p class="ql-block"> 巴彦花镇立足山水林田果优势,重点依托“代白林果”、“代白杜鹃花节”、宝山村古墓壁画、莫如格其格村有机荞麦、库伦馅饼、西沙布台村枫叶谷等品牌效应,统筹规划和开发精品旅游节点,构建了“一带一路四区”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代白乌苏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蒙古包、水果产品销售点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接待中心可日接待游客500人以上,通过对外承包形成租金收入,初步预计年均租金收入在12万元以上,按照村级集体收入、村级贫困户分红、镇内贫困户分红3:4:5的比例进行匹配,代白乌苏村贫困户年均此项可分红1208元。目前,正在进一步规划儿童游乐场、水上乐园、索道、木栈道等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正逐年加强。</p> <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水果产量、扩大林果种植面积,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新动能,巴彦花镇党委借助融合党建有利契机,牵头整合了代白乌苏、莫如格其格、宝山、西沙布台4个村的果园进行统一管理,4个村2019年新栽植果树1500亩。全镇最具规模的代白乌苏绿源林果合作社吸纳4个村的果农为社员,扩大了合作社管理面积,统一注册商标、统一果树管理、统一经营销售,规范了林果栽植、管理、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了水果品质,同时吸纳周边村农户从事合作社果品采摘、装箱、运输等简易劳动。为满足规范的需求,合作社已与辽宁、吉林、广东、呼市、北京等地果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年销售各类水果150万斤左右。目前,全镇果树经济林达到7800亩,其中盛果期果树4500亩以上,成为全旗名符其实的花果园。</p> <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巴彦花镇将统筹谋划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介,丰富乡土文化内涵。持续打造代白乌苏、西沙布台、宝山等景观优美、资源丰富的特色旅游景点,突出当地文旅品牌,巩固提高以五一水库为中心的水上项目和特色餐饮业,延长以红色文化旅游、追忆乡情乡愁、农家体验园、休闲美食等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链,打响“全域景观、诗意田园、天然氧吧”品牌,让巴彦花的山水美景、特色林果成为农牧民的“绿色银行”。</p> <p class="ql-block"><b>奏响企业增效曲</b></p><p class="ql-block"> 巴彦花镇围绕农牧产业链发展态势,通过本土培育与招引落户相结合,着力发展了一批集中度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多元化优质企业,以企业增效拉动经济发展、助推产业振兴。巴彦花镇以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通过道伦百姓三农服务合作社、农丰合作社规范服务、汇源米业规模种植、金城合作社带动养殖,多企合作、多路并进,大力实施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粮改饲”发展战略,规划出了“企业+中心+农户”的产业链,以道伦百姓肉牛养殖场的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为全镇产业插上了转型升级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  镇党委、政府整合各类资金累计投资1333.6万元,谋划了道伦百姓三农服务合作社肉牛养殖场项目。利用专项资金为哈日哈达村采购肉牛30头,增加村集体经济6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3000万元新建聚鑫源肉牛养殖场3000头肉牛养殖场1处。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扶持壮大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农牧民”“一托三”带动作用,重点打造哈拉哈达、五一、莫如格其格等10个肉牛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持续为巴彦花的产业兴旺充电蓄能。</p> <p class="ql-block"><b>奏响地力提升曲</b></p><p class="ql-block"> 巴彦花镇聚焦镇域内农田现状,将地力提升工作作为一号民生工程,通过落实组织保障、加强监督管理、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切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标、提质、提速,截至目前,全镇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3.75万亩,今年春季施工完成1.59万亩,秋季计划申请2.3万亩。改造后的农田实现了抗旱防涝、高产稳产、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下一步,巴彦花镇将继续致力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促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确保土地抗风险能力和效益产出得到有效提升,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释放农田活力。</p> <p class="ql-block"><b>奏响党建引领曲</b></p><p class="ql-block"> <b>培育“领航员”:以“党建+好班子”构建人才高地。</b>为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属性,巴彦花镇党委着力配强好班长、建设好班子、培养好梯队,在2021年初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100%,新选任的127名两委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41名,占比为32.3%;其中女性委员 41人,占比为 32.3% ;新任“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2岁,较上届下降4岁,35岁以下成员33名,实现了组织满意和群众满意“双满意”。聚力用活招引、培育、服务人才政策,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采取政策激励、项目招引、乡情感召等方式,吸引一批优秀人才返乡任职、创业。结合镇区实际,开通高层次人才政务、金融、安居等绿色服务通道,不断增强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基层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过得硬打胜仗的镇党政班子队伍、村级干部队伍、党员队伍。</p> <p class="ql-block">  <b>助力“富口袋”:以“党建+好门路”厚植产业沃土。</b>巴彦花镇党委以党建创新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措并举破解产业转型升级难题。一是因村制宜找路子,破解集体经济“老大难”。引导全镇22个行政村抢抓惠农政策,对接上级相关部门,借助外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重点开展集体资源盘活型、乡村旅游增富型、村办主体运作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镇各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五一、乌兰苏木、哈日哈达等村集体经济高达15万元,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集体经济壮大新格局。二是招商引资拓渠道,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传统种植业和优势养殖业这个根本,协同推进肉牛、林果、旅游等特色基地建设。围绕高效农业、生态养殖、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争取补链、扩链、强链的优质项目成功落户巴彦花,着力打造以山水风光、田园生活、农耕体验、亲子游乐为特色的农旅小镇,以林果种植、观光体验、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康养小镇,以及结合文化遗产、红色教育为线路的文化小镇,逐步形成“一镇一业”的产业兴旺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  <b>直通“末梢端”:以“党建+好服务”聚力共建共享。</b>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以“五化协同、大抓基层”为导向,不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实效,立足全镇的主导产业和转型定位,推进了三农服务党建联合体和代白勿苏旅游产业发展党建联合体建设,最强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创建达到40%,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建设,统筹谋划镇域空间、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巩固提升城乡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已进入征拆阶段,项目的建成将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有力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b>亮出“新颜值”:以“党建+好山水”建设美丽家园。</b>近年来,巴彦花镇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当做重中之重,坚持践行“双山理念”,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和卫生清理常态管理,完善了村规民约,村监村管村清的卫生管理机制得到落实,广大农牧民的环境保洁意识得到增强,农村绿化美化、美丽村庄建设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门前种花种草、自扫门前雪的农村环境卫生治管体系基本建立,为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增添了巴彦花底色。</p>